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宋时期,中国成为东南亚诸国的交流中心,两地以朝贡及朝贡贸易为主要形式的交流日益频繁,市舶贸易也异常繁荣。两宋时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在我国的海外交通尤其是所谓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史占有重要地位。这一局面的形成与整个两宋的边境形势、与政府推行的对外发展战略、与航海条件的进步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潘勇勇 《前沿》2014,(13):220-221
朝贡贸易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特殊形式的商业贸易。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其研究颇多,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结合社会交换理论的相关原理,并以明朝与帖木儿王朝为例来分析明代的朝贡贸易,以期从深层次上来重新审视明代朝贡贸易的经济根源。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泰国的贸易及投资关系研究张荐华中国与泰国的贸易关系有着悠久的历史,有文字记载的中泰贸易关系可以追溯到公元一世纪。最初的贸易是以朝贡和恩赐的形式进行的,其后相当长的时期里,泰国的皇族垄断了泰方对中国的贸易,他们通过华人和穆斯林商人,将大米等东南亚...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争前,存在着一种近代意义上的非对称的"世界体系"。中英两国分别在不同的区域体系中控制着体系内部的平衡,但两国的对外战略构想不同,各自支配的体系的性质也不同。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审视,东亚的朝贡体系有其自然的渐进式变迁的逻辑和进程。进入近代,在组织严密、实力雄厚的西方商业资本的冲击下,朝贡贸易体系逐渐逊位,终以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为标志走向解体。作为世界历史进程的一个缩影,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解体无疑是劳动方式变革的结果。中国被迫开放贸易并按自由贸易帝国主义的原则开放通商口岸、租界和建立海关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了朝贡贸易体系的制度框架,为条约通商贸易体制的确立提供了条件。条约通商贸易体制在很大程度上侵害了中国的主权独立,使中国的商品市场被纳入由英国构建的西方世界经济体系。客观而言,这一体制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以口岸为中心的近代区域市场的发展和近代市场关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一、西方来的“朝贡国家”中外贸易在上千年中国同东亚文明圈各国“华夷秩序”的关系格局中,从来就不是单纯的经济往来。它是一种以政治上的尊卑隶属关系为外壳的特殊经济贸易制度——朝贡制度。在这个制度下,贸易的一方是对中华“倾慕向化”因而“奉表称臣纳贡”的属国;另一方则是“统驭四海”有义务对这类忠顺行为“施恩赏赐”的“天朝”。这实际上就  相似文献   

6.
李叶宏 《求索》2014,(1):159-163
贡赐贸易作为一种特殊的贸易,参与贸易的双方是不平等的。唐朝朝贡国家众多,但各国之间地位有别。从确定贡使等位、进行贡赐到宴会饮食、回程赐粮,处处皆有等级制度。唐朝贡赐贸易等级制度具有大国中心主义、自我认同、一准乎“礼”等特征。唐朝贡赐贸易等级制度根源于唐朝社会,是唐朝等级制度的扩展和延伸  相似文献   

7.
试论近代泰国未沦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综述了国内外东南亚史学家关于近代时期泰国未沦为殖民地主要原因的几种说法,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的中国,是帝国主义列强在亚洲争夺的最重要国家,帝国主义瓜分中国,转移了英、法对暹罗的侵略,是近代时期泰国未沦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泰国不同中国领土接壤的地理条件起到了延缓英、法对暹罗侵略时间的作用,成为泰国未沦为殖民地主要原因之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正>16世纪以后,中国逐步融入海洋贸易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但中国的海洋贸易时代并非被西方带入。中国海洋贸易时代始于何时并无直接的讨论,但相关研究有不同看法。滨下武志认为,15、16世纪,随着中国朝贡贸易和互市贸易发展而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经济圈。安东尼·瑞德把1405年郑和下西洋作为东南亚"贸易时代"的开始,意味着此举对中国海洋贸易有  相似文献   

9.
宋朝将朝贡体系分为羁縻各族、朝廷和藩镇关系的境外政权、宗藩体制下国家关系的境外诸国三个层次,朝贡诸国从各自视角,对宋朝的认识可分为与宋朝交往及在本国内基本遵守朝贡制度、与宋朝交往时形式上遵守朝贡制度而在国内自行一套、因地域辽远和文化差异而不理解及不遵守朝贡制度三种形态.但宋朝将辽金以外所有民族和国家与宋朝的关系都视为朝贡关系,使用同样的华夷君臣话语.这既是自称中华正统的宋朝用以证明自己对天下秩序的规定权及其对所有朝贡者的普遍适用性,又是与其国内政治话语相统一,在国内政治中证明宋朝皇帝的华夷共主身份.对多样形态使用通用话语,营造“四夷怀服”的朝贡秩序,看似虚幻,实则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33年暹罗强迫教育条例颁布,华侨教育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教育界会同各界人士进行了积极的反抗,但收效甚微.此次教育危机实质是暹罗政府与华侨同化与反同化斗争的总爆发.  相似文献   

