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的战略图谋一、“和平演变”战略的由来和发展“和平演变”战略是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50年代初期提出来的。杜勒斯1953年1月15日在国会的证词中宣称,“解放”社会主义国家“被奴役的人民”,要用“非战争的方法”即用“和平的手段取胜”。他还主张促进社会主义国家发生“演进性的变化”,并把希望寄托在社会主义国家的第三代、第四代人身上。六、七十年代美国政府更加重视“思想战”,鼓吹“我们同东方接触越多,就会促使它受西方榜样力量的影响越大。这样做必然会加强那些正在促成演变的内部势力。”“随着一代人接替一代人,我们开始看到东方集团内部出现和平演变的过程。”进入80年代,国际形势  相似文献   

2.
“和平演变”战略,是西方垄断资产阶级在保持军事威慑的同时,采取非战争的方式,促使社会主义国家从内部分化、瓦解、变质,直至演变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战略。在当今世界形势急剧变幻的情况下,处于执政地位的共产党,能否领导国家和人民正确地实施反和平演变的战略,关系社会主义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我们必须从国际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3.
当前,以美国为首的国际资本势力正处心积虑地推行“和平演变”战略,这是社会主义国家所面临的最现实、最严重的危险。美国是“和平演变”战略的始作俑者和积极推行者,因而探讨美国“和平演变”战略的发展和新形势下的特点,对于我们有效地进行反“和平演变”的斗争是很有必要的。“和平演变”战略作为美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早在1946年2月22日,当时作为美国驻苏代办的“苏联通”乔治·凯南在给美国国务院的一份“8000字电报”中首次提出“遏制”战略,强调使用“非军事手段”,促使苏联“和平演变”。进入50年代以后,社会主义制度已超出苏联一国范围,先后在中国和欧亚其他一些国家建立起来,尤其是美国侵朝战争的失败,使美国统治者感到已无法用战争即武力手段来扼杀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当时担任美围总统的杜鲁门向美国各驻外使团发布密令,要求他们“用更有力的  相似文献   

4.
“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关系着今天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那么,如何反“和平演变”呢?本文就此提出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强物质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这是反“和平演变”并取得胜利的物质基础。西方资产阶级在我国搞“和平演变”,一个重要的借口就是40年来我国的实际生活水平不如西方发达国家;“和平演变”在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有一定的市场,也就是因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相对落后。因此,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建立起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才能从根本上取得反“和平演变”斗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5.
和平演变战略已成为当今西方国家中反共反社会主义势力颠覆和瓦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战略。面对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攻势,我们既要保持高度的警觉,也要了解和平演变战略,知己知彼,方能百战  相似文献   

6.
去年“七一”前夕,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四个如何认识”问题,其中第一个就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科学认识这个问题,是新世纪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所要解决的深层次问题,也是增强党员干部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重大问题。 一、提出这个问题的重要背景 邓小平同志曾经深刻地指出:“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所谓没有硝烟,就是要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 (《邓小平文选》,第 3卷, 344页 )西方搞和平演变主要是打两种战争:一是经济战,二是攻心战。其攻心战的核心就…  相似文献   

7.
自人类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之日起 ,帝国主义者就发誓要把它扼杀在摇篮里。他们为此目的不惜软硬兼施 ,无所不用其极。战后 ,当美帝侵朝、侵越战争失败 ,事实已一再证明用武力绝不能消灭社会主义国家之后 ,他们便改弦易辙 ,把战略重点放到用软战争来“西化”、“分化”我国。从杜勒斯的“和平演变”到尼克松“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和克林顿的“接触”政策等等 ,都不过是这场软战争的具体表现而已。特别是在七十年代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兴起以后 ,他们更是乘机向我国大肆贩卖新自由主义 ,威胁着我国社会主义的生存。正如我国著名的老…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两种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它们之间在本质上存在着相互对抗、不可调和的矛盾。不是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就是资本主义摧垮社会主义,世界没有其他前途。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作为一种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对资本主义旧世界构成了严重冲击。为了维护垄断资产阶级利益,使资本主义制度免于灭亡,西方帝国主义势力交替使用“武力颠覆”与“和平演变”战略,不断地向社会主义国家发动攻势,以图一举消灭社会主义,实现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西方帝国主义势力在使用“武力颠覆”战略来对付社会主义国家失败以后,便开始探索对  相似文献   

