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在改革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斗争中的消极社会心理,有如下一些表现: 1、守旧排外心理在思想方式上,具有这种心理的人固执地把某些已经陈旧的结论、概念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他们不能摆脱传统的惰力,习惯于旧环境中的平稳和安适,对搞活经济,对外开放的政策忧心忡忡,甚至有所抵触。他们不愿睁开眼看看外界,而取“敝帚自珍”的态度。 2、盲目崇拜心理持有这种心理的人认为: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中国的一切都不如西方。他们混淆了开放与全盘西化的含义,认为开放就是  相似文献   

2.
有的同志通过社会心理活动的系统性来分析改革中的社会心理反应。认为这种反应决不是一种观点所能说明,一种对策所能解决的。社会心理活动的系统结构把各种反应置于社会心理活动的系统中考察,这种考察至少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进行。所谓静态考察就是说,同是这个系统中的社会心理反应,它们可以分别产生于文化系统中、相互作用过程中和现行社会的共同观念中。首先,有的社会心理反应出现于改革引起的整个文化系统的震荡中,这种反应显然不同于出现在纯粹心理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心理反应,它在产生的原因、传播方式、反应内容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它的产生实际上遵循着一种惯性规律。其次,有的社会心理反应产生于社会心理的相互作用过程,即它的产生更多遵循心理活动特有的规律或原则形成和发展的。心理活动一般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  相似文献   

3.
改革给我国社会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也对人们的社会心理产生了深刻影响。研究社会改革与社会心理之间的关系,探讨社会改革中的社会心理状态,把握群众的社会心理动向,努力优化社会心理,这对目前我国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努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社会物质产品日趋丰富。充裕的物质供应,琳琅满目的商品,激起了群众强烈的消费欲望,唤醒了在短缺经济条件下长期被压抑的消费意识,导致了消费方式的变化。然而,在改革发展的不同时期,由于收入水平、年龄层次的差异,人们的消费心理是不一样的。在国家采取多种措施扩大内需的今天,老百姓并没有形成火爆的消费场景。原因何在?出路何在?本文就这个问题探讨一下社会改革与群众的消费心理。 一、消费心理及其特征 消费心理是消费者对消费品产生的认知、情感、兴趣等内心活动。消费心…  相似文献   

5.
纵观人类社会历史,任何社会形态,以至每一历史阶段,都会发生这样那样、影响或大或小的社会改革活动。改革在社会发展中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前进运动形式。今天,改革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极为重要的内容。社会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历史观的角度研究社会改革的地位和作用,有助于加深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改革的性质、意义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自觉推动改革的深入发展。 (一) 改革,泛指人们在社会生活各领域中所进行的变革活动。社会改革,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主要领域所进行的对社会全局…  相似文献   

6.
阚道远 《唯实》2011,(4):65-67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与纳税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税制改革作为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形成围绕税制改革的特定社会心态,其中与官方意识形态和舆论既有契合之处,也有一些分野。应当把握和分析社会心态,认真疏理,恰当引导;高度重视社会心理和舆论对政策制定的反作用;冷静分析,防止炒作,推动符合国情民意的科学税制改革。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就需要一个稳定和谐的农村发展环境。当前,农村形势总体来说是发展稳定的、积极向上的,但也要看到社会转型期农村社会矛盾的多样性、复杂性。一是从农村生产来看,存在劳动力转移与发展生产劳动力弱化的问题,如果一旦有事会造成老百姓的趋众附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相似文献   

8.
社会公平问题,是现代社会最敏感、最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它对人们的情绪、社会心理有着重大的影响,与经济建设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以及社会的全面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试就建立社会公平问题谈点看法。一、建立和维护社会甘平的残姿性和重笑位社会公平,包括公平理论、公平观念、公平机制和公平现实等层次和部分,而公平现实始终是它的主体和核心,是最终的归结所在和落脚点。社会公平的基本含义,就是公正、平等。不偏不倚。它是一个涉及广泛社会领域的社会范畴。诸如,决定人们生存方式的物质财富的分配、权力和权利的占有、声望的获…  相似文献   

