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贵州》2013,(23):61
《礼记》有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党员干部要"慎独"。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手中往往掌握一定的权力,不仅要主动接受组织、制度的监督,而且还要不断加强自律,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尤其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更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就将"慎独"作为党性修养的有效形式和最高境界加以提倡,他说:"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  相似文献   

2.
正慎独是指一个人闲居独处无人监督时,更须谨慎从事,自觉遵守各种道德准则,说到底就是言行如一、表里如一、始终如一。共产党人对慎独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把思想修养、道德修为、行为自律融汇到慎独的思想内涵之中,更加彰显共产党人的精神境界。慎独体现共产党人的思想修养。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中生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思想品格,他把慎独提到思想修养、党性修养的高度来阐述。共产党人的党  相似文献   

3.
齐铁志 《新长征》2008,(2):47-48
最早提出“慎独”思想的是《礼记·中庸》。它的本质精神应解读为,当一个人在单独活动、无人监督、有做某种坏事的可能,并且可能不会被人发觉的情况下,仍然能坚持道德信念,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去行动,而不做任何坏事。“慎独”精神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道德教育的重要思想。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将人类带人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为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也为社会带来许多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思想纯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纯洁性的根本,"慎独"又是党员、干部保持思想纯洁的关键所在。正如刘少奇同志所说:"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独善其身。"永葆对党郑重宣誓时的纯洁敬仰之情。事实告诉我们,党员、干部处于党  相似文献   

5.
“慎独”一词,始见于《礼记·中庸》。其文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在最隐蔽的言行上能够看出一个人的思想,在最细微的事情上能够显示一个人的品质。而品德高尚、有修养的人往往能够严于律己、表里如一,即使在一个人独处时也能做到谨言慎行、不做坏事。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慎独”的优良传统,曾经出现许多能够“慎独”自律的清官。东汉时期杨震在赴荆州任刺史途中,经过昌邑县。县令王密得知,深夜“怀金十斤以遗震”,欲以厚礼报答杨震当年举荐之恩。他说,这事别人不知道,请收下。杨震拒收,严肃地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杨震以“四知”自警自律,同时训诫下级,拒受厚礼,是“慎独”的典范。  相似文献   

6.
"慎独"最早是由古人提出来的,指一个人独处时也谨慎不苟,是道德修养的一种重要方法,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和思想品质的试金石。尽管它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有唯心的、脱离社会实践的东西,但我们应看到它有合理的一面,从中吸取有价值的思想。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就提出了共产党员"慎独"的修养要求,指出:"即  相似文献   

7.
“慎独”,本是我国古代的正人君子“修身”“养性”的一种有效方法,并为历代思想家们所提倡.“慎独”二字,源自《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是告诫正人君子:只要内心有了不好的念头,尽管很隐蔽,很细微,但总会表现出来的.所以,当“君子”独身自处时,所想所为必须十分谨慎,坚持自已的道德信念.可见,所谓“慎独”,就是在独处活动、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并且不会被人发觉的时候,仍然能够坚持自己正确的政治与道德信念,自觉地持正确的政治和道德准则去行动,而不超越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8.
常存“慎独”之心王广尧所谓“慎独”,就是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能够谨慎不苟,遵守道德法规,不干任何坏事。《札记·中庸》中说:“道者也,不可须大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慎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是故君子慎其独也。”刘少奇同志...  相似文献   

9.
“慎独”语出《礼记》:“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品行高尚的人在其独自一人无人监督时,也总是非常小心谨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人前人后一个样”。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多次提到共产党员在进行道德修养时要讲“慎独”,主张共产党员应做到事无不可对人言,“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  相似文献   

10.
李阳波 《廉政瞭望》2003,(12):40-40
一个人活在世上.别人对你的能力有个基本的判断,但往往不是看得过高,就是过低,很少有恰如其分的时候。看得高了,容易满足虚荣心;看得低了,似乎很难受。要叫我说,高看不可喜,低看却不见得是坏事。  相似文献   

11.
慎独是儒家的重要思想,也是儒家自我修养的重要手段。人们一般把慎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或“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其实,慎独,关键是一个“独”字。“独”,有三种不同的理解:一是郑玄的“闲居”之说;二是朱熹“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三是《五行》传文“独立性(个性)”,即“舍体”,内心的意志、意念。笔者倾向于第三种。  相似文献   

