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陈康祺 《政府法制》2012,(30):45-45
清代人于成龙,在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和康熙帝赞誉,以“天下廉吏第一”蜚声朝野。  相似文献   

3.
为官五十余年,清风两袖;过手万千财物,一无所取。这是后人为赞颂唐代廉吏李勉而写的一副对联。李勉的祖父官封郑王,是唐高祖李渊的第13代子孙。唐肃宗、唐代宗年间,李勉官至宰相。当时,唐朝建立已过百年,宗室子弟大多骄奢淫逸,早已丧失了太宗时代勤政爱民之风。而李勉从入仕到老死,为官50余年,始终清廉正直,不贪不渎,关心民瘼。李勉年少之时,就以不爱财货著称。他曾客游梁、宋,与一诸姓书生同行。这书生染病将死,取出身边金银交给李勉,对他感激地说:“左右无人知,幸君为我葬,余则君自取。”为使他安心地闭上眼睛,李勉答应下来。到安葬之时,…  相似文献   

4.
崇拜林则徐     
提起中国历史上的禁毒英雄,禁毒史的学者会告诉我们,他们是洪秀全、林则徐、孙中山……为将毒品这个恶魔铲除,他们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赴汤蹈火。今天,30年无毒国的历史已成为令人怀念的旧事,我们面前展现的现实是涉毒犯罪日益猖獗,吸毒人数急剧增长。 于是,一批有识之士挺身而出,投身于禁毒肃毒的科研活动、或致力于帮助人们戒毒这项公益事业……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也是英雄。 从本期开始,我们陆续介绍一批致力于禁毒肃毒事业的人物。  相似文献   

5.
林则徐拒贿     
林则徐不仅是杰出的民族,也是有名的廉吏,他崇高的民族气节和一尘不染的清廉之风,被人们广为传颂。没收金鼠参赃官清嘉庆25年(1820年),林则徐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巡视江南各地。他到澎湖群岛寓所刚歇下,有个自称老农的人献上一盆玫瑰花,说还要请林大人换个大花盆栽花。林则徐心知有异,一脚踢翻花盆,盆里出现一个红布包。包里是一个足有半斤重的金老鼠和一纸信笺,笺上写着:“林大人亲收,张保敬献”。林则徐当场将张保行贿的金鼠没收,上缴国库。拒收烟具斥义律道光19年(1839年),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五月间,商…  相似文献   

6.
吴圣坚 《法制与经济》2009,(1):53-53,59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在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当中,我们不得不提清官廉史的故事。清官廉吏,百世流芳,这是不争的史实。然而,清官廉吏为什么能够流芳百世?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法律教育与中国近代法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中国近代法律变革的宏观背景 ,通过对中国近代法律教育的起步、成长过程 ,中国近代法律教育的内涵、基本特征以及在促进中国近代法学诞生与发展中的作用的论述 ,阐述了法律教育对于中国法律人才的养成、法学著作 (包括译著 )的出版 ,法学刊物的面世 ,近代各个法学学科的诞生的重要意义 ,并对改革中国现代法律教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虽然也有人很重视学校的教学管理之法,如在《学记》中就曾经对学校的教学程序、内容、原则、方法和学校管理提出过许多重要的见解,要求教师必须“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善教善喻。但在长期封建社会中却没有产生专门培养师资的师范教育。我国专门培养师资的师范教育,是到了近代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以后才出现的。当  相似文献   

9.
林则徐从政四十年的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思想非常丰富,其中最值得研究和学习的是他的爱国思想,对林则徐的爱国思想的评价要作历史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一钱太守 后汉刘宠为会稽太守,居官清廉,“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颇有政声。在离任时,山阴县有五、六位老人,以一百钱赠宠,宠一再婉言谢绝最后因盛情难却,“每人选一大钱受之”。故时人誉为“一钱太守”。 二不尚书 明朝范景文,万历进士,历任文选郎中、工部尚书,兼内阁大学士等要职。当时亲朋好友常常登门相求,均被范景文一一谢绝,并在门上贴出:“不受嘱、不受馈”六个大字的告示,以明心迹。  相似文献   

11.
清代中后期的爱国大臣林则徐,因坚决查禁鸦片毒品的壮举而名扬世界。联合国规定的国际禁毒日——6月26日,正是林则徐在广东虎门焚毁鸦片的纪念日。林则徐是一位禁毁毒品的先驱,同时又是一位清正廉明的官员,他在廉政方面也留下了不少佳话。林则徐初涉官场,曾担任负责监察地方官的江南道监察御史。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在黄河决口、洪水泛滥,治河工程却迟迟不能竣工的情况下,他前往河南仪封(今兰考)调查。发现是贩运筑堤砖石和秸料的商人与官吏串谋,乘黄河河工急需物资之机抬高价格,致使工地停工待料。他据此建议朝廷:立即查封官商勾结控制下…  相似文献   

