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继东 《前沿》2009,(4):25-28
“实验逻辑”是我国现代时期由西方传入的一种逻辑理论和逻辑流派,曾经在我国逻辑科学理论传播和教学实践中产生过很大影响。但实验逻辑名为“逻辑”,实为哲学,其重思想实质轻思维形式的本质,使其最终在昙花一现之后彻底退出了中国逻辑科学研究与发展的历史舞台。探讨“实验逻辑”的基本观点和主要特征及其本质,对总结历史,指导现今的中国逻辑科学研究依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公安院校逻辑教学应当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以讲授传统逻辑为主,以讲授数理逻辑为次,要吸收现代逻辑的成果,弥补传统逻辑的不足。在公安专业逻辑教学中,可增加“预设”一章,同时要重视批判性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3.
曾祥云 《湖湘论坛》2011,24(2):59-62,68
中国逻辑史是中国固有逻辑理论发生发展的历史,它既包括中国固有逻辑理论在我国发生发展的历史,也包括中国固有逻辑理论在本土之外的传播与研究情况。西方逻辑和印度因明在我国的研究情况,既不是中国逻辑史考察研究的对象,更不能作为划分中国逻辑史历史分期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与统一战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统战意识,它既是统一战线的逻辑起点,又能对统一战线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统一战线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运用现代观念、现代方法和现代话语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重构,从而正确地把握继承、借鉴、吸纳与创新的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统一战线事业.  相似文献   

5.
公安逻辑教学必须摒弃"数理逻辑化的复杂性"等做法,为学生讲述易懂、易学、易用的逻辑知识.结合公安办案思维的特殊实践,突出重点,注重研究判断、推理在公安逻辑思维中的特殊表现,可以帮助培养学生建立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传播学发展的基本向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播学发展的基本向度表现为现代化与本土化交融的态势 ,现代化是本土的现代化 ,本土化是现代的本土化。传播学的现代化对于中国本土来说 ,首先要强调的还是传播观念的现代化。传播学的本土化首先当运用现代传播学的某些科学原理来解决中国传播存在的某些问题 ,但它最为重要的内涵 ,最为艰难的工作 ,还是把现代传播学的科学原理与中国优秀的思想文化传统、与中国的传播史及中国现实的传播实践结合起来 ,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理论体系。在中国传播学现代化与本土化的交融过程中 ,应特别关注几个基本问题 :一、主体性问题 ;二、传统和现代的关系问题 ;三、创造性转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公安逻辑教学必须摒弃“数理逻辑化的复杂性”等做法 ,为学生讲述易懂、易学、易用的逻辑知识。结合公安办案思维的特殊实践 ,突出重点 ,注重研究判断、推理在公安逻辑思维中的特殊表现 ,可以帮助培养学生建立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8.
张玲 《传承》2009,(12)
新理学是冯友兰所构建的形上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即西方现代哲学的逻辑分析方法和中国传统哲学的直觉方法的结合,是新理学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一次在方法论层面实现了中西文化的融合,开辟了中国哲学研究发展的新思路、新视角.  相似文献   

9.
现代西方科学哲学整体化趋势的方法论考察冯鹏志以逻辑实证主义为肇始的现代西方科学哲学本质上是对科学及其整体结构作方法论分析与把握,并对科学发展模式及规律性所进行的方法论反思与重建。在追随现代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科学哲学逐渐凝聚和确定了自己独有的传统和...  相似文献   

