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根据对《论语》、《孟子》中相关思想的诠释,能够理解儒家的"行道"精神。通过孔子的身体力行,"行道"精神开始注入儒家的传统之中,孔子所说的"无可无不可"集中体现了这种"行道"的精神,孟子则直接继承了这一精神,并予以完善和发展。由于孔、孟二人的努力,"行道"精神最终发展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一面,从而在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中得以继承与发扬,而"行道"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及其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2.
82年前的"五四"运动,知识分子的批评精神和勇气令人敬佩,他们对于中国摆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建立新中国发挥了巨大作用;今天,我们纪念"五四"运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需要继承和发扬当年知识分子的批评精神和勇气.  相似文献   

3.
1979年的春天     
社会学提供了一种来自知识分子的声音,它融合了中国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传统和现代社会学的批判精神,因而能为社会发展和社会改革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4.
知识分子的两种特性——批判性和建设性始终保持着适当的张力,但其受到社会因素的深刻介入,存在着异化的危险;特别当知识世界受到金钱和权力的侵蚀时,知识分子要保持传统批判精神的气质就相当困难。知识分子面临着道德与利益的艰难抉择和激烈的思想斗争,这种抉择和斗争进而在中国引发了知识分子阶层的分化,对中国社会文化意识的变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论法人的精神损害赔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溯源中国的法人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可以用“一部法律、三个司法解释、两种观点”加以概括。本文以法人存在精神损害赔偿的理论依据、法律依据、实践需要三个方面,论证了法人精神损害赔偿存在的原因,同时对确定法人精神损害赔偿应遵循的原则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弘 《小康》2008,(2):86-87
钱理群是北京大学资深教授,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他对20世纪中国思想、文学和社会的研究,特别是对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历史与精神的考察,对20世纪经验的总结和反思,受到了海内外的高度重视。《我的精神自传》是他做知识分子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成果。他以自己为研究对象,对70年代末至今中国文化界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反思。他以鲁迅为自己的精神资源,持续进行着自己的社会批判,并表达着自己的现实关怀。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以来,知识分子那种“我曹不出,如苍生何”的导师般优越心态和英雄般殉道精神受到全面颠覆,他们渐渐地淡出公众的视界,似乎静默地消逝在大学之中。有意思的是,虽然他们身在大学,却心系社会,尤其在这个社会剧变的转型时期,所以,当代知识分子在被边缘化的同时,又存在一种重建知识分子权威的努力,这体现在批判精神的再度崛起之上。然而“事情发生了新的变化”,就在他们不能安然向学,“心有旁鹜”之时,日益精细的专业分工,市场社会里的实利的价值衡量标准和反权威的后现代倾向给知识分子的公共言说的资格和效力增添了新的障碍。一面是向…  相似文献   

8.
“专业人士”不算知识分子中国百年来的大转型中,有两个重大时期,知识分子真正起到了引路人的作用。一是清末,即延续两千多年的帝王制度走向绝路的时候,当时知识分子数量虽然不多,但起的作用非常大。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精神损害赔偿案件具体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和审判实践的结合上,论述了审理好此类案件的几个关键性环节。即一是要认定精神损害赔偿的主体;二是要明确精神损害赔偿适用的范围;三是认定精神损害赔偿的责任;四是实现精神损害赔偿的手段;五是要把好立案关、审判关和运用法律关,确保被侵害人精神损害索赔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正>要守住知识分子的尊严,我觉得你必须对这个国家和社会负有责任具有担当。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也意味着你也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知识分子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方式,当然应该用你们的所学,哺育人类哺育社会,为社会提供各种必要的具体的知识或者是精神文化产品。但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应该在社会狂热的时候,你们保持着清醒,在社会失败的时候,你们会给大家提出警醒。但我们不要以为一谈责任都是一件大事,不,很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俄罗斯作家帕斯捷尔纳克的作品在我国的接受曾出现过某种延宕,但是我国读书界一经直接阅读《日瓦戈医生》,便立即产生一种特殊的亲切感。作家以诗的语言对动荡的20世纪的叙说,对这一世纪中知识分子命运的出色艺术表现,使中国知识者读出了自己的精神传略;而帕斯捷尔纳克及其作品的份量和命运,也为中国知识分子提供了反思自身的契机。  相似文献   

12.
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重视党外知识分子的需要是我党统战工作的传统.在党外知识分子的需要结构和内容发生了深刻变化的新时期,认真研究并不断满足党外知识分子日益增长的物质、政治和精神需要,加强工作创新,是取得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实效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1945年台湾光复,许多知识分子从大陆渡海去台,在他们的努力下,五四新文化精神传统在海峡彼岸得到进一步传播、深化,并与台湾本土现实相结合,在光复初期以及此后的历史发展中都显现出其力量所在.这一群体的意义即由此彰显,并成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赵灵敏 《乡音》2012,(11):34-35
2004年9月,南方报业旗下《南方人物周刊》推出了"影响中国50位公共知识分子",称赞他们是"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是进言社会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是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这50人是否堪当此评姑且不论,但那个时候,确实是公共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2003年非典之后的信息公开,使得知识分子对"胡温...  相似文献   

15.
钱学森是享誉世界的杰出科学家,也是我国当代爱国知识分子的光辉典范。从已有的相关著作、文章、报道可见,近年来学界对钱学森的生平事迹、钱学森的科学成就与学术思想、"钱学森之问"、钱学森精神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形成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钱学森是享誉世界的杰出科学家,也是我国当代爱国知识分子的光辉典范。从已有的相关著作、文章、报道可见,近年来学界对钱学森的生平事迹、钱学森的科学成就与学术思想、“钱学森之问”、钱学森精神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形成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知识分子的内涵应考虑教育、职业以及精神特质等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在参考西方理论界关于知识分子界定的同时,应充分考虑中国的特殊国情。新时期知识分子队伍的数量规模不断扩大,身份隶属多样,社会流动加快,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知识分子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重要作用,他们是物质文明的推进者、民主法治的建设者、和谐文化的构建者和社会稳定的维护者。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民族的概念、民族精神的内涵以及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进行了阐释。提出培育民族精神一是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二是既要克服民族的精神痼疾又要防止西方的文化殖民,三是既要保持民族自尊自信精神又要预防狭隘的民族主义,四是要弘扬当今时代主旋律增添民族精神新血液。  相似文献   

19.
培养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迫切需要:一是新闻工作者自身发展的需要,二是满足受众求知欲、求真心理和惩恶扬善的需要,三是传媒提高竞争力的需要。当前新闻工作者职业精神缺失的现象比较突出,原因主要是:传媒经营方向的错位,媒体竞争还不够充分,某些新闻工作者本身素质较低。培养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应从四个方面入手:强化新闻职业道德教育,完善奖惩机制,严格自律,建立强有力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首次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一个富有时代性和创新性的重大论断,需要从伟大建党精神的定位、内涵特征和时代价值三个方面来进行深刻把握。从伟大建党精神的定位来看,伟大建党精神滥觞于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是党的精神谱系的逻辑起点和精神之源;从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特征来看,伟大建党精神同伟大民族精神具有内在耦合性,是对伟大民族精神的承续与发展;从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来看,伟大建党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本质和使命的精神概括,是对党百年发展历程的经验总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