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三五"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整体局面将面临新的形势,需要及早谋划。总体而言,要看到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很难孤军独进,必须与社会转型、政府转型整体推进,这是走出以往转型困局的根本性选择。在此过程中,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三力共振",有可能加大经济转型发展的阻力对"十三五"的经济转型升级,笔者认为,与其看得顺利些,不如估计得更加困难些。这是因为,未来我国的转型升级发展极有可能出现"三力共振"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周静 《今日浙江》2012,(9):11-13
"散是满天星,聚成一团火。"浙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不仅促使产业向集群化、高端化发展,还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为"浙江制造"转向"浙江创造"探索了路径、提供了样本。根据浙江省政府《关于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指导意  相似文献   

3.
我们总是试图以经济的方法来解决转型的问题,所以老在原地绕圈圈。其实,经济转型首先需政府转型,这才是根本之策经济转型就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发展要素和发展路径。从历史经验看,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型工业化国家,无一不是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我国在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时就提出"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随后又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同提法,特别是十六大提出"三位一体",十七大提出"四  相似文献   

4.
加快转型升级是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区域经济来说,当前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加快发展必然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如何推动转型升级、加快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加快打造台州"首善之区",椒江区将从今年开始实施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经济要素保障、项目全面攻坚、城乡一体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民生改善等"六大行动",努力形成有利于经济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升级. 坚持优化结构,实施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行动 始终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轮驱动",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统筹并举",通过"四个推动",努力建成现代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5.
陈建明 《政策瞭望》2010,(10):24-25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从瑞安来说,要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取得突破,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握着力点,采取新举措,努力走出一条集聚集约、高效高质、创新创优的发展道路。具体要破解以下"四个制约"。  相似文献   

6.
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的大背景下,如何运用党委政府的"有形之手",为企业、基层开辟一条转型升级的坦途?今年新年伊始,我省各级党员干部马不停蹄地出发了,在"深化双服务、助推开门红"活动中,走进企业,深入基层,主动站到"风口浪尖",在逆境中传递服务真情,共同开辟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正>目标任务3年内,3500家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实现企业整体效益提高5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800家以上、产业园区每公顷税收提高50%以上等。从日前召开的天津滨海新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工作领导小组2014年第一次联席会议上了解到,滨海新区将依据"四个一批"的具体工作路径,通过"四个聚焦"推动新区3500家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目标聚焦以"两头"带"中间"坚持目标聚焦,就是将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政策瞭望》2009,(8):38-38
浙江省最近出台《关于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拟通过杭州装备制造业等21个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示范区,"抱团"打造数十家千亿级的产业集群,为"浙江制造"提供转型升级新样本。  相似文献   

9.
正水是生产之基、生态之要、生命之源,人与自然都离不开水。把治水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是由客观发展规律、特定发展阶段、科学发展目的决定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多次对治水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和部署。省委提出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五水共治",就是要在前人基础上,用"重整山河"的雄心壮志和壮士断腕的豪迈斗志,进一步治出转型升级的新成效,治出面向未来的新  相似文献   

10.
易水 《创造》2014,(9):18-21
当前,我国正在打造经济升级版。云南这个工业化、城二化水平均落后于全国的省份,如何在边疆、山区、民族、贫困四位一体省情基础上,创新思路,深化改革,推动工业和农业双转型、城市和农村双提升,成了一道"必答题"。8月22日,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关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意见》;+9月初,省委、省政府正式出台《云南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总体方案》。《意见》和《总体方案》从当前和长远两个维度,回答了云南工业转型升级"往哪转""如何升"以及农村改革"改哪里""怎么改"的问题,为更好地激发发展活力、释放改革红利做出了科学筹谋与安排。打造"升级"版云南,正在发力。  相似文献   

