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湖北省大冶市纪委监察局对市人事局有关收费及财务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检查,查出该局自1995年以来,违反政策规定自购收费收据,乱收费金额160余万元,设“小金库”138万余元。同时还发现该局违反规定,从“小金库”资金中向本局职工发放补贴、津贴等30余种。1996年至1997年,全局干部职工平均每人得各类补助、津贴高达2万余元。经市纪委监察局研究,报市委常委批准,建议免除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的市人事局局长陈敦义的职务,并将这一问题通报全市。大冶市人事局设“小金库”被查处!湖监  相似文献   

2.
何为“小金库”?现在通常认为,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隐瞒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小金库”资金大多采取化公为私、公款私存、转移收入、截留利润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并以套取现金的办法用于不合理支出。“小金库”的问题由来以久。党中央、国务院曾三令五申不准私设“小金库”,有关部门多次进行过专项治理,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媒体曝光和目前查处的一些单位“小金库”看,私设“小金库”之风还远远没有刹住。应当引起特别关…  相似文献   

3.
李正巍 《政府法制》2010,(23):47-47
“小金库”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现象,早已成为一些企事业单位的常见病、多发病。“小金库”的存在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诱发和滋生了腐败现象,造成了国家财政收入和国有资产的流失,是妨碍经济健康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危害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毒瘤,必须坚决清理。本文从“小金库”的实质、成因、屡禁不止的原凶进行剖析探究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从办案实践中看,许多贪污、贿赂犯罪的发生,与 “小金库”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所谓的“小金库” 就是属性国有单位,违反财会管理制度,将一些资金不 入财会帐户,擅自私存滥用。使这笔资金失去有效控 制。近些年来,小金库的泛滥呈普遍性状态,值得研 究。 一、“小全库”的产生和蔓延不是偶然的,有其产生 和存在的客观条件 1、客观需要 实行市场经济以来,为了发展各自的经济,而要搞 活各种渠道,进百进行感情投资,贿赂有关人士,必用 一定资金,正式帐面不能支出核销,“小金库”应运而 生。虽为了抵制“小金库”的产生,以后…  相似文献   

5.
短讯集纳     
各地清理“小金库”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岳阳市清理“小金库”追回资金312万元去年下半年以来,湖南省岳阳市纪委监察局采取自查、重点检查等办法,对“小金库”进行了全面清理。全市自查单位2044个,自报自查“小金库”资金474.5万余元,已支出301.3万元,滚动金额173.2万元。其中,应上交财政的60.l万元,已全部入库。岳阳市纪委监察局还从有关单位抽调254人,分成69个检查组,对452个单位进行了重点检查,查出违纪金额339.8万元,已收缴财政180.5万元。通过清理“小金库”,追回流失资金312万元,并查处了一批严重违纪的党员干部。…  相似文献   

6.
前段时间,湖北省老河口市纪检监察机关与审计部门联合对全市票据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一次抽查审计,结果表明:因票据乱制、乱开、乱用的“三乱”现象而诱发的腐败问题相当严重,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票据“三乱”主要表现在: ──收费单位乱制票据。国家虽然三令五申所有收费必须使用统一票据,但仍有一些部门、单位无视规定,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了逃避监督达到偷漏各种税费的目的,乱制各种收费票据。票据乱制,诱发了部门或单位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和私设“小金库”等腐败问题的产生。 ──经营单位乱开票据。主要是…  相似文献   

7.
荆剑 《政府法制》2009,(18):4-5
2009年4月29日,中央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在北京召开全国“小金库”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进行动员部署。鼓励自查自纠、严惩顶风违纪和鼓励举报是这次“小金库”治理工作在政策上的三个突出特点。目前,财政部下发文件,决心用3年时间实现“小金库”“削藩”。所谓“小金库”,其实就是政府自由支配的“私房钱”,它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收益、彩票公益金、罚没收入、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以及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等。  相似文献   

8.
去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纪委监察局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对全旗120个行政事业单位(包括准科级单位)、苏木乡镇的预算外资金和“小金库”进行了全面清查,共检查出违反规定坐支预算外资金700.5万元、设“小金库”金额28.4万元。其做法是:一、针对实际,全面清理巴林右旗是以畜牧业为主体经济的牧业旗,1994年,全旗年财政收入仅为2880万元,收不抵支。在建设资金匮乏的情况下,还有相当一部分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未纳入统一管理,个别单位甚至将预算内资金转入预算外,流入“小金库”。不仅使有限的资金不能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法学》1991,(3)
在党中央的号令下,清理整治“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的工作正在全国深入进行。清理“三乱”之时,每每发现它与经济违法犯罪活动有着一定联系,特别是与“小金库”更是难解难分。“小金库”已经成为一种令人困惑、令人担忧的经济法律现象。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对“小金库”再也不能等闲视之了。笔者现将对“小金库”的初步分析赘述如下,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小金库”的产生及其特征“小金库”是一切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为规避财务监督,违反财经纪律,设立隐避的账外帐。它的产生和发展,是有其特定的原因的。七十年代以前,严格的财经管理和及时的法纪制裁,使得“小金库”现象难以形成气候。进入八十年代,改革开放,自主扩权,经济活动空前活跃繁  相似文献   

