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易显飞  刘壮 《探索与争鸣》2023,(11):58-65+193
随着“NBRIC会聚技术”时代的到来,出现了与传统增强技术在作用机制与人技关系方面大相径庭的新兴人类增强技术。新兴人类增强技术“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之间的论争从未停歇。尽管两者的理论主张看似泾渭分明,但实际上存在一定的共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都对增强技术抱有一定的幻想;二是均在论争中反映了人的主体性迷失;三是对各自的命题前提皆存悬置。基于对这些共性的思考与把握,可以勾勒出两者对立消解的可能性界域,即让增强技术“位其所是”,重构人类中心主义,悬置形而上迷思,转向“现实的人”。  相似文献   

2.
薛晓芳 《前沿》2013,(3):183-185
在同一历史语境中诞生的文化保守主义与文化激进主义,由于其“形”的分离,使得它们之间相互对立,势同水火,可谓冰炭不同炉,但是二者又是近代社会变动和进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孪生体和伴生物,从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中,可明显地透视一种中华文化精神的深沉气韵,这种“神”的契合,使得二者互相针砭又互相启发,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景观。我们亟待在二者非此即彼极性思维的隔膜中,寻绎它们内在的文化精神与文化情怀,旨在消弭其不可调和的交锋与冲突,以此实现二者公平的文化思维表述与传播。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兴起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国内外背景,它放弃激进的社会、政治批判,转而采取文化上的保守主义话语,主张回归中国传统文化,反省现代性,从而深化了对现代化本质的认识。但由于其专注于政治层面,淡化了它的学理意义和对中国文化建设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4.
在同一历史语境中诞生的文化保守主义与文化激进主义,由于其"形"的分离,使得它们之间相互对立,但是二者又是近代社会变动和进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孪生体和伴生物,从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中,明显地可透视到一种中华文化精神的深沉气韵,这种"神"的契合,使得二者互相针砭又互相启发,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景观。在二者非此即彼极性思维的隔膜中,寻绎它们内在的文化精神与文化情怀,可消弭其不可调和的交锋与冲突,以此实现二者公平的文化思维表述与传播。  相似文献   

5.
政治现代化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中国近现代史上有两次较大的社会和政体转型,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历史教训,一次是辛亥革命结束了晚清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另一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国民党的军阀独裁制度使中国进入人民共和国时代。令人费解的是,无论清政府抑或国民党政府都曾进行过一次宪政改革即20世纪初晚清宪政与40年代国民党宪政,他们都希望以此缓和矛盾稳固统治,但最后又都毁灭于他们自己所发动的改革。本文拟对这两次宪政改革的背景条件、过程特点以及影响意义进行对比,以找出在整个中国政治现代…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朗月风清的统战形势容易使人滋生激进主义思潮。本文在略陈现实与历史的激进主义思潮 ,剖析其成因的基础上 ,不揣浅陋地提出自觉消除激进主义思潮的一些新思考 ,以求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问题。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文化保守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中国马克思主义对文化保守主义合理思想资源的吸收与超越是其中的两个重要方面。文化保守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而在与文化保守主义等思潮作斗争的过程中,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更加坚定了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8.
产生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文化保守主义,历经一百五十余年的嬗变,现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思潮。伴随新世纪的到来,文化保守主义在思想与实践层面发生了新变化:读经运动风起云涌;孔祭活动不断升格;各种纪念峰会频频召开。新世纪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新变化引起了政府、学者乃至社会民众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
宪政改革是清末新政的重要内容,它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的政治制度由专制制度向君主立宪制度过渡,主要体现为在国家制度和政治生活中贯彻了民主原则和法制原则,并且取得了具体实效,是一次现代化性质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沈跃龙 《传承》2013,(4):88+90
文化保守主义就是对古典文化的推崇,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维护以及对西方文化的批判。中国文化保守主义反对不顾中国具体国情的照抄照搬西方模式,但固执于"中体西用",不承认文化有"质变""飞跃"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邹容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中涌现出来的杰出革命活动家和宣传家.在其民族主义思想中.表现出两个鲜明的特征:即政治上的激进与文化上的保守.一方面,在政治上坚持反帝反封建.要求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体现出激进主义的特征;另一方面,在文化上却又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其民族主义思想的理论根据,流露出一定的种族复仇主义思想和大汉族主义思想,体现出保守主义的特征.对此.我们必须坚持历史主义的基本原则,作出客观的、恰如其分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萧功秦 《乡音》2012,(10):37+33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30多年,为什么10年前已经逐渐边缘化的左右激进主义思潮,在现实生活中重新出现?这与中国强国家—弱社会的结构特点有关。30多年来,社会自治并没有随着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相应成长起来,国家缺乏来自社会的多元整合功能实现善治,强国家—弱社会的劣势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自邓小平  相似文献   