10.
中西传统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根本区别之一 ,就是中国文化重在悟性体验 ,个体差异大 ,传承不易 ,难以构成一以贯之的科学体系 ;西方文化则重在逻辑推演 ,据此积累知识 ,广为传播 ,而继往开来。借鉴历史的思维教训 ,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紧密结合 ,实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是追求真理的终极目标 ,也是中国文化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张明娜 《前沿》2012,(14):55-56
悖论在近几十年来已成为多学科所共同研究的课题,并且向不同的领域辐射.作为引发第三次数学危机的罗素悖论,在各类型悖论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首先从悖论的含义入手对罗素悖论的内容、产生原因以及解决方案即逻辑类型论进行了论述,分析了罗素悖论及其逻辑类型论在数理逻辑发展史上的贡献及缺陷,对罗素悖论进行深刻的哲学反思.由于逻辑类型论具有一定的缺陷,因此介绍了一种弗协调逻辑的站在超形式逻辑视角对待和解释悖论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民主建设是现代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的民主建设选择了符合自身成长的逻辑与次序,中国的民主建设先后采取了政治民主、社会民主、经济民主建设和发展的方式.从根本上讲,中国发展的内在逻辑决定了民主建设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古代中西方科技传统的比较,从中西方在科技传统的内在结构上的差异来分析李约瑟问题的根源。科技传统可划分为三个系统:科学精神传统、科技内容结构和作用机制。古代中国科学精神缺乏科学理性内核,缺少概念抽象,逻辑推理等,科技内容结构的特征是以实践和经验研究为主,而科学精神与科技内容相互作用,决定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研究方法以主体体悟式归纳总结为主,并以实用为原则,形成了以技术为主、理论薄弱和缺乏实验的特点,这决定了中国必然不能产生近代科学。从系统论的角度对李约瑟问题进行新的解读,以期对科学发展逻辑和规律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新文化运动由民主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决定了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比较新文化运动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及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表明新文化运动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关键时期,这是外在和内在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既有外来文化的传播,也有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值得重视的是,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如大同思想等,反映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1.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阐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体系和当代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范畴和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与中国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依据、本质特征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
库恩有关科学发展的理论分为五个阶段:前范式阶段;范式的出现;范式完全被接受为“常规科学”;式中出现反常、例外,研究兴趣的下降;范式的瓦解,向新的范式转向。当一个范式瓦解,新的范式又会开始同样的循环过程。借助库恩的科学的发展理论来理解跨文化传播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无疑是一种新的思路。跨文化传播学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兴起,到七八十年代的蓬勃发展,也经历了上述科学发展的前几个阶段。要使跨文化传播研究中的原则规律具有普遍性,从而达到成熟科学的第四阶段似乎目前还很难。当前在中国大陆逐渐发展起来的跨文化新闻传播正遵循跨文化传播学研究中的三种研究传统:民族志、民族中心主义和公平三种研究传统。但跨文化新闻传播要达到成熟科学的第三阶段还需要大量的实证研究作支撑。  相似文献   

17.
陈独秀不仅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教育家,他为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主张用民主和科学的精神改革中国传统教育,积极倡导并创建科学与民主的教育体系,从而推动了教育领域反对尊孔、复古的斗争.对中国今天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仍有巨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分析执政的基础、宗旨以及方式等问题入手,科学地回答了"凭什么执政"、"为什么执政"或"为谁执政"、"如何执政"等基本问题,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执政理念.马克思主义执政理念的中国化自然有着不同的发展逻辑:政治发展逻辑、经济发展逻辑和文化发展逻辑.其中实现由局部执政条件下的联合执政向全面执政条件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转变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执政理念中国化的基本政治逻辑;实现由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自由民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执政理念中国化的基本经济逻辑;实现由传统发展观主导下的执政理念向科学发展观引导下的执政理念的转变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执政理念中国化的基本文化逻辑.  相似文献   

19.
历史悠久的工艺美术蕴育了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通过简要回顾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揭示了我国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之间的辩证关系,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艺术设计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的今天,在发展现代艺术设计文化的同时,更加不能忽视对传统工艺美术的承继和保护。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按照逻辑起点、逻辑继承、逻辑结构、逻辑归宿的脉络呈现其逻辑理路的.新时代的世情国情党情以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继承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继承,对中国优秀文化的充分汲取,对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经验的传承总结,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脉相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结构是理论要素、理论主题和科学方法内在逻辑的统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人民谋进步、为世界各国谋和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归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