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契在继承马克思有关人的本质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 :人的本质是从天性中培养德性 ,又从德性复归天性的双向活动过程 ;人的本质是理性与非理性的辩证统一 ;人的本质是个性与共性的综合  相似文献   

2.
冯契在以下四个理论问题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关于人的本质,冯契从事实界、可能界的视角进行分析,提出人的本质就是"要求自由";关于人的自由,冯契立足广义认识论进行考察,提出自由就是"化理想为现实";关于人的理想,冯契着眼真善美的统一,提出理想就是"现实的可能性与人的要求的结合";关于人格,冯契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提出了构建"平民化自由人格"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3.
冯契先生理想人格学说所取得的成就与他对中国哲学传统的继承有关。冯契主要继承了中国古代哲学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关于通过教育、修养培养理想人格的途径的理论,关于理想人格培养过程中理性自觉和意志自愿相统一的原则,关于把人的精神发展看作是一个过程的思想,对中国近代培养新人学说和个性解放的思想也作了批判总结。冯契这一方面的研究在方法论上表现为分析和综合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冯契对理论思维提出了新见解:理论思维的内容是由概念、意象和意向等构成的意念;理论思维活动就在于使思维内容和思维对象一致;理论思维活动的主体具有意识综合统一性。  相似文献   

5.
王向清 《湖湘论坛》2011,24(2):51-58
冯契在其"智慧"说中不仅对如何认识世界作了富有新意的阐发,而且对怎样认识自我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在他看来,认识自我包括认识心、性及其相互关系,主体意识与人的类本质,社会意识与人的社会本质,自由意识与德性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花文潇 《前沿》2003,23(9):75-77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定 ,我们党把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条件 ,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存在着促进与制约作用 ,因此 ,要积极发挥促进作用 ,克服和减少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7.
科学地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刘建能科学地理解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最重要的是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具体地说,就是要辩证地看待在认识、“搞清楚”社会主义本质的过程中连续性与间断性、抽象与具体、一般与特殊的关系,走出某些认识误区。(一)妨碍人...  相似文献   

8.
李伏清 《湖湘论坛》2006,19(5):42-43
冯契的《智慧说三篇》中,评价与认知的相互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不同;主观性、差异性程度的不同;意义不同或效用范围不同。冯契认为评价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即手段价值(工具)和内在价值(目的)的相互作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文明的涵义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评判文明?针对这些问题,日本明治时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一书中系统地分析和探讨文明的本质、发展规律和对社会进步的意义,意在促进人们对道德、教育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深入思考。在第三章《论文明的涵义》中,福泽谕吉详细论述了文明的涵义、人的天性和文明的进步过程。一、文明的涵义与对文明的评价福泽谕吉(以下简称为福泽)在日本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过程中,意识到许多关于文明的界定和是非问题是混淆的。  相似文献   

10.
在冯契那里,人的本质的发展内在地包含四个方面:自在之物向为我之物的转化:本然界向事实界、可能界、价值界之间的转化;真、善、美的统一和发展;自由的发展和实现.它们共同体现了基于实践的本体论、认识论的统一基础上的本质和存在辩证的综合和统一.  相似文献   

11.
田杰 《青年探索》2016,(2):13-22
青年学作为一门学科,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青年研究,是对青年存在的终极追问和探寻,可能与某些所谓的"本质"或"规律"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对青年的人性、天性或人类性问题的深刻洞察与理解。它首先诉诸青年,提升青年的"心智品质"和"社会学的想像力",将青年的"个人困扰"转化为"公共论题"。从青年"人本身"亦即青年的天性和自然出发,以历史为主轴,关注"人的意象""人性的一般观点"和人的"历史的形象"。青年的生命现象和"人的自然",需要历史的理解和解读。青年,处于生命运动与社会运动的交错点上,正是在这一交错运动的过程中,人类的生命形式,呈现出无限丰富的多样性。青年学特别需要一种关于青年、社会与历史的想像力。  相似文献   

12.
衣俊卿在人的本质和人在当代世界中的历史困境等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日常生活批评通过对人的不同活动领域的存在方式的分析,构成了他的文化观。  相似文献   

13.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终极目标首先,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思想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在批判扬弃德国思想界关于人的本质学说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关于人的科学思想。其内容包括人的自然本质、类本质、社会本质和个性特征四个层面。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  相似文献   

14.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是伦理学中一个比较抽象的问题。高一学生缺乏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知识和社会生活实践等,使教学有一定的难度。为突破这个难点,讲清人的本质,我在教学中作了一些探索。一、开讲——把握教材的内在联系,以旧导新要讲清“人的本质是什么”,先须弄清“什么是人的本质”。沪编实验本对人的本质的概念未作交代,缺了一个层次,使新课题的提出显得比较突然。如何较自然地由旧课导入新课?这是教学中遇到的第一个难题。面对难题,我曾设想先给学生介绍“本质”、“人的本质”的概念,然后再导入新课。这样讲起来也许较顺口,但学生对概念中提及的“内  相似文献   

15.
《传承》2015,(4)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明确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解读,关于人的本质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人的劳动能力和过程、人的活动表现价值意义、人的无限创造性、人具有社会性特质和人追求自由的本性。劳动异化是否定人的本质内容的根源,它是与人的本质内容相对立的面,克服异化劳动是恢复人的本质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人的信息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春雨 《前沿》2002,(5):23-26
新世纪带来了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新的理解。在工业时代 ,马克思提出了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总和的思想 ,这一思想是具体的 ,处于不断发展过程 ,为我们认识人的本质提供了科学方法论原则。在信息时代 ,信息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 ,人在实践活动上 ,其本质是对信息的掌握、分析、创新和利用。社会关系呈现出广泛性、平等性、多元性、即时性、虚拟性、平面性、选择性等特点 ,人的本质是同社会本质相一致的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的发展 ,在 2 1世纪 ,中国政府要把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结合起来 ,实现人性的自觉复归。  相似文献   

17.
关于人的本质思想,马克思对之的追问一生都没有停止探索,而且其追问本身也是一个逐步深入、逐步清晰的过程。人的本质从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规定是马克思水到渠成的思想结晶。这一规定亦是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是物质生产关系占主导地位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且,人的本质的实现亦是在马克思描绘共产主义图景的过程中逐步显现的。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科学与认识真理,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特征内在蕴含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嬗变与社会实践发展要求相统一,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研判分析亦是遵循这样的历史与逻辑轨迹。1978年12月改革开放以来,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创新和深化完善的过程。具体剖析这一演进过程,既是突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系统性要求,也是理解和把握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认识新判断的政治学分析前提。  相似文献   

19.
第二届全国社会主义论坛暨"现时代的社会主义:中国与世界"研讨会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召开。与会学者以"现时代的社会主义:中国与世界"为主题,深入探讨了社会主义的概念与本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世界社会主义思潮等议题,既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也在重大问题上形成了基本共识。  相似文献   

20.
张荣 《桂海论丛》2006,22(3):58-60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有关“人的本质”的论述,曾被当作一个定义来解读。其实,马克思旨在为揭示人的本质之谜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合理途径,向世人昭示他关于“人的本质”理论视角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