11.
自17世纪开始,以商人为主的中国人移居暹罗者日渐增多。从吞武里王朝到曼谷王朝初期,暹罗华人社会出现了新的变化,潮州人成为暹罗华人社会的主角。20世纪初,随着暹罗社会新因素的出现,华社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此时,真正意义上的暹罗华人社会形成。  相似文献   

12.
泰国阿瑜陀耶王朝1350年建立,1767年灭亡,历时417年。这正是华人大量移民泰国并形成华人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由官方的朝贡贸易向私人大米贸易的转换,促进了中国明清政府的海禁开放和大量对外移民,是泰国得以形成华人社会的历史机遇;泰国地旷人稀,泰缅战争的破坏,急需大批人力,是泰国接纳移民的基础。身份自由的华人移民形成了泰国最早的商人阶层,催化了泰国封建领主经济内部商品经济的萌芽和发展。华人社会不仅对泰国经济做出很大贡献,同时也传播了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是我国的近邻,自古与我国关系密切。在明清时期东南亚与中国保持密切的朝贡关系。在东南亚诸国的朝贡使团中,活跃着一批华人通事。他们沟通中国与东南亚的联系,在中外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华人通事也做出了一些损害国际关系的事情,对中外关系的发展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一、茶马互市兴起的经济背景茶马互市,又称茶马贸易,是古代中央政府在其边境区域同周边少数民族实行以茶换马的贸易政策。从经济层面上来说,是一种买卖双方互为市场,开展商品交易的行为。其兴起的根本原因就是由于市场的发展。唐宋时期,中央封建政权与周边各民族频繁的贸易,完全是双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唐代,随着中央封建政权所辖区域的扩大,  相似文献   

15.
康瑞林 《人民论坛》2014,(3):250-252
从15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进入一个贸易飞速增长的时代,然而此时期英国经济的重要特征是很多重要城市特别是那些依靠贸易而繁荣的港口城市的普遍衰落,这与伦敦在此时期经济、贸易的急剧扩张有着很大关系.南安普顿作为中世纪时期三大港口城市之一与伦敦的贸易外港,伦敦对它的影响更为典型.伦敦的扩张是南安普顿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宋代,宋王朝对西南少数民族的朝贡开始在时间、人数、程序等方面作了一些限制,形成了一些初步的制度。在朝贡的时间上规定西南少数民族五年一贡;在朝贡的人数方面,对朝贡人数有了限制;在朝贡的程序方面,要求西南少数民族要首先提出申请,被批准之后才能向宋王朝进贡。此外,在朝贡过程中,还要求持驿券,才能被沿途接待。  相似文献   

17.
龙艳萍 《人民论坛》2010,(9):248-249
马六甲王朝兴起原因在学界有不同认识,有学者认为该王朝因获得明王朝保护,才得以抵制暹罗进攻,也有学者认为郑和下西洋也多次给马六甲王朝带去贸易机会,促使该王朝得到发展。通过钩沉史实,可以认定马六甲王朝的兴起更重要的是得益于马六甲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当时东南亚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18.
明太祖朱元璋基于"宗藩"地缘政治理念和明初的地缘政治形势,确立了明朝对外政策两大支柱——海禁政策和朝贡贸易。他的后世子孙根据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对涉外政策进行调整,这种调整反过来又影响到明朝的地缘政治形势,二者在东亚"宗藩"地缘政治格局内互动。  相似文献   

19.
明代云南土官朝贡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朝贡,乃中国古代社会中诸侯向天子、臣属向君主、附属国向宗主国等定期朝拜并贡献方物的一种形式,几千年中它沿而不变,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云南之地,自古民族众多,洪武中明军平定云南,各地少数民族首领纷纷纳土归附,不少被委以官职,准以世袭。大批土官被起用,成为云南境内维护明政权统治的重要支柱。土官对朝廷承担有若干义务,朝贡即为其中之一。明代云南土官的朝贡,在云南历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本文拟据有关史料,对云南土官朝贡的类型、朝贡者的身份和人数、朝贡的时间、朝贡的物品、朝廷赏赐,以及朝贡的作用和意义等等,作一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善本书通常指清代乾隆以前的刻本、稿本、抄本书。不少学者认为,乾隆以后直到现代,那些罕见的刻本、稿本、抄本以及红军、八路军、新四军时期的出版物,同样珍贵,应视为新善本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