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也许,这是时代的进步。近年来,政府官员因重、特大责任事故而公开道歉的新闻,表示自责和道歉,不时见诸报端。也许,这是因为进入了风险社会,官员们因为失职、失误而道歉的事情将会越来越多。某地官员因为自己决策导致了经济利益的损失,他道歉了;某某官员没能尽到行政责任,使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他道歉了;或者因为官员的失职而造成了重大的意外事故,他道歉了,甚至是因为官员没能很好履行职务,没能实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也主动道歉了……  相似文献   

2.
肖剑 《检察风云》2012,(18):30-32
韩国的“总统怪圈”再次“显灵”。 7月24日,总统李明博因胞兄李相得和“政治导师”崔时仲等人涉嫌受贿被捕,在面向全国的电视直播中公开向国民道歉。他面色凝重,态度恳切,说:“近来,在我的周围、我的家人中发生了一些不光彩的事情,让国民感到担忧了。”“当初我也想过,等待检方的调查结果出来之后道歉是否更为妥当,但还是觉得提前向国民坦率地透露我的心情,这是在现在的情况下我能做到的最基本的事情,所以,我在此向国民低头道歉。  相似文献   

3.
律师幽默     
诚实的证人(等10则)道歉法官问彼特;“您是不是在电话里骂了约翰先生了?”“是的,先生。”“您是愿意去道歉呢,还是去蹲一个月监狱?”“我计算去道歉”。“那好,去打电话道歉。”彼特打电话给约翰说道:“您是约翰吗?”“是的”。“我是彼特,今天早晨我们激烈争论时,我叫您见鬼去。”“是的”。“那您现在别去了。”价有所值旅客向一个廉价旅馆的服务员投诉:“你们的旅馆大差劲了,昨天晚上我居然看到两只老鼠在房间里打架!”服务员怒气冲冲地说:“我的老天,您付这么低廉的房钱,难道还想看斗牛不成!”搭配一个年轻人问书店…  相似文献   

4.
幽默大王     
道歉法官问杰克:“你是不是在电话里骂了亨利先生?”“是的,先生。”“你愿意道歉呢,还是愿意被罚款?”“我愿意道歉。”杰克打电话给亨利,说:“我是杰克,昨天我叫你见鬼去,你现在不要去了。”  相似文献   

5.
刘炜 《政府法制》2012,(6):12-14
出了错案,不仅法官,甚至法院,在评优评先和各项奖励时,将被“一票否决”。这或是司法系统对错案二字极为敏感,对道歉二字,能不提,尽量不提的原因。2001年,麻旦旦卖淫案被纠错后,索道歉而不得;2011年,河南省高院院长张立勇两度向错案当事人道歉。10年间,司法系统为错案道歉的波折与变迁,令人依稀看到了道歉勇气的增长。  相似文献   

6.
察己今 《江淮法治》2008,(14):24-24
近日,一份“2008年上半年广东省直属监狱单位招录人民警察笔试、面试总成绩排名”的名单在网上热传。这份名单中,不仅有所有考生的笔试、面试成绩,还附有哪些考生是谁的亲友,有谁打过招呼等信息。网友称此为“公务员考试有黑幕”的证明。随后,广东省监狱管理局向社会道歉。  相似文献   

7.
王成 《检察风云》2004,(15):56-57
提起“道歉公司”,就不得不提及王朔。他当年在电影《顽主》里就开了一家“三T”公司:替人解难,替人解闷,替人受过。本文主人公卢秀锦是鞍山市铁西区启明街道前进社区退休职工,在社区3000多名居民中有“调解高手”之称。卢秀锦是个爱管“闲事儿”的人,她也有一个类似“三T”的道歉公司,不过,她这公司是免费的。  相似文献   

8.
“今年各政府部门如果没有很好地履行自己的本职工作,得向全体市民道歉。”这是深圳市政府秘书长唐杰代表市政府向市人大所作的表示。同时,深圳市监察局明确要求:公务员一旦出现严重的行政不作为或失职渎职问题,要以登报发表声明等形式公开向公众道歉。  相似文献   

9.
张国立之子张默因涉毒被警方拘留13天后被放出。其间,张国立公开向公众道歉:“作为一个父亲,我对此感到深深地痛心和愧疚,我代表我自己和我的儿子对他的行为给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表示深深的歉意……我会和张默在未来的日子里一起弥补!”无独有偶,歌唱家李双江也因其子李天一打人而替儿子道歉。  相似文献   

10.
日本人道歉     
马挺 《政府法制》2010,(4):48-48
日本人兴道歉,而且说法很多——失礼;对不起;请原谅;添麻烦了;无言以对,面目全无;谢罪……最重的道歉就是趴在地上,意为“我都这样(求你了)”。光是用“谢”字的就有陈谢、深谢、万谢、恳谢、鸣谢、谢罪、深表谢意……  相似文献   

11.
方圆 《公民与法治》2011,(19):50-50
“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再次将“铁老大”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国人对“铁老大”质疑、批评之强烈前所未有。一票难求,站票、挤票与坐票同价.乘客晚点不退票、火车晚点只道歉……“铁老大”饱受诟病,其问题之多。也许几天几夜也说不完。  相似文献   

