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更正     
《黄埔》2007,(5):64-64
6月28日,天津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和农工党天津市委会隆重举行“为在津黄埔抗战老兵捐赠药品”活动启动仪式,向黄埔抗战老兵表示亲切慰问和崇高敬意。  相似文献   

2.
顾少俊 《黄埔》2023,(5):47-50
<正>2023年5月23日早上,黄埔抗战老兵罗远耀的儿子与我通电话。当我问到他父亲的身体状况时,他说:“爸爸身体很好,还能看书看报。”我听了甚是欣慰。老兵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他们活着就是我们的财富。算起来,罗远耀今年101岁了,距离我采访他的日子也已过去近5年。  相似文献   

3.
《黄埔》2020,(1)
正2017年春,为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江苏省黄埔军校同学会采访慰问并拍摄了居住在南京的部分黄埔抗战老兵。我有幸认识了杨伯奇老人。杨伯奇生于1921年,湖北武汉人,黄埔17期生。见面时,老人操着浓烈武汉味的普通话,激动地握住省黄埔军校同学会赵锡南秘书长的手说:"我知道七七事变纪念日这一天之前,你们一定会来看我的……79年前弃笔从戎考  相似文献   

4.
《黄埔》2016,(1)
正桂林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黎克忠获得抗战老兵的纪念章后,心情激动,作诗一首,抒发情怀。  相似文献   

5.
本刊记者 《黄埔》2012,(3):38-39
早春三月一个阳光午后,黄埔后代单补生和《黄埔》杂志记者敲开了抗战老兵、黄埔十四期同学赵振英的家门。银发红颜的赵老热情招呼访客入座后,慢慢地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回到了那已远去的时空……  相似文献   

6.
顾少俊 《黄埔》2020,(3):60-62
2011年,在徐州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李春民老师的帮助下,我采访了黄埔抗战女兵田茂华。一田茂华1917年出生,由于是独生女,父母视她为心肝宝贝。初中毕业后,送她到教学质量较好的滕县上高中。1937年12月,日军占领济南、南京后,沿津浦线前进,企图南北夹击,进攻徐州,进而夺取郑州、武汉等地。蒋介石调集重兵准备在徐州一带与日军会战。  相似文献   

7.
<正>"我坐在阅兵乘车方阵的第二排,看着威武雄壮的部队里有装甲车、坦克等自主研发的装备,心里特别自豪,我们的祖国实力强大了!"99岁的抗战老兵熊寿明接受采访时说。七七事变发生时,20岁的熊寿明正在南宁读高中。他当即决定投笔从戎,报考黄埔军校,并成为黄埔六分校十四期交辎科的学员。  相似文献   

8.
各地飞鸿     
《黄埔》2011,(3):13+33+35+43+47
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暨上高会战胜利70周年,4月2日,由民革江西省委、中共宜春市委主办,江西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协办的"纪念上高会战胜利70周年暨公祭抗战忠烈典礼"在上高县抗日阵亡将士陵园隆重举行。图为抗日黄埔老兵秦然轩发言(赣埔)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夏天一个微风拂面的日子,在古城西安,我们收到了一件来自千里之外的珍贵礼物:云南黄埔抗战老兵卢彩文的书法作品。卢彩文的书画在滇中颇有名气,多次获奖。腾冲志愿者、抗日英烈寸性奇将军曾孙胡家兴,多年来一直关爱照顾卢彩文,两人已成忘年之交。当胡家兴向老兵转达了陕西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也就是我们——希望求其字画的讯息后,卢彩文  相似文献   

10.
《黄埔》2017,(4)
正我是2007年年底到芜湖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工作的,至今10年了。记得有一年在春节慰问黄埔老兵活动中发生了一件使我们至今难忘的事情。那是在2014年,我市健在的近20名黄埔老兵分别居住在市区内和下辖的四个县、乡、村里,每次看望慰问要安排至少3天以上时间。芜湖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安排元月6日至8日开展春节慰问黄埔老兵活动。市黄埔  相似文献   

11.
一、从军行壮怀激烈发冲霄长啸仰天斗志高投笔从戎抗日去男儿报国在今朝二、南京大屠杀剑影刀光战火烧生灵涂炭血腾潮南京屠戮三十万日寇罪行天不饶三、日寇投降血战八年岁月艰盼来胜利这一天狂欢共饮祝捷酒黄埔健儿意志坚四、纪念兴邦忠国为人先亲爱精诚代代传黄埔老兵逢盛世一堂欢聚笑声喧纪念抗战诗四首@廖有为  相似文献   

