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罕见的大行军,长征道路上的艰苦卓绝,为后来一个新的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做了最伟大的奠基.在这次"历史大行军"中,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之间结下了生死之交.  相似文献   

2.
"先富共富"论,是邓小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所设计的一个大政策,是我们处理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先富与共富关系的理论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在发展中出现了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并且已经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重温邓小平"先富共富"论,可以使我们受到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们孜孜以求的一个美好的社会,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目标与理想.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和谐社会的两大支柱是正义与自由.这是中西仁人志士在长期探索的过程中所取得一个重要成果.这两大支柱的实现和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实现和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探讨从正义与自由这两大支柱出发如何实现和谐社会的问题上,许多人殊途同归地找到了社会的阶层结构问题,即中间阶层的有力量.  相似文献   

4.
离天水市区不远,有一个地方叫中滩镇,意思是渭河和葫芦河之间的滩地.不大的滩地上有一个园区,因为创建了一种循环经济模式,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十大”循环经济模式之一和全省十大循环经济典型推广案例.这个园区叫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这个模式被称为天水高新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5.
权力观是一个绝对不可小视的大问题. 正确的权力观可以避免滥用权力悲剧的发生,从而使社会主义社会更加和谐,更加民主,更加文明,更加进步,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那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权力观究竟应当具有哪些特质呢?我理解,其基本内涵应集中在三点上,即"权由民所授,权为民所用,权为民所控".  相似文献   

6.
曹琳 《党史文苑》2007,(8):15-17
苏区文学是中国革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由于它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因而也就具有了它所独有的特征,即功能上的革命化和政治化,内容上的通俗化和形式上的小型化.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进行的文学艺术方面的改革与建设,使苏区文学成为中国现代革命红色文学的源头.  相似文献   

7.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瓶颈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亚勤 《求实》2003,(Z1):165-166
1.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项目建立和实施情况的简要回顾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项目(The EconomicCooperation Program in GMS)是一个旨在为促进湄公河流域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与合作而设计和实施的一个国际性项目。该项目是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形成的,所涉及的国家或地区包括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和中国的云南省。项目始于1992年,由亚洲开发银行牵头发起。当时,项目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次区域的基础设施(交通和能源建设)上,其主要目的是便于区域内的资源开发和共享以及区域内人力资源的流动及商品流通。项目刚一建立,就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8.
开国中将廖汉生,湖南桑植入,是抱着“拿起刀枪跟贺龙”的思想参加革命的.在贺龙麾下,他从一个农家子弟成长为人民军队的一代名将.红军岁月里,他担任过师政治委员;抗日战场上,他担任过军分区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他担任过军政治委员;开国将军中,他担任过三个大军区的政治委员;主持办军校,曾是两所著名军事院校的主官.  相似文献   

9.
霞飞 《党史文苑》2005,(10):47-51
原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陈永贵作为劳动模范被毛泽东、周恩来所赏识.经毛泽东和周恩来提名,陈永贵当选为九大中央委员、十大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他当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后,到中央工作,但却与"四人帮"发生了矛盾.  相似文献   

10.
经济发展战略是指一个国家对于经济发展的全局性、长期性问题的总谋划和总方针,包括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阶段、战略重点和战略对策等内容.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明确性,即时限明确、目标明确,而且通常还以数字表现出来;二是稳定性,即不以偶发的原因轻易改变其中的内容;三是简洁性,即用简明精练的语言表述其全部内容,易懂易记.由于这些原因,经济发展战略总是被人们所熟知,又可以极大振奋人们的斗志.中华人民共和国50年的历史上,曾经在三个大的阶段上提出过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其中既有所提出的目标是正确的,但在实践中却偏离了最初确定的轨道,又有一开始所确定的目标就不尽正确,实践中失误更大的经历.直到80年代以后,我们党才在  相似文献   

11.
《福建党史月刊》2010,(13):I0001-I0001
在一般人的眼里。从这张照片上很难分清谁是志愿军,谁是朝鲜人民军。但是每一个看过照片的人都不能不为那不拘一格的影像和充满浓郁情韵的画面所感动。这张照片的影响之大。连吕厚民自己也没料到。  相似文献   