12.
陈洪起 《政府法制》2013,(20):38-38
道光十八年(1838年)十一月十五日,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令其前往广东查禁鸦片。接到任命后,林则徐稍做准备,十一月二十三日即起程。林则徐深知当时钦差出行实际就是一次腐败之旅,为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使自己这次出行成为一次廉政之旅.以实际行动抵御当时的恶劣风气,刚刚行至京郊良乡时便发出《奉旨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传牌稿》。在传牌稿中首先说明:“照得本部堂奉旨驰驿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并无随带官员供事书吏,  相似文献   

13.
明朝皇帝朱元璋,为了巩固他的统治,他实行严惩贪官,奖励廉吏制度.他对大臣们宣布:“只要官吏贪污害民,一定严办,决不宽恕.如果贪脏枉法,好象闯进荆棘丛中,寸步难行;如果廉洁奉公,就如同走在平坦的大道上,从容自在.”  相似文献   

14.
孙红 《政府法制》2008,(18):41-41
姚步瀛是清朝同治年间湖南慈利的县官,他上任之初挥笔写下一副对联:“举动即愆尤,常恐己过不闻,获戾于朝廷百姓;官民多壅隔,安得下情上达,推恩如父子一家。”意思是说,县官的一举一动,都要考虑到是否有过失,我扭心听不到自己的过失。给朝廷给百姓带来罪过。官与民之间隔着障碍,关系很僵,怎么能把民间的情况如实向上反映,让朝廷推行恩德,官民亲如父子一家人呢?  相似文献   

15.
林则徐与国际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史上,林则徐是一个杰出的民族英雄。他最先从封建的闭关自守的昏睡状态中觉醒,以全新的态度睁眼看世界;以巨大的爱国热忱努力学习并介绍了“国际法”这门新学科;并以“国际法”作为锐利的外交武器,与外国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为中国近代外交史写下了光荣的一页。  相似文献   

16.
从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到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近代中国制定了多部宪法文件。我们考查其条文,发现其中杂糅了美、德、法等多国元素;制宪者在移植外国制度时,通过"独立的思考"与"理性的选择",甚至有所"创作"。这其中一大创作便是融会贯通各国宪制,对议会主权原则作出重大修正与改良。具体而言,在政体的选择与混合、制宪权的归属、宪法解释机关的变动三个宪法重大问题上,近代中国经过短短三十几年的摸索,居然与欧美"先进范式"相较毫不逊色、走到了比较宪法的前列。尽管在制宪事业上有所"创作",近代中国并没有将纸面的制度落实为宪法实践,但这并不能抹杀近代中国制宪者的智识贡献与宪制创作。  相似文献   

17.
Driven by the importation of western learning to China by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nd compilation and publication of legal and political serial books and magazines by students studying in Japan in the late Tsing Dynasty, modern Chinese legal periodicals appeared officially and developed vigorously. These legal periodicals facilitated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ideology and academy in terms of the purposes, editing mode, academic specifications, writing techniques and language styles of some typical periodicals. As the periodicals were widely spread and demonstrated throughout universities, legal communities and judicial and legislative authorities, more people acquired common background in such aspects as thoughts and writing techniques. As the adhesive of professional community of media and an important means of maintaining knowledge production, periodicals created some new authority of saying, based on which the tradition of modern Chinese legal system has been established. Translated from Falü Kexue 法律科学 (Law Science), 2003, (5): 25–31  相似文献   

18.
只饮江南一杯水;四海清官数伯行。这是后人为清代康煕年间清官张伯行而写的一副对联。张伯行历官20多年,以清正廉明名闻朝野,誉满江南。张伯行赴任江苏按察使时,按惯例,得向总督、巡抚馈送币礼,约合银子4000两。这是腐败积弊,被张伯行严加拒绝。他说:“我为官,誓不取民一钱,安能办此?!”他莅任后,扬州有6个秀才因为得罪了郡守,抚军为了逢迎上官,要褫去秀才们的衣巾,横加侮辱。张伯行为之据理力辩,秀才们才免遭劫难。这两件事,使他的“廉惠之声”深入民心。张伯行任福建巡抚,见衙署中帷幕都是锦绣,器皿都是金银制作,一问,才知这是由百姓摊钱…  相似文献   

19.
法学的中国化既不同于法学的近代化,也不同于法学的本土化,它是西方法学和中国法学的双向互动融合过程,强调中国法学对西方法学的审视,对本国国史民情的客观评价,促使中国法学的内生发展,形成具有本国自身特点的研究方法和视角.法学中国化本身就是对经历了100多年的法学建设的反思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寻求中国法学的真正品格.本组笔谈比较深入地梳理了中国近代以来基础法学和应用法学诸领域的中国化过程,并谨慎地认为,法学中国化的进程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0.
比较法在近代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勤华 《法学研究》2006,(6):125-137
比较法是近代西方法律文化的产物,自19世纪中期以来开始在中国传播。汉字的比较法(比较法学)一词是20世纪初年从日本传入中国的。一批著名的学者和论著对中国的比较法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由于受到国内立法政策和研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近代中国的比较法也具有自己的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