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革”中,林彪、江青一伙鼓吹:古田会议期间,林彪是“正确路线的代表”,是“一贯拥护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林彪亦破天荒舞文弄墨,亲作《西江月·重上井冈山》一词,吹嘘“志壮坚信马列,岂疑星火燎原?”。然而,欲盖弥彰,谎言一经戳穿,林彪在古田会议前后的拙劣表现更为世人诟病。  相似文献   

2.
在中共九大开过之后,开始了召开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准备工作。1970年3月7日,毛泽东在读过周恩来送来的宪法修改草案和一封信后,明确表示:“宪法中不要设国家主席这章,我也不当国家主席。” 毛泽东这一建议,引起林彪的深深疑虑。4月11日夜,在苏州的林彪让秘书于运深给政治局挂电话,转达林彪主张设国家主席的意见: 一、关于这次“人大”国家主席的问题,林彪同志仍然建议由毛主席  相似文献   

3.
“文化大革命”骇人听闻,不堪回首。然而,“文化大革命”究竟是怎么搞起来的?毛泽东说:“‘文化大革命’这个火是我放起来的!”林彪1966年10月25日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话时也指出:“这个运动(指“文化大革命”)从头到尾是主席发动的,主席领导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相似文献   

4.
看了“六大罪状”———毛泽东越发感到不清楚了庐山会议后,毛泽东就感到要抓军队。有人说庐山会议上毛泽东有好几个没有想到———没有想到他选定的接班人林彪会“突然袭击”,没有想到与会的那么多代表上了林彪等人的当,要求设“国家主席”。———到底是林彪想当国家主席,还是那些人起哄?是预先策划好的一场阴谋,还是各种政治势力斗争的结果?在当时的各种政治势力中,军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这样一个特殊时期。———这就不能不涉及到副统帅林彪。当时,对庐山上的事情,毛泽东还没有看得很清楚。在会上批了陈伯达,…  相似文献   

5.
从1970年4月到9日,围绕着设 不设国家主席,毛泽东与林彪发生 了尖锐的分歧。这组矛盾的发展与 激化,直接导致了对"文化大革命" 进程有重大影响的"九一三事件"。 然而,对于林彪为什么要坚持 设国家主席,至今也还没有令人信 服的说明。 林彪想当国家主席吗 关于这个问题,许多论著这样 论述:毛泽东提出不设国家主席, 他也不当国家主席;林彪却一反常  相似文献   

6.
“文化大革命”是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来篡党夺权的一场“浩劫。”国家主席刘少奇横遭林彪、江青一伙的政治迫害和人身摧残。然而,历史就是裁判: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已先后被粉碎;刘少奇却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那么,这一桩我党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又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呢?  相似文献   

7.
林彪自1958年以后,就拼命吹嘘他“一贯拥护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光荣历史”,特别鼓吹的是1929年闽西斗争时期直到古田会议,他“都是拥护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是“正确路线的代表”。而攻击朱德、陈毅是“错误路线的代表”。闽西斗争时期林彪的确是“拥毛反朱”的。但林彪为什么“拥毛反朱”?这得从当时的朱毛分歧说起。 朱毛分歧的由来”  相似文献   

8.
(接上期) 林彪发言后,康生表示对林的发言"完全同意,完全拥护",并提出,在要毛泽东当国家主席、林彪当国家副主席的问题上,"所有意见都是一致的"."如果是主席不当(国家)主席,那么请林副主席当(国家)主席.如果是主席、林副主席都不当的时候,那么(国家)主席这一章就不设了."[37]  相似文献   

9.
信息     
《天津支部生活》2010,(4):53-53
胡锦涛微博现身网上 2月份刚上线的《人民网》人民微博上出现了一个特殊名字——国家主席胡锦涛。博主资料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目前该微博“粉丝”数量急剧上涨,人气相当高。《人民网》相关负责人透露,国家主席胡锦涛2008年考察《人民网》,在“强国论坛”与网民聊天互动,  相似文献   

10.
霞飞 《党史博采》2005,(8):49-54
又升了一步毛泽东的三条决定一下达,庐山会议的风向骤变,由林彪等人鼓吹天才论、鼓噪设国家主席、攻击张春桥,一变而为批判陈伯达、责令陈伯达检讨、追查风源。林彪一伙由此而翻了船。庐山会议后不久,全党开展了批陈整风运动,再往后不久,毛泽东亲自南巡,揭破了林彪一伙的阴谋,林彪于1971年9月13日乘飞机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温都尔汗自我爆炸。至此,张春桥算是渡过了又一个险滩。庐山会议后,张春桥进一步得到了毛泽东的信任,他抓住这个机会,又活跃起来。什么批陈整风啦,批林啦,揪林彪死党啦,张春桥都是走在前边的,而且他拿出来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江东兴同志撰写的《毛泽东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一书,最近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该书从党的九届二中全会前后,一直写到林彪反革命集团覆灭,其中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料。这对于党史研究有重要价值。汪东兴同志在撰写、出版此书的过程中,我参与做了审校工作,看了他记录的部分资料,并听了介绍的有关情况。现就汪东兴同志书中记述的毛泽东1971年南巡活动的主要内容综合整理如下。毛泽东主席1971年的南方巡视,是“文化大革命”中一次极为重要的政治行动,对于挫败林彪反革命集团的阴谋,对于“文化大革命”中后期毛泽东对某些政策…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大陆学者一般都认为,林彪1934年所写《论短促突击》一文,是“左”倾军事路线的产物,是林反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佐证。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胡继熙在《中国季刊》1980年6月号撰文,对此提出不同看法。他认为:林彪所提出的短促突击战术,与李德是不同的。李德提出在大部分重要地区构筑支撑点和“堡垒区”,以直接保卫江西苏维埃。  相似文献   