12.
欧阳兵 《求实》2007,(11):9
十七大报告其中一个鲜明特色是把文化建设单列出来,表明了文化建设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具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3.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所参与撰写的<晋书>中愤慨地指出,东晋时期,政出多门,争权夺利成风,莅职者为身择利,铨综者为人择官.今日你叛乱,明日我进剿;今日你封官,明日我拥兵.真个是无人不逐利,无官不贪墨,大有"不捞白不捞,捞了也白捞"之势.这是一个贪官肆虐,百姓遭殃的苦难岁月.因而,与历史上其他朝代相比,东晋的廉吏甚少.不过,在这凤毛麟角的清官廉吏中,有一位卓然独行的正人君子,其所言所行堪为为政者的楷模,很值得大书特书.他,就是濮阳鄄城(现山东鄄城)的吴隐之.  相似文献   

14.
党的二大--第一次从国情出发制定伟大的革命纲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党的二大———党史上的六个第一1921年党的一大在上海召开 ,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诞生 ,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是党史上的第一个最重要的里程碑。继之 ,翌年党的二大又在上海举行 ,解决了当时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革命的战略问题 ,成为党的创建史上第二个最重要的里程碑。一大与二大前后辉映 ,展现了党的历史上的光辉篇章 ,而永远为人们所纪念。党的二大是伟大的 ,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她留给我们的是党史上的六个第一。(一)第一次鲜明地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1920年党的发起组织与1921年党的一大 ,当时的共产主…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一生都重视主观能动性,在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之后,毛泽东将他的主观能动性思想建立在科学实践观基础上,使主观能动性思想具有了科学形态,但未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之前,即毛泽东早期,也是毛泽东主观能动性思想产生的一个极重要的时期,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和创造性见解,是不得不提的一个阶段,本文将从毛泽东关于主观能动性的来源和基础、于历史观上的运用、人生观上的主张三个方面加以归纳、分析、研究:一、心之力是主观能动性的来源和基础,"心之力"是专指为人所独有的知、情、意.二、历史观上,"以动天下心"为手段的圣贤救世观.三、有什么样的历史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在人生观上,他主张精神之个人主义与自我实现学说.  相似文献   

16.
30年前发生在中国大地的那场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便是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哲学命题,并为人们所周知.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在对这一哲学命题的理解中,被一种根深蒂固的认识论论证所笼罩,形成了"实践标准"论证上的价值论缺失,以至于影响了人们对实践标准的系统而完整地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7.
刘伯承元帅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他曾经是7个孩子的父亲.为人们所熟知的儿子刘蒙、太行、太迟,女儿密群、雁翎、解先等人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很有成就.唯一令人遗憾、也是鲜为人知的是大女儿刘华北在延安保育院时被敌人暗杀,这件事一直深深刺痛着刘帅夫妇的心. 那是1943年9月,刘伯承夫妇从前线回到延安,参加整风运动并准备出席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18.
《求是》2014,(13)
<正>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是在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执政60多年的执政党。党的执政使命之艰巨,面对的困难之多、风险挑战之大,世所罕见。党把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作为首要任务和不懈追求,其决心之大、信念之坚定、成效之显著,同样世所罕见。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  相似文献   

19.
现代领导学告诉我们,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权威和良好形象主要有两个构成因素:一个是"权力性因素",另一个是"非权力性因素".而非权力性因素的核心,在于干部良好的形象魅力.在西部大开发的实践中,只有重塑与领导职位相符的、为西部大众所公认的公仆形象,干部才能担当起西部大开发的历史重任,成为建设中国西部伟大事业的开拓者、建设者和政治家.因此,中国西部干部注重自我形象的重塑,有着深远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0.
郑又成 《学习论坛》2008,24(7):18-20
真理标准问题是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辩证法决定了马克思主义观察问题的历史维度.这个维度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运用,就是将其纳入历史的进程去理解.我国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实践、人民、历史的检验"结合在一起,是对实践标准的丰富和发展.只有从实践标准的历史维度出发,才能对此作出充分的说明和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