12.
刘勋 《黄埔》2006,(3):35-35
作为亲历抗战的老兵,回顾60多年前伞兵空降湖南衡阳洪罗庙作战的情景,特别忆及在这次战斗中,英勇牺牲的黄埔同学及战友,他们的英雄形象,常浮现在我面前,使我思绪万千,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3.
正上世纪90年代,我在朋友家中看到几本《黄埔》杂志,随手翻了一下,很快就对这本杂志产生了兴趣。《黄埔》杂志里的文章大多是亲历抗战的老兵们写的,文字朴实无华,内容真实感人。以后,我经常看《黄埔》杂志,看完后推荐给同事、同学。他们都认为这本杂志不错,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黄埔》杂志让我了解到,黄埔军校是  相似文献   

14.
为践行黄埔军校同学会“发扬黄埔精神,联络同学感情,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的宗旨,进一步调动广大黄埔同学的积极性,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奉献力量,四川省黄埔军校同学会撰写了“进一步发挥黄埔军校同学会在促进祖国统一工作中的特殊作用”的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提案稿。同时,为宏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还撰写了“建议在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褒扬抗战老兵,宏扬爱国主义”的提案稿。上述两提案由四川省黄埔后代、全国政协委员刘同心带到北京全国政协会议上。四川省黄埔同学会向全国政协会议呈送提案@川埔  相似文献   

15.
“我非常激动,真没想到还能和抗战老兵们聚在一起——有当年的共产党军队老兵,也有国民党军队老兵。”65年前在浙江金华与日军战斗中失去了左手的周良柏说。9月2日,84岁的周良柏应中共中央邀请作为现在台湾的国民党抗战将领和老兵之一,前来北京参加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16.
90岁的耿道庸老人现任重庆黄埔军校同学会北碚联络组组长。作为黄埔老兵,谦逊的耿老认为,他的抗战经历,比起为国捐躯的前辈和同学,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但却在记忆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因此也懂得了什么叫做"黄埔精神"。"这以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牢记这种精神,即爱国、革命、亲爱精诚、振兴中华。"  相似文献   

17.
郭文侠  左中仪 《黄埔》2020,(2):64-69
2018年10月14日上午,中国近现代史博物馆——南京"总统府"旧址迎来了一位四川省邛崃市94岁的老人,抗战老兵、黄埔21期生郭文侠。郭老70年前是南京宪兵独立营中尉排长,曾经在"总统府"担任警卫,此次受有关方面邀请,专程前来指认其当年工作过的场所等。笔者以四川省抗战历史文化研究会成员身份参加了此次活动,全程伴随郭文侠老人旧地重游。早在3年前,笔者在成都建川博物馆第一次见到郭老,听其讲述了曲折的人生经历。  相似文献   

18.
1950年3月26日晚,西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国民党陆军上将、黄埔1期毕业生胡宗南从西昌小庙飞机场乘飞机离开大陆去台湾。近70年后,胡宗南之子胡为真为了寻找父亲生前足迹,前来大陆寻访胡宗南曾经的驻防之地,先后走访了西安、延安、汉中、成都等地。我有幸参与了他在西昌的行程。为弘扬抗战精神,我曾先后采写过十多名抗战老兵的英雄事迹并得以见报。特别是经过10年努力,把1939年秋31集团军从抗战前线送来西昌的烈士眷属和伤残军人.  相似文献   

19.
2012年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87周年的日子。在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建的广州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举办了《血脉相连中华情——一个老兵的黄埔情结》展览。透过展览中的一幅幅老照片,我们看到了一位九旬黄埔老兵与他的夫人,多来年奔走于海峡两岸,为两岸的黄埔校友搭建沟通交流桥梁,密切两岸同胞联系,为两岸交流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  相似文献   

20.
何应明  禹云裘 《黄埔》2010,(4):26-27
采访湖南省桃江县武潭镇石桥村的黄埔十七期同学夏霖,是在偏僻山沟里他家的一栋三间泛黑的古朴木板房舍,然而室内却窗明几净,陈设简陋却井井有条,四周墙上贴满的壁纸让屋内显得亮堂。一如这半个多世纪前的旧式木质架构,房主人也是位饱经沧桑但心胸坦荡的黄埔老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