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性认识,就是回答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问题:一是理论层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二是在实践层面,包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指导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发展,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理论与实践的总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坚持并继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并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并继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2.
张艳涛 《桂海论丛》2009,25(3):12-15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便开始了中国化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分为政治层面的中国化和学术层面的中国化两方面.在当代中国,政治层面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学术层面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辅相成、相映成辉,共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相似文献   

3.
从近代中国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对中国文化的摧残引起了国人对中国文化的高度重视。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对中国文化的价值重估,达成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前提。随后,正确回答了作为“外来文化”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从文化的角度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一场关于“民族形式”的讨论又在客观上厘清了马克思主义如何实现中国化的问题。最后,在回答中国文化如何继续发展的问题中,形成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总体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伴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前进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模式,就是中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是中国应对全球化浪潮在社会制度不断创新基础上的转型经验、发展方式和战略对策的理论概括。探讨中国模式不能只讲经济成就,还要研究中国模式的制度价值。中国模式的经济成就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民主进程,中国模式的制度创新拓展了中国社会的民主基础,中国模式的发展理念创新了中国民主的核心价值,中国模式的持续发展开阔了民主制度的世界视野。  相似文献   

5.
张睿蕾 《前沿》2011,(19):50-53
近来国内外对中国模式讨论热烈,但如果离开中国模式的性质分析中国模式,就会误读和曲解中国模式。我们应该在确认中国模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基础上展开对中国模式的探讨,以规范中国模式的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6.
一个多月前,汶川震动中国;一个多月来,中国感动世界。气壮山河的生命大救援,迸发出世所罕见的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将这段日日夜夜标注成共和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新起点。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十大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振峰  杨茜 《前沿》2009,(5):35-38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发展实现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改变了中国现代史当代史,决定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总结并遵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从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8.
<正>如果在百度上输入翁文灏三个字,就可以看到这样的介绍:翁文灏(1889~1971)是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中国第一本《地质学讲义》的编写者、第一位撰写中国矿产志的中国学者、中国第一张着色全国地质图的编制者、中国第一位考查地震灾害并出版地震专著的学者、第一份《中国矿业纪要》的创办者之一、第一位代表中国出席国际地质会议的地质学者、第一位系统而科学地研究中国山脉的中国学者、第一位对中国煤炭按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类的学者、燕  相似文献   

9.
周前程 《桂海论丛》2011,27(4):26-3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地包含了何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与何为真正的中国问题这两大基本问题。目前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何为马克思主义的探讨,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对中国具体实际的研究。由于缺乏中国现实问题的支撑,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日益脱节。结果必然导致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在中国社会中面临着边缘化的现实困境。只有从中国的现实问题出发,立足于中国实际问题的解决,去研究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梦把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精神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正能量,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新空间.确立了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新导向.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理论。  相似文献   

11.
正20年前,当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时,对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什么是互联网,互联网对我们意味着什么,似乎少有人能说得清楚,即便是20年前用7天时间向世界发出中国的第一份电子邮件的"中国互联网之父"钱天白教授,也难以料想日后的中国会发展成为互联网大国。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述说着中国互联网20年的成就,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  相似文献   

12.
民营企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产物。30多年前,中国没有民营企业。而今天,中国民营企业占到中国经济总量的60%,创造80%的就业机会,是中国经济生活中一支积极的、富有生气的、创新能力很强的力量。2013年6月23日-27日,我陪同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代表团,先后访问了比利时和法国。这是我第3次陪同他们出国访问。访问时间虽短,日程安排得很紧凑,但印象颇深。世界对中国的重视程度在上升中国与世界交往越来越多,但总的看,世界对中国的了解还是很不够,对于中国民营企业的状况更不了解。过去3年来,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代表团3次出国访问,官方的接待规格越来越高。2011年访问美国时,美国商务部长会见了代表团。2012年访问英国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学术发展史中,海外的中华文明研究、中国研究是一门历史悠久、传承不断的学科。该学科的发展,对于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社会、中华文明具有重要作用。海外中国学、中国研究,既应研究中国历史、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和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还应研究现代中国,研究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与经验,研究中国道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角色与贡献,解码中国之治、回答世界之问。当前,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人们已经看到,中国之治为人类政治文明作出了新贡献。解码中国之治能够为世界中国学的研究注入思想和文化力量,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也能够为世界中国学的研究提供更多相互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乔新生 《人权》2011,(2):51-53
增加中国社会的透明度是中国人权外交的着力点,系统介绍中国的法律体系和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权外交的突破口,而积极发挥中国企业和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则可以扭转中国在人权外交方面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15.
陆璐 《时事报告》2013,(1):68-71
中国梦的核心要义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实现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深刻阐明了实现中国梦的正确方向。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走上了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的寻梦之旅  相似文献   

16.
中国模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青山 《求索》2011,(2):105-107
中国模式是指中国的成功模式。从实质上讲,中国模式就是中国道路的具体样式。模式是针对解决问题而言的,这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相通之处,构成了中国模式的出场语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昭示了中国模式的两个维度:革命与建设(包括改革)。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讲,中国模式真正的意蕴是"走自己的路"。只有在"走自己的路"中,才能彰显出中国模式之"中国特色",中国模式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在实践中的必然历史结论。  相似文献   

17.
林涛 《创造》2006,(8):58-64
品牌中国总评榜——中国改革开放25年(1980-2005)以来最隆重的品牌评选活动正式揭晓。在中国25大典范品牌企业、中国25大功勋品牌人物、中国25大典范品牌城市、中国25大标志品牌事件四个项目中,云南全省,仅红塔集团入选“中国25大典范品牌企业”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国当代实践,以中国特色的理论话语回答中国问题,是发展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说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一个学科。如何根据当代中国吸收资本元素的最新实践,从理论高度,用中国话语、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对与资本主义及共产主义关系、对中国新型现代化建设的探究,这是当代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说绕不开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可以说是当下中国很热门的一个话题,过去30年,城市化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的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8%提高到2009年的46%,这个过程是非常快的。今后,中国的城市化仍然将对中国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很多人把现在世界的发展归结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美国的高科技,一个就是中国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20.
陈秋兰  封贵敏 《人民论坛》2012,(23):184-18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拓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改革开放赋予马克思主义崭新的内涵,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不断前进,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