10.
1995年8月11日,许和平被市检察院刑事拘留。抓了许和平,开发区可炸了窝。有人说:“原来,开发区是常州的希望;现在,开发区是常州的失望。”还有人听信了传谣,准备集体到上级机关要“说法”。社会上也有人认为:“在开发区查案,舍吓跑外国人,气走‘上面人’,赶走主意人。”有的人为许和平辩护、喊冤:“许和平只不过在开发区设了小金库,你们就要查,今后谁还敢抓经济工作?”有的人发难:“你们是搞经济的还是搞政治的?是搞改革开放的,还是整人的?”有的人恐吓:“你们当心!这些人不是好意的。”面对这种局面,纪检监察…  相似文献   

11.
韩洁  罗沙 《中国监察》2009,(13):15-16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要求,积极采取措施治理“小金库”,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设立“小金库”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有的还相当严重,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经中央同意,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的意见》,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为便于社会各界了解和支持这项工作,中央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6月15日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12.
“小金库”是滋生腐败和不廉政行为的温床。在多年办案工作中,我们针对“小金库”资金的一些特点,总结探索了10种清理方法。1.银行账户关联法即对工作对象单位所开立的全部银行存款账户进行清查,对有关的银行存款对账单和收支传票进行核对,发现“小金库”行为在银行划转结算时留下的痕迹。如在银行账目中出现收付等额过账,而收付单位名称不一或收入以转账支票形式、支出是以现金提取的现象都可能形成“小金库”。2.往来账户核对法有些单位惯用往来账户过渡,以形成“小金库”。通常此种手法是把单位的正常收入先记入往来账户,虚…  相似文献   

13.
荣成市政府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对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票据使用等方面作了严格规定,要求强化帐户管理,每个收费单位只能在一家银行开设一个帐户,取消多头开户,防止公款私存和设立“小金库”。同时强化稽查管理,财政成立稽查机构,配备专职稽查员,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全方位监督检查。实行“凭票领证、总量控制、验旧换新、票款同行”的管理办法。荣成市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荣纪  相似文献   

14.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藏“私房钱”一说。时至今日,集体、单位也纷纷藏起“私房钱”来,君不见,大量的国家资金、集体收入通过各种隐形渠道悄悄地敛聚进了一座座“小金库”内。据某市审计机关最新的一份材料透露,不仅厂矿企业有,行政机关也有,有财政收入的单位有,无财政收入的单位同样有。某县14户国营企业竟无一不有“小金库”。人们不禁要问,那些“小金库”财源来自何处?又是怎样去支配这些“私房钱”的呢?笔者从大量查获的“小金库”资料中发现了他们的一些共同点。  收入来源──“假”、“截”、“瞒”、“钻”  翻开一摞摞…  相似文献   

15.
单位私设“小金库”是当前经济、法律生活中一个令人困惑、又令人担忧的社会现象.它涉及面广、危害性大,而又缺乏有效的对策,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思考。一、单位私设“小金库”的含义及其特征“小金库”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违反财经纪律,不在财会帐上列收列支而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单位私设“小金库”就是指单位将由国家和集体依财经制度所有或经营管理的资金,采取发票抽底、截留部份收入、直接收取现金不入帐等手段,使之脱离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各地采取各种措施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已经治理的问题在有些部门和地方又有所反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乱收费、乱罚款现象。在有些地方尽管制定了优化经济环境的有关规定,但少数部门在执行过程中仍然擅自制定收费项目、规定收费标准,以自己的好恶决定罚款金额。如某市有个职能部门在报纸上刊登了一份年检通告,却向每个被通告单位收取 100元的广告费。刊登通告本来是该职能部门的分内之事,以广告费的名义向被检单位收钱纯属乱收费。   二是罚款票据不规范,甚至不开收据。少数执法人员思想…  相似文献   

17.
物价“隐形腐败”行为的特点物价“隐形腐败”是物价管理部门的某些单位或个人利用职权,用隐蔽、变相或间接方式,以物价谋私,损害社会和群众利益的行为,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利用国家赋予的权力,在落实国家物价政策法规过程中,尤其是在依法行使物价审批权和监督管理权过程中,与有关收费部门和单位暗中勾结,谋取或分享不正当利益。物价“隐形腐败”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因为它躲在后台,不易被发现,所以,多年来因价格和收费问题遭谴责、被处罚的只是“前台”的具体收费部门和单位,而“后台”的审批单位、审批者却未被触…  相似文献   

18.
2002年,中航第二集团公司在全行业范围内开展了清理“小金库”效能监察。在集团公司党组和各级党政领导的支持下,经过扎实有效的宣传动员、自查自纠、整改抽查、总结验收4个阶段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统一思想2002年年初,纪检组、监察局制定下发了《中航第二集团公司开展清理“小金库”效能监察实施办法》,全面部署了清理“小金库”效能监察具体工作和要求,并成立了集团公司清理“小金库”效能监察领导小组。各企事业单位的党政领导对开展清理“小金库”效能监察工作十分重视,很多单位一把手亲自作动员…  相似文献   

19.
韩映新  刘兴成 《法人》2009,(10):32-34
“小金库”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小金库”问题是长期形成的一个顽疾,唯有依法治理,才能在根本上消除“小金库”现象。  相似文献   

20.
去年下半年以来,山东省沾化县治理企业“三乱”实行“三核一分离”办法,取得较好效果。到今年2月底,已取消收费项目85个、降低收费标准412个、减少收费1020万元。“三核”,即对各收费单位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总量进行核定。从去年7月1日起,对核定的收费单位实行向企业收费“三到场、一分离”的管理办法。“三到场”,即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进行较高数额收费时,收费单位、企业主管部门、监督管理部门的有关人员要同时到收费现场,收费单位才能开具票据。“一分离”,即票款分离,由收费单位开具票据,付款单位直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