12.
《正气》2000,(5)
共产党员在加强个人修养的同时,特别要注重“慎独”,也就是说,一个人在独处一个环境或负责一项工作时,更要谨慎从事,不能因为没有别人的监督就胡作非为、违法乱纪。而近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尤其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总是有极少数人不能保持“慎独”,一有机会就要下手,甚至历年来工作表现很好、为人老实厚道的人,也难过这一关。寿阳县最近查处的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所杜林阜贪污公款9306.46元,被留党察看2年一案就是最好的例证。杜林阜,1968年9月参加工作,1984年到县民政局,1992年开始担任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  相似文献   

13.
慎独,乃古往今来的圣哲们所刻意追求和希望人们所达到的一种精种境界。意为在一个人独处时,一定要严格要求,  相似文献   

14.
口号的魔力     
佚名 《廉政瞭望》2007,(9):63-63
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要想说服他可能需要洋洋万言,可是要想说服一群人,可能只需要10来个字——"口号"的国度  相似文献   

15.
在“先教”活动中,慎独经常被提起。不少人认为共产党员要保持先进性,就要学会慎独,不能在没有监控的情况下控制不住自己,干出与党员应有的先进性相违背的事来,从而对不起组织,对不起人民。笔者亦是一名共产党员,对于要慎独,举双手赞成。问题是,我们提倡慎独,不等于就能人人都会慎独。从近年来反腐情况看,不少人本也是十分优秀的,组织上一步步培养成长为重要岗位的负责人,但后来不能或不愿慎独、逐渐变质了。面对不能或不愿慎独的情况,怎么办?只有靠制度。通过制定严密的制度,规定对于不能或不愿慎独的情况给予必要的乃至严格的处罚,从而让人在严密的制度下,不敢妄为,不能不慎独,不得不慎独。就是说,我们一边提倡慎独,一边要用制度来保证慎独。在制度的制约下,让不慎独者无处可藏,“伸手必被捉”,从而让心存侥幸的人去除侥幸心理,学会事事、处处慎独,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  相似文献   

16.
龚亚明 《先锋》2016,(7):63-63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安身立命的根本,干事创业的精神支柱,应对考验的不竭动力,正确的政治方向更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我们每一名党员在任何时候都应当将'讲政治,有信念'摆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曾谈到:'党员的身份决定着,一名党员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岗位,他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第一目标是为民谋利。'因此,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进一步锤炼干警党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重温党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慎独”,谓在无人监督的个人独处时,其行为也要自觉遵守道德准则、谨慎不苟。《礼记·中庸》日:“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是故君子慎其独也”。这里的“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是对“慎独”的基本要求,即是说要从“隐”和“微”两方面着手,在他人看不见、听不到的情况下,即使在很微小的事情上,也不要放组自己,要防微杜渐。“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所倡导的一种十分重要的个人修养之道和“为宫”之本。笔者认为,在大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干部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8.
《实践》2016,(10)
正随着"两学一做"活动的深入开展,使我对"共产党员"有了新的认识。说起共产党员,我们往往会联想到很多词汇,比如说先锋、楷模等。今天我要讲的这名共产党员,就是一个充满激情、斗志昂扬的有为青年,他就是包头市人社局职工——闫伟。我与闫伟相识是在工作中,通过和他的接触,使我对他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平时,他会给我们讲很多他经历过的事情。1994年,闫伟高中毕业,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选择步入大学校园,而是毅然选择了踏入部队这个大熔炉进  相似文献   

19.
人格简单来说就是指人的思想品格,是人的思想品行、道德情操、人性操守的综合体现。人格不仅仅是人品问题,而且反映一个人对客观事物和其他人的态度,因而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西方著名哲学家康德认为:“人格是每一个人的那种品质,这种品质使他有价值。”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的人格体现表现出双重性,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人前一套,人后一套,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所谓“双重人格”。共产党员决不能有“双重人格”,因为共产党员要做老实人,办老实事,要以自己的光明磊落和诚实透明来让人认识自己,评价自己…  相似文献   

20.
一个干部要做到在权钱名利诱惑面前不动心,用好人民所给予的权力,经受住各种考验,除了组织上经常性的帮助教育外,关键是自己要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强化自律意识,廉洁奉公。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四慎”:慎独、慎微、慎初、慎终。慎独,就是不但在有人监督的情况下,遵纪守法,兢兢业业工作,而且在没有人监督,或在制度约束之外,也能洁身自好,不越党纪国法雷池半步。在别人的监督下,能够勤政廉政,这不难做到,难就难在无人监督或监督机制不健全情况下,也能够把握住自己。正因为其难,现实中才不乏这样的人,有人监督与无人监督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