13.
林彪在历史上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对于“文化大革命”中的林彪,有不少文章作了述评;而对于从南昌起义到中央苏区的林彪,人们则还缺少一个清晰的认识。从本期开始,我刊将陆续刊登中共中央党校黄少群教授撰写的《从南昌起义到中央苏区的林彪其人》的系列纪实文章。该文从南昌起义军余部转战途中的林彪、一纵队留守闽西的真相、林彪坚持运动战反对李德的“短促突击”、林彪为什么发表《论短促突击》等若干侧面,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这一时期林彪的是非功过,作了述评,并揭示了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史实。  相似文献   

14.
江青给林彪照相是毛泽东有意安排。还是林彪请江青搭桥求见毛泽东? 1971年6月9日.江青在钓鱼台亲自给林彪拍摄了一张手捧《毛泽东选集》的免冠照片,起名叫《孜孜不倦》,并发表在1971年8月1日出版的第七、八期《人民画报》合刊和《解放军画报》合刊上,署名“峻岭”。  相似文献   

15.
1970年8月底9月初,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了九届二中全会.在这次会议上,林彪集团利用修改宪法之机,妄图实现由林彪担任国家主席的野心.然而,毛泽东保持高度的警觉,坚持不设国家主席,使得林彪一伙"抢班夺权"的阴谋没有能够得逞.  相似文献   

16.
“红宝书”就是“文革”时的《毛主席语录》。它是20世纪发行量最大的书籍。据不完全统计,《毛主席语录》曾被国内外翻译成50多种文字、印成500多个版本,总发行量达几十亿册。最早提议编辑出版《毛主席语录》当首推林彪。1961年4月,林彪在部队视察时说:“为了使战士在各个时期、各种情况下都能及时得到毛主席思想指导,《解放军报》应当经常选登毛主席的有关语录。”随后,《解放军报》开始在报纸上刊登一些毛主席语录。在这个过程中,《解放军报》的一些编辑提议编辑出版《毛主席语录》,并很快得到总政的批准。1964年5月,《毛主席语录》在军内…  相似文献   

17.
陶朱问 《党史博览》2001,(8):14-17,26
30多年前,中共党史上发生了一起著名的大事件——第二次庐山会议。 在这场被毛泽东戏称之为“大有炸平庐山,让地球停止转动之势”的党内斗争中,陈伯达被林彪集团推上前台,以“设国家主席”为名,企图逼宫夺权。毛泽东洞察其奸,利用“甩石头”“掺沙子”“挖墙角” 的办法,最终一举粉碎了林彪集团抢班夺权的图谋。 然而,由于“文革”时期特殊的政治气候,加之后期“四人帮”集团的挤压,使得党内一大批老同志被错误地定性和打击。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便是当时北京军区政委陈先瑞。  相似文献   

18.
国家主席之争引发毛泽东与林彪激烈冲突1969年4月1日至24日,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文化大革命”的混乱局面下召开了。在这次大会上,出尽风头的是林彪,他不仅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向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作了政治报告.当选为中共中央唯一的一名副主席和中央军委副主席,而且在九大通过的新党章中破天荒地写上林彪“是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9.
林彪,开国十大元帅中最年轻的一位,曾立下赫赫战功,深得毛泽东的赏识与器重,是毛泽东的法定接班人。但这位“万岁不离口、语录不离手”的“副统帅”、毛泽东最“忠诚”的支持者,竟然阴谋杀害毛泽东……《毛泽东与林彪》对此进行了披露。  相似文献   

20.
1974年1月,经毛泽东批准,中共中央转发由江青主持选编的《林彪与孔孟之道(材料之一)》,所谓的“批林批孔”运动在全国展开。1973年7月4日,毛泽东主席在同王洪文、张春桥谈话时谈了这样一个观点:林彪的思想根源来源于儒家,认为林彪同国民党一样,都是“尊孔反法”的。同年9月23日,毛主席在会见埃及副总统沙菲时说:中国历来分两派,一派讲秦始皇好,一派讲秦始皇坏。我赞成秦始皇,不赞成孔夫子。这说明在毛主席的主观认定上,已开始把“批林”和“批孔”联系起来了。江青在一次会议上叫嚷:“我不敢得罪军队,今天把你陈亚丁也请来了,就是要整一整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