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相对干经济体制改革的滞后性,政治在要求法律对私法关系进行整合的同时,却面临法律对具有政治意义的公法关系普遍化实施的合法性要求。政治系统一方面想利用法律来为自身赋予合法性以及对政治自身解决不了的社会冲突进行整合,另一方面又不愿意让法律独立运作以正常发挥功能。政治之所以对于法律有这种欲拒还迎的分裂与两难态度,原因在于法律系统的结构二重性:使动性与制约性。对于政治系统来说,法律结构扩展了权力的普遍有效性,而权力如要实现这一点又必须受法律结构的制约。为避免法律对政治权力的“合法/非法”二元规则化,政治系统设定政治禁忌,要求法律不得违反,但法律系统的二元规则化对于政治系统来说是难以任意伸缩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战略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改革总战略格局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战略特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先导和突破口,寓政治体制改革于经济体制改革之中,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中国改革的初衷和原动力既是经济的,也是政治的;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其本身不仅是经济领域的改革,也包括政府职能转变在内的政治(行政)体制改革;建立市场经济目标模式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必然要求建立和完善法制,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其本身就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涵;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也是不同利益地区和不同利益群体日趋多元化的过程,从而为现代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3.
强有力的政府和高效的市场--"两只手"的最佳功能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娟 《行政与法》2002,(3):14-17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之一,是经济学界和政治学界共同关注的一个既老又新的问题,是当今世界上所有国家始终面临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对于21世纪具有复杂国情的中国来说,究竟应该如何全面确立这一决定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的大关系,显然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但是,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究竟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到底该如何界定,这在如今还不能说已被透辟完美地认识和解决。因此,本文力求探索二者的最佳功能组合———强有力的政府和高效的市场,以期对今后的改革与发展有些许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十分广“泛,它涉及党政体制、职能、规范、制度、决策、发展、民主、法制等方方面面,涉及我国已经取得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能否巩固,涉及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能否继续深化,关系十分重大。党中央在十五大报告中再次重申必须要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是因为相对滞后的政治体制改革已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表明我国的历史发展已经把它推上了再也不容忽视、不容延误的重要议事日程上。而其中政府机构改革与行政法制建设又首当其冲,其改革的程度与效果直接关系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成败,关系着我国…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党政领导体制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在认识我国党政领导体制发展历程、已取得成果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和谐社会中党政领导体制理想状态的探索可以为我国党政领导体制改革提供方向的指导,以党政关系的和谐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和谐,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为社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这一问题是由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政绩考核体系、政府财税体制、市场发育程度、社会组织力量共同作用所导致的.在新的发展阶段,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完善政绩考核体系和政府财税体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强社会组织力量,通过政府调控、市场调节、公众参与的有效结合,继续加大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投入力度,以期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魏礼群 《中国监察》2012,(22):50-5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求,这就是:"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行政体制是国家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提出了明确的任务。这是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立法体制的改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立法体制,是有关国家立法权限的划分和国家立法机构设置的制度。它是上层建筑中一项重要的政治法律制度。立法体制必须适应国家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经济基础服务,为改革服务。因此,建设一个符合中国国情,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立法体制,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以及我国经济体制与政治改革的深入,传统的管制型政府遭遇到了危机与挑战,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服务型政府是一个责任政府、信用政府、有限政府、法治政府和民主政府,因此构建服务型政府不仅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市民社会的需要,也成为深化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王晓晔 《中国法律》2007,(2):16-18,71-75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2006年6月24日第一次审议了反垄断法草案,这说明中国反垄断法指日可待。反垄断法的颁布将是中国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里程碑。反垄断法体现了市场经济的规律,是市场经济本能和内在的要求。这个法律的颁布将会有力地向全世界证明,中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是继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之后,又一部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重要法律;是一部适应和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步伐的重要法律。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加入WTO之后,如何利用机遇、迎接挑战,已成为我国政府的当务之急。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在WTO体制内如何利用好政府这一资源,充分发挥国内市场的作用。在传统的经济法理论中,因为市场失灵而产生国家调节,经济法是授权法,即“国家调节经济之法”。但是在谈到经济法是政府调节经济的基本法律形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政治体制改革也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我们要进一步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无论是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还是对于推动现代化经济建设的进行,都是势在必行的。现在的问题是,在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正在着手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时候,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应该放在什么位置上?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怎样?这显然是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体制改革采取渐进式的发展模式,走的是一种从体制内到体制外、从经济体制到政治体制的由浅入深的发展道路。当今中国的改革进入了深水区,要求政治体制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实现政治现代化。当前中国的政治体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具体表现为政府权威合法性的削弱、“软政权化”,以及社会公众在政治参与上的政治冷漠感。实现我国政治现代化,构建发达、健全的市民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袁志锋 《法制与社会》2013,(28):108-110
受中国人口数量庞大、城乡二元经济格局、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因素的制约,市场失灵在中国也呈现出了城乡、区域、人与自然矛盾突出,行政垄断现象格外明显,社会弱势群体利益保护不足等特色。文章由表层向深层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尝试提出一些对策,包括: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经济良性互动;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转型;促进社会分配公平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  相似文献   

16.
社会保障与法制建设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世界各国都将社会保障看作直接影响社会政治经济秩序的重要的法律制度。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确定了社会保障是基本框架的五大支柱之一。我国宪法明确地规定了公民享有社会保障的基本权利。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既是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也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7.
吕静 《行政与法》2014,(12):13-1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经济已经渗透到了政治的方方面面,而且对政治的影响也在日益增强,政治经济化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政治的基本特征。为了满足日益提高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需求,促进中国政治和政治经济化的快速发展,我们必须看到政治经济化对当代中国政治的影响,从而为提高我国整体经济实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吴兵 《法制与社会》2010,(5):156-157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0年部署了六大经济工作任务,再次强调要壮大县域经济,这就要求省管县体制改革要进一步深入。然而,学界对于市管县体制下出现的弊病尚不能达成一致,一种观点认为这些弊病并非来自于市管县体制之内,所以根治方法不在于推行省管县体制。有鉴于此,必须时省管县体制改革的动因做一分析梳理。  相似文献   

19.
中国拥有众多人口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中国的就业是一个关系到亿万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同时,中国的就业又是跨世纪的问题,既有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性矛盾,又有产业结构凋整中出现的结构性失业问题;既有类似体制转轨国家出现的富余人员问题,又有类似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引发的新的竞争环境与原有的就业困境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摆在我国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这就需要政府有一整套同社会经济发展相衔接的方针政策和措施,需要把握好就业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拟对此作以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王珊 《法制与社会》2011,(24):145-146
社会的改革往往发端于经济体制改革,然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对其起着决定作用的改革无疑应该是政治体制改革,尤其是其中的政府部门的改革。中国目前已进入改革的攻坚阶段,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法治政府与有限政府俨然成了改革的重中之重。重读洛克的经典名著《政府论》,特别是其中的法治、分权、有限政府等理论对政府职能的真正转变将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