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合作协议 ,约定双方合作出口女士皮衣 ,同时 ,两公司又与某实业公司签订一份订购女士皮衣的订货合同。签约后 ,甲公司即根据合作协议与订货合同的约定 ,将 12 9. 6万元的定金委托乙公司支付给某实业公司。某实业公司收到该笔定金后 ,只留下 3 0万元 ,余款全部返还乙公司。后因合作协议及订货合同均未履行 ,甲公司遂以乙公司为被告 ,某实业公司为第三人 ,向法院提起诉讼 ,请求乙公司与某实业公司返还12 9. 6万元的定金及利息。一审法院判令 :一、被告乙公司返还原告甲公司 99. 6万元及利息 ;二、第三人某实业公司返…  相似文献   

2.
案情原告系涉诉房屋买受人,被告系涉诉房屋产权人。2009年10月8日,第三人某房地产经纪公司与被告之妻就涉诉房屋买卖事宜签订定金协议书,并向其交付定金2万元。2009年10月12日,第三人将涉诉房屋进行网签,即将房屋位置、建筑面积、抵押情况、成交价格、买卖双方姓名等信息公示于网上。  相似文献   

3.
案情及争议焦点原告上海和平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诉被告上海新浪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委托续注互联网域名合同纠纷案,已经上海市浦东新区法院民三庭审理终结。法院判决被告返还原告域名续注费300元,准许被告自愿购回www.heping.com域名并将该域名返还给原告,原告其余诉讼请求不予支持。案件受理费9392元,由被告承担50元,其余由原告承担。原告是上海一家比较知名的主营汽车销售的民营企业,其“和平”商标也是上海的著名商标。原告委托被告公司前身上海天阙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续注www.heping.com域名,但被告未予续注,致使原告域名在2001年7月被自动停止…  相似文献   

4.
一、案情介绍2004年1月5日,原告张某与被告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河南省郑州市电信分公司(以下简称郑州电信)签订注册长途电话续费单一份。约定原告交纳100元190注册预付费,主叫号码6621162。后原告用6621162小灵通手机拨打190,未能接通,双方引起纠纷。2004年2月27日原告以郑州电信及河南电信为共同被告向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解除原被告之间签署的长途190通信业务合同,判令被告双倍返还原告交纳的长途190业务费用200元并向原告公开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失费1元。2004年8月13日,金水区法院作出(2004)金民一初字第1378号民事判决书,判令解除原告与  相似文献   

5.
案情简介:原告王浙系被告章付之儿媳。原告诉称:其亡夫章梓之祖父章祖1936年曾以章梓为名购有香港某公司的股票一张。1964年原告与章梓结婚时,章祖将股票赠与原告夫妇。后被告章付假冒章梓之委托,借国家公证的司法效力冒领、变卖了股票三股金。现原告执股票原本诉请法院,要求被告返还财产。被告则辩称:留存于香港某公司的原印鉴系其亲自签署,他才是此股票的所有权人,所以股金属其合法财产,不同意返还。  相似文献   

6.
李亮  杨军 《法律适用》2013,(9):71-74
一、一则案例引发的问题原告为S市大众贸易公司,被告为S市红星农场。原告、被告于9月5日签订了一份棉花购销合同。合同规定:被告向原告供应甲级皮棉1000担,每担220元,共计22万元;交货时间为该年11月中旬;交货方式为原告自提;原告应向被告交付4万元定金。同年9月25日,被告法定代理人向原告的经办人打来电话,声称由于雨水过多,棉花长势不好,不能按合同约定的数量交货。原告立即派人赴被  相似文献   

7.
原告(反诉被告):杨清坚,男,41岁,住台湾省台北市万大路。 被告(反诉原告):周宝妹,女,27岁,住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 被告(反诉原告):周文皮,男,49岁,被告周宝妹之父,住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 原告杨清坚固与被告周宝妹、周文皮发生返还聘金纠纷,向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原告诉称:被告周宝妹、周文皮收取了原告23万元的聘  相似文献   

