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映瑞 《党政论坛》2003,(10):35-37
温映瑞在“政府职能转变促进浦东新区的变化”一文中以大量事实说明,浦东新区着力推进建立“小政府、大社会”的政府职能架构,有力地促进了浦东新区的经济发展和各项改革事业的发展,为上海乃至全国各地的政府职能转变改革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加快农民向集镇和中心村集聚,是摆在新区各级干部面前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实现新区农民向集镇和中心村集聚,是推进跨世纪浦东开发,实现宏伟规划蓝图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新区农村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必然选择,更是加速新区农村城乡一体化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浦东新区农民向集镇和中心村集聚的可能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在党中央国务院拉开浦东开发序幕以后,新区农村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正在形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为新区农民向集镇和中心村集聚提供了可能性。据统计,到1996年初,浦东农村地区土地面积为454.11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3.
临近世纪之交,党和人民在注视着处于改革开放“龙头”和“标志”地位的浦东新区:用什么样的姿态跨入21世纪?新区的各级党组织也在思考谋划着一个重大的问题:在为实现跨世纪开发目标所做的诸项准备之中,何事为先?事业兴衰,关键在人,特别是带头人。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跌宕起伏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党的几代领导人乃至全党已达成的共识,也是浦东开发实践的现实答案。正是给予这样的认识,新区把造就跨世纪领导人才放在开发事业和党的建设的战略地位。浦东开发的宏伟事业迫切需要造成一大批跨世纪领导人才浦东开发对跨世纪领导人才…  相似文献   

4.
一、浦东新区政策的定位与导向浦东是中国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浦东的开发和开放,凝结着老一辈革命家对上海振兴的重托和期望,倾注着新一代中央领导人的深切关怀和支持,寄托着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追求. 浦东新区的政策定位,对于浦东的发展和上海的振兴极为有利.浦东新区政策归纳起来共二十四条,它不仅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十条政策、特区九条政策,还有浦东新区新有的五条政策.可以说中央给上海的政策是集各地城市改革优惠政策之大成,并另给了一些特殊的政策.浦东新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浦东新区人才政策和制度环境建设调查》(2006年8月,有效问卷1316份)问卷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全区人才开发现状的广泛实地调查,明确指出当前浦东新区在人才政策宣传、人才引进操作、人才培养渠道、人才中介服务和人才创新环境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根据近期浦东综合配套改革和区域“十一五”规划的目标要求,勾画出浦东新区未来人才开发的总体思路,最后提出了十项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本文是《浦东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与人事人才制度创新研究》课题研究的部分成果。  相似文献   

6.
1、把浦东开发纳入“再造几个香港”的战略浦东开发的定位问题,一直是开发者、建设者们极其关心的问题。浦东新区究竟“新”在哪里,浦东开发是中开发,还是大开发,象这一类涉及开发力度和决心的大问题,似乎尚不明朗。按照区域经济理论,任何一个区域经济圈的形成,必定有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作为发展极,通过其辐射、扩散功能来带动周边经济的衍生、繁荣。六十年代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经济的起飞,就有东京、大饭、汉城等国际化大城市作为发展极,通过大城市经济中心的形成,造成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这就是“晶核效应”。我们认为,九…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大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新飞跃".这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已从南部沿海地区向中国最富饶的长江流域地区推进. 浦东新区紧靠基础雄厚的上海老市区,背倚物阜人丰的长江三角洲,面对太平洋及东南亚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是一块在东南亚沿海很难找到的开发宝地.上海浦东开发作为长江流域辽阔地带改革开放的龙头,已经举世瞩目. 去年本刊在第一期上曾以《中国最大的跨世纪工程-上海浦东开发》为题,发表署名文章,对浦东开发的蓝图作了概略的介绍.时隔一年,浦东新区开发工程进展如何?在总体规划上有些什么发展?在实践上取得了哪些成就?在政策上又有哪些新招?新年伊始,本刊特发表皇甫东的文章再作介绍.  相似文献   