9.
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的主要对象和重点,首先是执政的共产党。因此,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就成为社会主义国家防止和粉碎西方敌对势力进行“和平演变”的根本前提和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的建立,强烈冲击着国际资本主义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的存在;而国际资本主义势力必然要对它的掘墓者进行疯狂反扑。西方反动势力在对社会主义国家武装侵略屡遭失败后,变“硬对抗”为“软进攻”,越来越把以输出政治模式和价值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和平演变”作为对付社会主义的主要战略,意识形态领域成了双方“思想战争”的“主战场”。在我国,虽然泛滥一时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酿成的北京反革  相似文献   

11.
一八十年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社会主义国家暂时困难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机会,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进行全面渗透,加紧实施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的战略,并且已在东欧、苏联各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得手。就经济渗透而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用的主要是两种手段:一是“经济制裁”,二是“经济诱惑”,其中以“经济制裁”手段为主。“经济制裁”手段主要包括:中止已经签订的经济贸易合同,取消贸易最惠  相似文献   

12.
当前全国开展的社会主义理论学习,说到底就是一场以突出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因为近几年来,在国际上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反共反社会主义势力加紧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使国际共运出现了较大的曲折;在国内由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严重的人集中攻击社会主义,鼓吹社会主义“早产论”,“趋同论”,“失败论”,导致了1989年春夏之交的那场政治风波,再加上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困难。这些就不可避免地在人民中引起了一些困惑和疑虑,这些困惑和疑虑,集中到一点,就是社会主义还灵不灵,即对社会主义信  相似文献   

13.
反“和平演变”是新形势下党所面临的一个十分严峻的考验。要经得起这个考验,必须把党建设好。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基础,必须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反对“和平演变”的坚强战斗堡垒。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渗透、颠覆与“和平演变”的图谋由来已久。近年来,他们依仗在经济和科学技术方面的优势,利用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的暂时经济困难和进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国际风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为与中共通力合作的参政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负有更加重要的责任。当前的国际形势已呈现出,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科技进步飞速发展,多元化相互激荡,综合国力竞争也日趋激烈。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横行,天下并不太平。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社会进步与存在着的各种困难和风险,已悄然形成并存的局面。苏联解体后,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已经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战略的重点。其根本目的就是分裂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使我国重新陷入四分五裂状态,最终沦为西方附庸。从国…  相似文献   

15.
美国制定歹毒的对付中国的《十条诫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90年代初苏联和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解体以后,美国政府用于对付中国的“和平演变”战略更加“完善”了,加紧对中国展开旨在促使中国也像苏联解体那样的一场意识形态战争。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其极为机密的“行事手册”中,关于对付中国的内容最初撰写于1951年,以后曾经修改多次,至今共成十项,内部代号称为:《十条诫令》。读读这个“诫令”,我们会看到美国对中国“西化”、“分化”、“弱化”的计谋该是多么歹毒!联系目前我们国内的实际情况,该是多么触目惊心!这个《十条诫令》的险恶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已成为时代潮流,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融入全球化之中,但全球化对社会主义来讲是一柄“双刃剑”,对社会主义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积极影响有三点:一是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二走为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三是为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奠定了基础。消极影响有四点:一是西方对苏联、东欧的“和平演变”阴谋得逞;二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资本主义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无硝烟战争”;三是社会主义国家在融入全球化进程中,其经济主权是经济安全受到挑战;四是经济全球化必然对社会主义国家在文化方面,思想建设方面带来很大冲击。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人权问题愈来愈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斗争的焦点。美国等西方国家以人权作为推行强权政治、霸权主义与“和平演变”的突破口,对发展中国家展开“人权外交”。正是在与西方国家“人权外交”的斗争中,邓小平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人权思想。邓小平人权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他不仅针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人权外交”的攻势,严正阐明了我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同时还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保障、实现人权这一科学的正确的道路。一、针对西方国家“人权无国界…  相似文献   

18.
和平演变是当前国际反动势力颠覆和瓦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战略。尼克松曾毫不掩饰地说:“我们只有鼓励苏联集团的和平演变才能真正降低苏美矛盾中的紧张关系。只有那时才有可能实现现实的和平。”(《1999年:不战而胜》第46页,以下所引只注页码)面对西方有计划、有组织的和平演变攻势,我们不仅要提高警惕,更重要的是了解和平演变战略的内容。在这方面,读一读尼克松的《1999年:不战而胜》是大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西方国家对我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特点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形态是西方国家对我实行“和平演变”战略的主要内容和手段。冷战以后,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更加复杂和尖锐的斗争。必须清醒认识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的实质、特点和规律,高度警惕和防范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图谋。  相似文献   

20.
战后 ,社会主义在与资本主义的长期共存和激烈斗争的过程中 ,面临着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优势、稳定发展及其所实施的“和平演变”战略的严峻挑战。能否应对这三大挑战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 2 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和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