8.
2011年,原告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与被告北京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订立经销商合作合同,约定原告销售百事可乐系列产品,如所销售产品有"再来一瓶"字样,由原告向消费者免费兑换500毫升百事可乐饮料,被告定期回收"再来一瓶"的瓶盖,并按照回收数量返还500毫升百事可乐。2011年7月16日,原告向被告  相似文献   

9.
一、案例简介:孙振宝诉王伟返还财产案原告诉称:被告王伟(1989年9月14日生)经常到原告家玩耍。1993年夏的一天,被告趁原告家人不备,将原告装有3000元人民币的烟盒拿走,原告要求被告监护人赔偿人民币3000元。对此,被告辩称:被告经常到原告家玩耍是事实,但没有拿到原告装钱的烟盒,所以不予赔偿。法院经审理查明:原、被告系同村邻居,平时相处甚好,被告经常到原告家玩,原告对被告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1993年7月,原告为给自己的两个子女办理城镇户口而准备了3000元人民币,装在烟盒中,放在炕柜抽屉里。同年9月,原告发现装钱…  相似文献   

10.
原告(反诉被告):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 法定代表人:丁康年,该行行长。 委托代理人:蒋嶷,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信用卡部职员。 被告(反诉原告):梁国治,男,60岁,青海省公路局退休工人,住青海省西宁市。 委托代理人:赵先华,梁国治之妻,青海省冶金金属进出口公司退休干部。 原告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以下简称青海中行)因与被告梁国治发生返还信用卡透支款纠纷,向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中,梁国治提起反诉。 原告诉称:被告梁国治持卡消费透支,我行工作人员多次督促其还款,其拒不承担还款责任。请求判令被告梁国治返还透支款及罚息计人民币3331.37  相似文献   

11.
<正> 原告(某地区物资局机电公司)、被告(某市电子应用公司)双方于1991年1月在上海签订汽车购销合同。该合同规定:被告供应进口皇冠牌豪华轿车8辆给原告,每辆价格9万元,货款共72万元,原告预付货款50%,并支付定金5万元,当年3月底由原告派人到广州验收,岳阳交货。合同签订后,原告即按合同规定汇给被告预付款36万元  相似文献   

12.
案情简介在一起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中,原告 A 认为被告甲(单位)和乙(自然人)共同侵害了其遗产继承权.要求两被告返还遗产款。一审经审理查明,乙和甲通过共同实施调查、办理公证等行为,认为原告 A 不享有继承权,遂将遗产款收归甲保管,从而剥夺了 A 合法的继承权和遗产款,原审判决由甲返还原告 A 遗产款并承担诉讼费用,  相似文献   

13.
案情简介1997年5月19日,A市B区法院应原告甲公司的申请,对被告乙公司的4000吨煤予以诉前财产保全。5月21日,B区法院受理了原告诉被告要求返还财产案,李某担任审判长。6月11日,李某接受被告请吃。6月13日,李某未认真审查被告提供的担保单位的实际担保能力,即将诉前保全的4000吨煤予以解封,且未将解封情况通知原告。解封当天,被告就开始低价恶意销售。1997年10月29日,B区法院判决被告返还原告3450吨煤(折合人民币109.08万元)。等原告甲公司申请执行时,诉前保全的4000吨煤已被被告销售一空,担保单位也无财产可供执行。为此,B区法院追加了被告乙公司的债务人和担保单位的股东等作为被执行人,至2000年6月21日,已执行并交付给甲公司57万余  相似文献   

