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国宁夏“禁烟”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在军阀更迭的西北地区,种植、吸食鸦片者十分普遍。军阀们为了弥补军费开支,扩充实力,中饱私囊,几乎都以禁烟为幌子,实行罚款,征收烟税。这种禁烟措施,使西北贫苦人民深受其害。 1915年3月,北洋政府甘肃督办张广建“通令全省禁种鸦片,并派员赴各地查拔烟苗“。当时,宁夏归甘肃省管辖。宁夏护军使马福祥依照通令,也在宁夏厉行禁烟。这次禁烟最为得力,使宁夏地区7年未见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讨论1913至1926年间,先后统治福建的北洋军阀,与以“护法”人闽的粤军,以及出没福建边沿地带的“民军”,在连年混战的同时,强迫农民种鸦片(罂粟),勒征鸦片捐(烟苗捐)所造成的烟祸历史。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禁烟禁毒。早在三四十年代,陕甘宁边区政府为了根绝根据地内的烟毒,曾制订和颁布了《陕甘宁边区禁烟毒条例》、《陕甘宁边区查获鸦片毒品暂行办法》、《陕甘宁边区查缉毒品办法》等一系列禁烟毒的法令法规,专门成立了陕甘宁边区禁烟督察处和查缉毒品委员会,在陕甘宁边区境内雷厉风行地开展了禁烟禁毒运动,收到了良好的成效。陕甘宁边区政府的禁烟禁毒政策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7个方面:一、严禁种植鸦片烟苗烟苗为烟毒之源,禁烟毒首先要禁神鸦片烟苗。边区政府三令五申,要求各专署、县市、区乡政府经常派干部深…  相似文献   

4.
100多年前,当西方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大门时,鸦片也流入国门,此后,便在中国古老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泛滥成灾。对此,近代中国的历届政府,都曾发布过禁烟禁毒的通令,屡屡表示禁毒的决心,但都收效甚微。烟毒有增无减,愈演愈烈,至蒋家王朝覆灭前夕,已达积重难返的境地。据统计,当时云南省的烟地,占全省耕地面  相似文献   

5.
鸦片战争后,根据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福州、厦门等5个城市被开辟为通商口岸。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不平等条约,源源不断地通过福州等通商口岸向中国输入大量鸦片。清朝末年,烟毒已遍及全国各地,使中国人民深受其害。福州是抗英民族英雄林则徐的故乡,福州人民素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他们秉承林则徐厉行禁烟的坚强意志和决心,对林则徐关于吸食鸦片足以导致亡国灭种、家破人亡的警示体会尤为深刻。一些有识之士,继承林则徐坚决禁烟之遗志,发起组织厉行禁烟的群众团体,力图以社团之力量,推动和督促政府坚决禁烟,以挽救国家民族于危亡之中。  相似文献   

6.
晚清奉天禁烟运动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香 《世纪桥》2007,(2):94-96
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禁绝鸦片问题被正式提上日程。1906年9月20日,光绪皇帝顽布禁烟上谕,标志清朝第二次大规模的禁绝鸦片运动正式拉开序幕。在清政府的指导下,奉天省轰轰烈烈地展开了“禁烟”运动,制定各项法令,设立各种禁烟机构,严厉打击种植、吸食和贩运,成为最早宣布禁绝种植鸦片的五省之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解放伊始,中共漳浦县委、漳浦县人民政府和公安机关就把禁烟禁毒作为一项社会改革、稳定社会治安的重要任务来抓,迅速且卓有成效地开展禁烟禁毒斗争。 漳浦受鸦片茶荼毒由来已久,上溯明末清初,时西方列强凭借船坚炮利强行把鸦片输入中国,与“五口通商” 口岸之一的厦门岛仅一水之隔的漳浦。境内烟馆广设。当时流传着这么一首民谣:鸦片未煮是土,煮了是糊;未吃忠厚,吃了糊塗;妻儿没顾,亲友  相似文献   

8.
解放前,安徽省鸦片烟毒流行很严重。1932年(民国21年),国民党安徽省民政厅曾制定禁烟章程,对限制当时的烟毒危害起到过一定作用,但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汪伪安徽省政府也曾进行过所谓“禁烟”,并于蚌埠设立“禁烟局”,但实际上却为日本积极倾销鸦片及海洛英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建国初期的禁毒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历史上是深受烟毒危害的国家。鸦片的泛滥,与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军阀的割据,工农业生产的凋蔽,社会的动荡不宁,都有极密切的关系,是我国长期陷于贫穷落后的原因之一。近代中国的历届王朝和政府,虽然都曾发布过禁烟禁毒的法令,使禁烟成为一项代代承袭的传统政策,由于他们的阶级和历史的局限,烟毒屡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直至蒋家王朝覆灭前夕,已达到积重难返的境地。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彻底地根绝烟患,医治旧中国的痼疾。于是,从建国之日起到1952年底,仅仅用了3年左右的时间,就取缔了绵延百有余年的种  相似文献   

10.
林则徐斩子     
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林则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赴粤查禁鸦。正当林大人大张旗鼓地查禁鸦并取得节节胜利的时候,他的儿却倚仗老子的权势,不仅偷偷吸片,还包庇不法客商大肆贩卖鸦赚钱。老百姓气愤地说“大老爷雷风行地禁烟,大少爷又明知故犯吸烟、支持贩烟,这烟还禁得了?”不久,儿子吸烟贩烟和老百姓议论传到了林则徐的耳朵里。他恨儿子目无法纪,胡作非为,也禁烟运动带来了阻力,决心严厉戒。一日,他带领几名随从悄悄到儿子的住处,发现他正躺在床上抽鸦片,不由火冒三丈,林大人怒气冲冲地扑过去,一把夺过烟枪,摔在地下。…  相似文献   