12.
宽容的力量     
佚名 《政府法制》2010,(12):53-53
宽容的确是一种美德。温暖的宽容也的确让人难忘。不妨让我们看两个例子。公共汽车上人多,一位女士无意间踩疼了一位男上的脚,便赶紧红着脸道歉:“对不起,踩着您了。”  相似文献   

13.
道歉  有个妇女提出要跟她的丈夫离婚,原因是她丈夫抛弃了她。这个妇女共生育了14个小孩,年龄分别是1—14岁。  法官问:“他是什么时候抛弃你的?”  “13年前。”  “如果他是13年前离开你的,那么这些孩子是谁的呢?”“他老是回来向我道歉呀。”不到一小时  贝克驾驶的摩托车被警察拦下。  警察:“我们这儿规定行车每小时不得超过50公里,你的车刚刚超过了这个速度。请留下你的姓名和地址。”  贝克看着警察,认真地说:“可是我刚开了一刻钟,还不到一小时呀!”不能怪我  法官怒斥被告:“自从我担任这个地方的法院法…  相似文献   

14.
《南方周末》近期刊发报道《官员道歉十年史》,细数这十年来中国官员在公共危机中的道歉历程。特别在2007“两会”上,两位高官让民众着实感动了一把:一是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因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而向百姓道歉。表示“愧对百姓”;另一件是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因为降低能耗未达标而向大会作了检讨。  相似文献   

15.
金婧  申锋 《法制与社会》2012,(2):249-250
官员道歉作为一种新的政治现象,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反映了官员和百姓间关系向着平等方向变化的新趋势.当前官员道教存在着制度化的困境,具体表现为:一是官员道歉法律效力等级低下,制度供给不足;二是道歉主体不明晰准确,存在“替代”道歉的异化想象;三是官员道教缺少外部监督.为了实现官员道歉制度化应该做到:提高官员道歉相关法律效力等级,增加制度供给;明确官员道歉主体;加强官员道教的外部约束.  相似文献   

16.
司法新动向:恢复性司法在上海悄然兴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恢复性司法”是近年来国际上一项新的刑事司法制度,指在案件处理过程中让犯罪人与被害人面对面接触,通过犯罪人的道歉、赔偿、社会服务等,使被害人因犯罪所造成的物质精神损失得到补偿,使被害人因犯罪影响的生活及时恢复常态,同时也使犯罪人通过积极负责任的行为重新融入社区  相似文献   

17.
芜湖市市民王芸领着儿子来到某电器商场购买空调。由于王芸14岁的儿子无故抚摸并拍打女服务员张妍,张妍找王芸理论,二人发生争吵。商场经理刘某以“顾客永远是对的”为由,强迫张妍接受王芸的辱骂,并逼迫张妍向王芸道歉。在张妍向王芸道歉时,王芸端起上帝的架子,当着其他顾客的面用极其刻薄的语言对其进行羞辱,  相似文献   

18.
大名鼎鼎的“打假英雄”王海最近在南京又遇到了麻烦。他状告小有名气的某法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庭庭长李春海侵犯名誉权一案,被南京市建邺区法院判决败诉。案件的起因是李春海接受南京《服务导报》记者采访时,称王海的打假行为是“知假购假,购假索赔”,“目的是赚钱开公司”,王海是“假冒消费者”,故不能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王海认为,李春海在没有任何证据与依据的情况下,擅自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宣称他是“假冒消费者”,严重诋毁了他的声誉,给其带来极大的心理痛苦,请求法院判令李春海在《服务导报》头版刊发道歉声明,为其…  相似文献   

19.
“去年承诺的几件实事,没能全部兑现,为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体市民和全体代表表示深深的歉意。”前段时期,在一些地方人代会中出现了“新鲜事”,群众和代表听到了领导的道歉声。初听到也颇感意外,但仔细琢磨琢磨,总觉得领导的道歉还应该有着下文。一个领导干部主动向群众和人大  相似文献   

20.
高之  明文 《法庭内外》2006,(9):25-28
6月5日22点8分49秒,小四终于又在他的博客现身了。再过不到两个小时,小四将迎来他23岁的生日。 在这个夜晚,谁知道填满小四梦境的究竟是生日蛋糕的香甜,还是呛人的硝烟?在仿佛一场战争的官司里,小四最终败下阵来,并在自己生日的前一天——也是法院判决执行期限的最后一天。如期交上21万元的赔款。 “我会执行法院判决所规定的赔偿和停止销售,那是出于我对法律的尊重。但我不会道歉!”小四在博客里写道,“金钱,名声,这些东西,真不是那么重要。我都可以给予,惟独道歉。哪怕只是简简单单一句话,也决不会迫于压力而放弃了自己的原则.放弃了曾经创作时的辛苦,放弃了所有依然喜欢着我的文字的人的希望。”尊重、道歉、名利、原则、希望,这些字眼第二天被几乎所有都市报和网站爆炒。噼噼啪啪作响。 小四叫郭敬明。1983年6月6日出生,被称为中国80后作家的代表。2002年和2003年获得第三.第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2003年入选年福布斯中国财富名人榜。成为年纪最小的进榜者。他拥有无数的粉丝。《梦里花落知多少》(以下简称“梦》)是郭敬明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但同时也给他引来一场官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