14.
案情简介2001年5月,原告吴某(甲方)与被告北京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乙方)签订了购买某商品楼131号房的协议书。协议规定甲方向乙方预购131号房,售价154900元,甲方必须先预交定金;如果甲方在售房期间退回预定房间,所预交定金不退。乙方必须确保甲方预定房间层号,必须确保建筑尺寸和装修规格,并且必须确保在2001年9月30日售房,否则每天向甲方交纳延误费50元。协议书签订后,吴某交纳了8万元预购定金,并办理了其他预购手续。被告出售的商品楼预定2001年9月15日竣工。施工中因承包工程队负责人意外死亡,导致工程延期,于2002年1月30日才竣工通过验收。2002年2月20日,被告开始办理售房手续。在办理售房手续时,被告按吴某填写的单位电话多次联系,均未通知到吴某。在通知不到吴某的情况下,被告于2002年3月4日将吴某预购的131号房以145409元的价格出售给第三人张某。张某于2002年3月10日搬进131号房居住。原告吴某得知自己的住房被房地产开发公司出售后,多次找到房地产开发公司要求履行购房协议,被告不同意原告的请求,认为合同不能按期履行是施工队负责人意外死亡导致工程延期,不是其不履行合同,故不同意承担民事责任。况且房地产开发公司多次通知吴某,均联系不上其本人,才将131号房屋出售给张某。吴某存在较大过错,其后果应当由自己承担。双方协商未果,遂诉至法院。法院判决法院认为,原、被告所签订的购房协议是合法有效的,双方应当按协议的约定全部履行自己的义务。被告北京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以承建施工队负责人意外死亡,导致工程延期,合同不能按期履行,不是自己不履行合同,要求原告承担民事责任的理由不成立。现原告吴某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并赔偿损失,被告应当继续履行合同,并赔偿因延期履行给原告造成的经济损失。被告与第三人之间的房屋买卖关系无效。造成无效的过错在于被告,被告与第三人应当相互返还各自取得的对方的财产,并且被告应当赔偿第三人因此所受到的损失。经法院主持调解,原、被告及第三人于2002年6月30日自愿达成了如下协议一、原、被告于2002年7月31日前办理131号房的售房手续,原告交清房款,被告交给原告131号房钥匙,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27000元,更换新的抽油烟机和电子打火煤气灶具。二、第三人于2002年7月31日前迁出131号房,将131号房交付原告;被告负责另行安排第三人购房。本案来源房地产买卖与租赁案例精析[法律直通车]  相似文献   

15.
邢旭东  赵玲 《中国审判》2011,(10):72-73
一部借出去的古书引发一段30年历史公案,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法院近日受理了一起返还原物纠纷案件?因为一套30年前借出的吉籍《资治通鉴》,原告提出高达2000万元的赔偿要求,而被告却声称该书来历曲折,并非原告所有,究竟是被告有借无还.故意隐瞒?还是原告信口开河,漫天要价?  相似文献   

16.
聂冉 《法庭内外》2008,(7):30-32
案例一:原告认为被告公司如意133卡《用户指南》的格式条款规定得不明确、不公平,导致其手机号被注销、话费余额无法返还的损害后果发生,使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要求被告公司为其重新启用原卡号并返还卡内余额。  相似文献   

17.
个体户郭某(被告)作为保证人,为居住在澳门的女婿李某(债务人)向居住在香港的林某(原告)借港币27000元作了担保(注:借据没有约定返还款项的期限和责任形式)。嗣后,债务人又与原告达成了在1989年12月31日之前一次性清偿所有欠款的补充协议。届期,债务人未按约履行。虽然原告多次催要,债务人只返还港币3000元,以后就躲避不见原告。原告遂于1991年3月25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承担连带责任,代债务人履行债务,当月27日,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原告连某户籍在广东深圳,2009年12月至苏州工作,2010年3月13日原告与被告高某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原告以91万元购买被告房屋1幢,支付定金2万元。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规定对不能提供1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者  相似文献   

19.
韩涛 《法制与经济》2010,(15):24-25
原告乐某诉称:2002年12月至2008年9月期间,原告在被告管弹的某公寓工作,任职岗位为车管员。2008年9月24日,被告口头将原告辞退。原告在被告处工作近6年,被告应依据原告上作的时间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原告工作期间,被告朱与原告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20.
原告:黄亚君,女,1967年8月24日生,上海市民。 被告:上海维纳斯婚纱摄影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李俊卿,董事长。 原告黄亚君因与被告上海维纳斯婚纱摄影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摄影公司)发生返还技术指导费、商标使用费纠纷,向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