11.
自毒品在中国泛滥成灾后,中国清朝廷和历届政府围绕禁烟问题,采取了许多措施,有的成效明显,有的成效并不十分明显,有的甚至寓禁于征,“助纣为虐”。从19世纪三四十年代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清朝廷和中国政府发动了3次大规模的禁烟运动,他们所采取的措施,对当前福建省禁毒斗争不无借鉴意义。 1839年,在清朝道光皇帝的推举信任之下,林则徐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禁烟运动。为了达到禁烟的目的,林则徐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查禁走私鸦片。林则徐意识到,要使禁烟  相似文献   

12.
烟毒问题,是民国以来福建最为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之一,它和地方军阀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20世纪二、三十年代,福建实际上处于地方军阀的割据统治下,其中势力较大的有闽北的卢兴邦、闽南的陈国辉、闽西南的张贞、闽西的郭凤鸣等。鸦片成为这些军阀的摇钱树,成为军阀政权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因此,他们诱迫农民种烟,苛征烟捐税,贩卖鸦片谋利,致使鸦片流毒在福建四处泛滥,它不仅找害了千万人的身心,而且侵蚀到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军阀与鸦片烟毒的紧密结合,给福建社会经济带来了深重的危害和影响。一、开放烟禁,…  相似文献   

13.
长征路上的巴蜀娘子军胡敏,张惠保卫赤化区我们都曾经是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的战士。在旧社会,农民生活很苦。川北一带,山高土薄,天灾连年,加上军阀混战,兵匪横行,广大农民更是苦不堪言。在清末民初,川北地区的军阀地主为了牟取暴利,强迫农民种鸦片,以烟代税,...  相似文献   

14.
1951年至1953年,我党在东北地区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完成了对鸦片烟民的改造工作。到1953年底,全东北地区的禁烟禁毒工作基本结束,从此,泛滥近百年,给中国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无法估量损失的烟毒在东北大地上彻底消失。 1 鸦片最初由阿拉伯人传入我国,主要作为药剂使用,而且数量十分有限;只是在鸦片被西方殖民主义者作为掠夺中国财富、毒害中国人民的工具时,鸦片给中华民族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东北,是清政府的龙兴之地,也无法避免烟毒之劫。1859年7月,在营口、貔子窝、小平岛  相似文献   

15.
林则徐的禁烟决心非常坚定,但林则徐处事并不鲁莽,他对国际贸易争端引发的外交问题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为督促西商交出鸦片,林则徐对每一箱鸦片都给予了赔偿,以一箱茶叶换取一  相似文献   

16.
一闽东苏区形成于一九三四年二月,是“二战”时期最后建立的一块苏区。长期以来闽东地区在帝国主义的侵掠和封建军阀统治之下政治十分黑暗,经济上,由于地主阶级的残酷压榨,土豪劣绅的巧取豪夺,反动政府苛捐杂税的勒索,广大人民处于饥寒交迫之中。特别是一九二○年后,封建军阀、土豪劣绅强迫闽东农民大面积种植鸦片,从中牟取暴利,“一九二二年仅福安县征收烟捐竟达十四万”,农民深受鸦片之苦。封建的  相似文献   

17.
1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与人道主义,法律观念与道德观念.仇视邪恶与崇尚光明.不畏强敌与维护主权汇集在一起而爆发出来的辉煌事件。林则徐南下禁烟经历了三个阶段:1.从1839年3月10日到达广州立即行动.到3月28日义律被迫同意交出全部鸦片·历时18天。2,从1839年4月11日开始收缴鸦片,到5月18日收缴完毕.历时37天。3.从6月3日虎门销烟开始.到6月25日销烟完毕,历时23天。虎门销烟共销毁鸦片2376625斤(以当时市斤计算)。若折合成公制.则为1188127公斤。如用4吨卡车装载,需297车。在人类禁毒史上,一次销毁数…  相似文献   

18.
鸦片是西方列强打开中国中世纪大门的敲门砖。自毒品在中国泛滥成灾后,禁烟便成了中国政府治政的中心任务之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即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周密的部署,凭借对社会的有效控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发动了一场禁烟运动。仅仅用了3年时间,帮助千百万烟农改种作物,帮助2000万烟民脱瘾新生。危害中国百年的毒品问题被扫进了历史垃圾箱,1953年中国政府庄严宣布,中国已是一个“无毒  相似文献   

19.
香港史料     
香港史料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从18世纪末期起,英国把大量鸦片走私输入中国,毒害中国人民并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1838年底清政府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去广州查禁鸦片烟。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当众销毁从...  相似文献   

20.
王香 《世纪桥》2009,(7):69-70
张作霖取得东北地区的实权后,统治初期保留了清末民初的禁烟成果,并继续厉行禁烟政策,但1927年后重开烟禁,实行“寓禁于征”的明禁实纵政策,破坏了禁烟成就。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秉承父业,采取了严禁鸦片的政策。本文初步探讨张氏父子统治东北时期的烟政,以汲取历史经验,以史鉴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