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公仆意识是中国共产党人最起码的政治常识和政治品质,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伦理基础之一。在新的形势下,胡锦涛总书记谆谆告诫全党,“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为了防止我们党的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犯常识性的政治错误,也是最危险的错误——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只有牢固树立公仆意识,防止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避免重蹈世界上一些共产党丧权亡党的覆辙,才能不断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保证手中的权力不滥用、不变质、不丧失。  相似文献   

2.
2007年3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告诫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带领广大群众不断夺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体现了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也表明了强烈责任感。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三种意识”的提出,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3.
江总书记的“七一”讲话和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阐述,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和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结合自己的学习认识和工作感受谈几点体会: 一、增强公仆意识,强化宗旨观念。当好人民的公仆,是党员领导干部实践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是党员领导干部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增强公仆意识要做到三个“必须”。一是必须力戒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领导干部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必须立党为公,要把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  相似文献   

4.
加强干部的道德修养,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一环。加强干部的道德品质修养,必须要强化干部的“三公”意识,即与干部作为一个公仆、作为一个职业人以及作为一个领导者的三重角色相对应的公仆意识、公职意识和公正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把“三个代表”落实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上来。  相似文献   

5.
将领导干部称之为“公仆”,将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表达为“仆人”与“主人”的关系,是人类政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集中体现。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改革开放、建设现代化的实践更进一步表明,在“为什么领导就是公仆”、“怎样当好公仆”等一系列问题上,有着更加丰富的内容和更新的要求。每一个领导干部无论职务多高、权力多大,都要增强公仆意识,领会公仆理论蕴涵的深刻道理,掌握当好公仆的本领和方法。(一)领导就是公仆“人民公仆”的概念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诗人但丁最早提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前人…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应树立公仆意识、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和非权力影响力意识。坚持执政为民,不仅仅要求执政者主观上牢牢树立“社会公仆”意识,而且要求执政者在行动和结果上体现代表和实现人民利益的客观效果。  相似文献   

7.
徐艳红  陈建斌 《求索》2013,(3):93-95
马克思主义公仆人格思想的理论渊源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对公仆人格思想的思考;它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而《共产党宣言》则是对公仆人格标准的明确规定。在充分了解马克思主义公仆人格思想的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公仆人格思想的核心内涵、马克思主义公仆的标准和防止马克思主义公仆嬗变三个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公仆人格思想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8.
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作为有机整体,应三者并重,同步进行。忧患意识是公仆意识、节俭意识的哲学基础,公仆意识是忧患意识、节俭意识的价值诉求,节俭意识则是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在实践和精神层面  相似文献   

9.
帅国文 《新东方》2000,(9):13-18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仆意识的内涵有了新的演变、但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公仆意识不仅没有过时与落伍,而且显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0.
要树立权力即服务的意识胡华丁孔繁森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物化了,艺术化了,为我们树立了继雷锋、焦裕禄之后的又一个人民公仆的榜样。他以自已的公仆情怀,在中华大地上奏响了一曲权力即服务、民心向公仆的乐章。权力即服务,是共产党的性质和使命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公仆意识”——反腐倡廉的内驱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仆意识”——反腐倡廉的内驱力谢启琛一《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三十三条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由于我们党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国家机关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是由党的组织部门考察、推荐,经国家权力机关(各级人大及其常委...  相似文献   

12.
在汩罗市磊石乡,老百姓都说;洪水面前;看到了共产党领导干部的真正风采,这里面就有岳阳市人事局局长刘文锋同志。70 多个日夜艰苦卓绝的抗洪战斗使刘文锋赢得当地干部群众的交口称赞,人们称他是“铁打的汉子”、”真正的公仆”;是风口浪尖中挺立的抗御洪魔的脊梁!  相似文献   

13.
用什么样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将自己的理想和主张付诸实施,对于执政的共产党干部来讲,反映着他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把握,反映着他们的领导水平和决策水平的高低,反映着他们的公仆意识的强弱。所有这些,都体现在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上。一、民主集中制是领导作风的根本体现 1.民主集中制既是党的组织制度,也是党的领导制度。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担负着实现共  相似文献   

14.
组工干部树立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是做好新时期组织工作的客观要求。对组工干部而言,公道正派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在组织工作中的体现。以“公”为“道”,持“正”为“派”,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守于内而形于外,两者辩证统一,不偏不倚,才称得上公道正派,才是优秀的组工干部。所谓“公”,可以这样理解:对人民而言可理解为“公众”;对干部而言则可以理解为“公仆”。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公众与公仆之间的角色分配有时却是颠倒的,一些干部的服务思想和公仆意识缺乏,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对党的事业…  相似文献   

15.
公仆意识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常识和政治品质,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伦理底线;只有增强公仆意识,才能防止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增强公仆意识要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让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  相似文献   

16.
厂务公开能否成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根本工作制度而不流于形式 ,关键是基层干部是否具有较强的民主意识。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其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在民主内部又有主体和客体之分 ,客观是由主体授权并为主体服务的 ,所以我们称人格化的客体为“公仆”、“公务员”。然而 ,由于长期封建专制思想的影响 ,特别是计划经济体制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干预和束缚 ,造成主、仆意识在一定程度上逆向发展。尤其是公仆意识的弱化 ,在历史积淀和改革开放负面效应的双重作用下呈上升趋势。可见必须对企业基层干部进行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7.
共产党的干部是人民群众的公仆,这是党的先锋队性质和奋斗目标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的,也是共产党与其它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中国共产党建党75年来,成千上万个方志敏、杨靖  相似文献   

18.
《前进》2007,(5):4-5
根据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大力倡导八个方面良好风气和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的要求,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认真落实省第九次党代表大会部署和“十一五”规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传统行政文化与新世纪治国方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百冶 《桂海论丛》2004,20(2):63-66
我国传统行政文化的优点主要表现为“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等思想,其弊端突出表现为专制主义的“人治”思想、“官本位”思想,并由此造成了官贵民贱的行政环境,宗法血缘、任人为亲的用人方式,崇尚人治、排斥法制的管理机制。贯彻执行新世纪的治国方略必须树立公仆意识,自觉接受人民和法律的监督,防止公仆变为主人,建立权力制约机制,保证人民依法治权。  相似文献   

20.
今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领导干部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又是当前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积极推进和谐铁路建设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