9.
张清娥 《求实》2015,(5):32-36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日益多元化的社会利益诉求,无疑加大了社会成员巨大的心理压力,给社会公共安全带来一定的风险,也给执政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切实贯彻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精神,用心理疏导的方式让民众的诉求能畅通有序表达,化解社会矛盾,最终达到社会安全、稳定与和谐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大众偶像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心态交融的产物,具有激励示范效应。梳理建国后大众偶像崇拜变迁的历程,大致可分为三阶段:偶像一元化时代的道德崇拜,偶像多元化时代的自由崇拜,偶像网络化时代的价值崇拜。探析近年来偶像崇拜的多元化、个性化和模糊化趋势,折射出社会在一定程度上面临心理分化、心理冲突和消极心态影响的困境,因此政府加强社会心理疏导要重视偶像崇拜蕴含的大众心理需求,合理引导偶像崇拜,健全心理疏导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改革战略中的社会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八届三中全会鲜明提出要围绕实现共同富裕与社会治理、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全面深化社会体制改革需要从社会秩序、社会质量、社会流动和社会活力四个方面系统推进,其目标是建立一个“民有、民享、民治、开放”的社会。当前的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是推动以实现共同富裕和形成橄榄型格局为目标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以社会政策制度统一和事权支出责任相适应为核心的基本公共服务体制改革,以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与合作共治为基础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以实现公民自由流动与福利资格统一为根本的户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2.
祝礼 《理论建设》2005,(5):32-33
本文从国际比较的视野出发,在介绍现代西方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社会责任问题,认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不应该放弃自身所应负的社会责任,并对如何营造我国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氛围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社会心态是在特定时期和环境内一个国家、民族、社会集团所普遍流行的社会意识的低级形式或普通形式。它是一种由组成社会的人们在心理上通过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幻想、愿望等日常意识状态。  相似文献   

14.
《前线》2017,(12)
<正>社会资本是一个适用范围广泛、分析能力很强的概念。一般认为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是最早系统阐述社会资本概念的学者,他提出:"社会资本是现实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这些资源与拥有或多或少制度化的共同熟识和认可的关系网络有关,换言之,与一个群体中的成员身份有关。它从集体拥有的角度为每个成员提供支持,在这个词汇的多种意义上,它是为其成员提供获得信用的‘信任状’。"这一概念在政府绩效、保护环境、消  相似文献   

15.
疫情治理是一项动态的治理过程和系统的治理体系,在疫情防控和灾后治理中都要加强社会心理疏导,做好防疫心理工作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疫情治理中的社会心理疏导面临必要性和模糊性、现实性和长远性、阶段性和结构性、外显性和内隐性等典型问题,亟待构建有效化的监测预警机制、合理化的统筹协调机制、科学化的调配保障机制和规范化的考核评估机制。疫情治理中要充分发挥社会心理疏导综合体系的作用、社会心理疏导专业能力的优势以及社会心理疏导有效平台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巫滨利 《世纪桥》2009,(5):153-154
本文拟从计划生育宣传标语转变的角度探讨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民众的社会心理变迁。计划生育宣传标语在计划生育工作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在中国社会发展不同时期计划生育宣传标语也不尽相同,这一过程也体现了中国民众的社会心理变迁。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民众的社会心理变迁总体上是向健康的方向发展的。而且从现代的计划生育标语反映出的社会心理我们还看到了中国民众的社会心理初步具有了现代化心理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于红 《求实》2012,(Z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日益加深,社会出现了新的阶层分化现象.温家宝总理曾经指出,中国下岗和失业人口大约1400万,进城农民工人数在一亿两千万左右.与其他阶层相比,规模庞大的弱势群体处于社会底层.一个如此庞大的弱势群体的存在,是我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关注并需切实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如果他们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会直接影响到中国共产党赖以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未来世纪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还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的教育必须立足于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高素质的人才。要完成这个任务,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当代青少年思想异常活跃,同时,他们又处在身心发育最快的阶段,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的不同步往往带来众多的青春期困惑。加之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宠爱集于一身,缺少生活的磨炼,任性,挫折忍受力差。在他们身上,社会转型时期带给他们的开放意识和在巨变面前困惑、畏惧而形成的封闭…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许多社会成员萌生了互相攀比的心理。这种攀比心理具有极大的消极作用,它消腐着人们的工作积极性,阻碍着改革的深化。因此,从理论上和现实上分析攀比心理形成的原因,正确地认识它,并找出克服的措施,就成为一个十分迫切的社会任务。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先探讨一下公平心理和公平理论。一、公平心理和公平理论  相似文献   

20.
就像一座大厦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地基上一样,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重视其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就是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伴随着信息化、经济全球化而诞生的市场经济,带来了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的飞速发展,为实现社会和谐创造了初步条件。市场经济是一种社会自组织的经济形态,它通过人们以及企业之间在市场上的行为互动而形成自主、自动的机制,实现一种复杂的经济大系统的随机运行。这种经济系统比包括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在内的任何经济形态都要复杂得多,因而也更需要社会的和谐,惟有社会和谐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