11.
王夏斐 《今日浙江》2014,(11):22-25
正"智慧城市"建设是新阶段杭州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十分重要的载体和突破口。处理好自身探索和借助外力、政府引导和企业主体、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追求最优方案和分段分步实施"四个关系",努力把杭州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先进、技术水平较高、应用服务普及、相关产业集聚的智能  相似文献   

12.
2020年是我国经济转型的最后"窗口期"。面对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转型与改革的时间空间约束全面增强。立足于2020这个中期,准确研判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大趋势,调整好经济新常态。把握增长、转型与改革的主动权,关键要谋划好"十三五"在服务业主导的经济转型升级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其一,社会资本要成为服务业发展的主体力量;其二,加快推进服务业领域的对外开放进程;其三,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相关的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13.
金志 《政策瞭望》2012,(11):34-36
嵊州被誉为"中国电声零件之都"、"中国厨具之都"、"21世纪国际性领带都市",产业经济特色鲜明、基础扎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经济强省"、"工业强省"等重大战略部署要求,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把推进转型升级、发展实体经济、扩大有效投资作为工作重点,把强化工业作为嵊州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大力推进"工业强市"建设,积  相似文献   

14.
《协商论坛》2020,(2):31-32
2019年,我省制造业发展成绩单亮点频现。新的一年,如何进一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挺起"河南制造"硬脊梁?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期间,委员们对此积极建言献策。"上新"与"长大",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我省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有高质量的制造业作为支撑。当前,我省传统产业占比大、产业结构偏重,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任务艰巨。  相似文献   

15.
产业转型升级的“韩国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是全面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增强我省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之举。最近,我们整理了韩国、日本等周边国家推进产业升级的做法和经验,供各地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重构竞争优势在推进我省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实践中,"四换"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为加快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指出了方向。当然,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是多角度、全方位的,"四换"只是其中的主要环节或中心环节,而不是全部环节。我省的"四换"战略,如果从技术范式上加以讨论,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对推动我省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生动实践,是我省一种新经济模式逐步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颜伟杰 《今日浙江》2013,(10):12-13
怀揣着"浙江梦",美丽浙江正破茧成蝶,焕发出新的光彩。改造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拆除违法建筑,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立下了"三年内完成‘三改’1.4亿平方米、‘一拆’1亿平方米"的誓言。这样的行动意味着什么?省委书记夏宝龙坦言:"‘拆’是为了更好的‘建’,‘破’是为了更好的‘立’。"这两对辩证关系的背后,是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城乡统筹的惠民行动,也是建设美丽浙江的题中之义。腾出发展空间,促进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17,(7)
<正>2017年广东省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转型升级的核心战略和总抓手,创新、转型升级,广东仍是中国的"主战场"创新、转型升级,广东仍是中国的"主战场"。早在5年前,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主政广东的第5个年头,他再次强调了"转型"的重要性,"广东省经济高速增长的阶段已经过去,平稳增长将常  相似文献   

19.
《群众》2017,(8)
<正>时下,假如要评比经济生活中频繁被使用的热词,"转型升级"恐怕是当仁不让的。"转型升级"的主体是谁?毫无疑问应当是企业,以及企业的掌舵人。但对"转型升级"发声说话最多的,却不是企业家群体,而是官员群体。这话从何说起呢?有位企业家朋友曾"抱怨"说,现在到行政机关,或者遇见官员的调研,不管汇报何事,不论诉求如何,官员们几乎都会众口一词地"教育"我,要瞄准国际国内的行业龙头,加快发展转型和技术升级,力争跨入一流企业  相似文献   

20.
阎逸  夏谊 《今日浙江》2014,(22):38-39
正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核心是推进转型升级,把提高增长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第一位。作为资源小省的浙江,要支撑起全省4万亿元左右规模的庞大经济体,实现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除了坚定实施省委、省政府的"五水共治"、"四换三名"、"三改一拆"等战略,改变经济发展对传统要素资源的过度依赖外,还需要通过内部挖潜、盘活存量要素资源的方法,拓展发展空间、增添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