13.
靖玉新 《前沿》2006,(10):215-217
"五四"运动是一个张扬激进主义的文化运动.它高举"民主、科学"的思想大旗,以思想启蒙为使命和旨归,但为什么却没有沿着欧洲式的启蒙道路走,相反却采取苏俄式的激进方式呢?本文通过在历史的具境中对近代中国的历史、作家的文学观以及现代文学史叙述作系统梳理,真实地考察"五四"激进主义的是非得失,试图对此问题做出新的角度的解答.  相似文献   

14.
苏雅 《前沿》2013,(16):154-155
各省咨议局的筹建是清末宪政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各省之间,尤其是内地各省和边疆地区在筹备活动中的状况却大相径庭。其中,行政建制、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人员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差距不容忽视。见微知著,不难看出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宪政改革的难度之大。  相似文献   

15.
经济现代化过程中的保守主义思潮,主要指的是否认、抗拒、抵制经济的工业化和市场化的经济思潮。这种思潮虽严重束缚和阻碍了我国经济现代化和经济健康发展,但不可否认、也不可忽视的是,这种思潮的确有其合理的内核和存在的价值,给我国经济现代化留下了六大启示。突破经济保守主义思维障碍,将保障我国改革开放的可持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真正建立和经济现代化的健康进行。  相似文献   

16.
金岱 《理论月刊》2012,(7):45-50
文化保守主义兴盛是1990年代,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我国思想界最为突出的景观,主要表现为中学路向:回到汉儒和西学路向:回到文革。文化保守主义兴盛的原因是复杂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诸多当下问题,世界情境的全球化趋势,解释上的西方后现代思想路径,这一切都为文化保守主义的兴盛提供了舞台。文化保守主义兴盛在今天中国的思想格局中显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其危险性亦不可以不警惕。我们认为:独尊儒号不能再伦中国,前现代之平等观念不可能解决今日中国的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林德山 《人民论坛》2022,(23):101-105
近年来,在美国以及欧洲,保守主义政治都受到重创,日益失去了其“保守”的意义。保守主义政治上的失利刺激了其本已存在且日趋严重的政治极化现象,在欧洲大陆,保守主义政治溃败更是导致了一种权力真空。这些趋向反映了保守主义难以对急剧变化的当今社会政治问题作出有效回应,由此引发了保守主义阵营对既有保守主义的反思,以及对新的保守主义重塑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公安研究》2010,(4):89-90
董和平在《法律科学》2009年第3期撰文认为,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选择一种符合国情的、合理的、适时的宪政改革路径和步骤至关重要。现阶段中国宪政改革应该以民生关怀作为切人点,围绕解决社会危机事件和众所注目的社会热点问题启动宪政改革,先实施体制内宪政微调,弥补立法和制度缺漏,改进相关管理及其运作方式,解决民主宪政操作层面的具体问题,尽可能发挥现有体制民生设计的预期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表现犹如一支“催化剂”,使得国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以高歌奋进的姿态活跃在思想文化的中心。2020年文化保守主义呈现出新动向:“中医热”急剧升温,“儒家政治文化热”借势发力,儒家文化参与现代生活世界的话语权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20.
肖克 《长江论坛》2009,(1):53-58
与自由主义政治思潮一样,保守主义也是西方历史上重要的政治思潮。保守主义的核心内涵在于:基督教原罪观念对人类的约束;人类不变的本性;道德律令的客观存在;权威与精英的必要;对私有财产的捍卫。这些政治哲学要素使保守主义成为独立的思想体系,并对政治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里根政府和小布什政府的主导政治思潮就是新保守主义,这对美国的内政外交都带来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