8.
监事会是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制度。浦东新区国资委自2005年起,向九大直属公司及其控股公司实行外派监事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探索具有浦东特色的国资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浦东新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加强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市政府《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13年-2015年行动计划》,现将相关经验总结如下: 一、浦东新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果 1.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一是调研先行.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浦东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将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列为浦东新区重点调研课题.  相似文献   

10.
浦东新区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实行特殊政策、先行改革的开发区,面积为522平方公里。浦东成陆不过700多年,设置川沙县才80多年,属于上海的一块‘“新大陆”。在浦东开发开放之前,熟悉浦东的人并不多,就连本市居民也很少到过这块大上海的“乡下”。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990年4月18日,李鹏同志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上海宣布开发开放浦东新区之后,浦东一夜之间成为中国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经过八年多的开发,如今浦东新区作为特定的区域概念而名扬四海。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历…  相似文献   

11.
浦东新区创新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事会是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制度。浦东新区国资委自2005年起,向九大直属公司及其控股公司实行外派监事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探索具有浦东特色的国资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2.
李乐 《党政论坛》2010,(3):21-23
开发开放20年来,浦东新区在行政体制改革方面一直坚持“小政府、大社会”理念,探索建立了初步具有“大部门制”特征的行政体制架构,为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但在探索实践中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认真总结和深入思考,以利于“大部门制”改革的积极推进。  相似文献   

13.
加大改革分量、加快改革步伐,就是要求各级领导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 加大改革分量、加快改革步伐的总体目标,是要加快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第二、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近期目标是要改革宏观调控体制,完善市场环境,促进国营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相似文献   

14.
改革和社会转型正对社会及个人产生着重大的影响,置身改革前沿的浦东新区青年对此有何评价?与这种评价相关的是何种心态?我们如何看待?可以采取什么对策?为此,我们于1994年下半年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844名浦东各界青年进行了调查,现根据分类分层比例统计和总量比例统计所得到的数据材料,将有关评价情况以及我们的看法大致归纳于下。 一、对社会风气评价的统计显示:浦东青年对社会风气的满意度高于全国、北京和上海,  相似文献   

15.
开发开放20年来,浦东新区在行政体制改革方面一直坚持"小政府、大社会"理念,探索建立了初步具有"大部门制"特征的行政体制架构,为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但在探索实践中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认真总结和深入思考,以利于"大部门制"改革的积极推进。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上海机构改革“排头兵”的浦东新区,在2014年1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浦东市场监督管理局,这个由原浦东新区的工商、质监、食药监三部门合并组成的副局级部门将构建起一个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监管体系.2014年10月20日起,原来由浦东新区物价检查所行使的价格监督检查职能被划入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14年1 1月16日,浦东新区进一步推进“三合一”改革,集专利、商标、版权行政管理和综合执法职能于一身的全国首家单独设立的知识产权局在浦东正式成立.至此,浦东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步伐加快,“三合一”改革正在作为改革经验开始在上海中心城区和各区县层面推广.  相似文献   

17.
《瞭望》1994,(15)
稳步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确定为我国当前农村卫生工作的重点。如何总结历史经验,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要求,加快农村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和发展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不久前,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会同卫生部、农业部等部委完成了有关加快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与建设的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18.
崔丽梅 《侨园》2004,(1):6-7
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这是继建设沿海经济特区战略、开发浦东新区战略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国家实施的又一重大区域经济政策。欲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必须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的新路子。而从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来看,以下几个问题必须得到解决:加快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19.
刘昊 《求知》2013,(9):53-55
一、天津滨海新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背景与总体环境 (一)开发背景。 1990年4月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1992年浦东新区正式成立并作为单独行政区划.2005年国家决定将浦东作为我国第一个综合改革示范区.虽然早在新中国解放时期上海就是全国的经济、金融中心,但是由于计划经济时期对金融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缺乏重视.  相似文献   

20.
浦东开发开放5周年:形象之外的收获本刊记者谢金虎,张持坚,林晨似乎谁也没有留意,浦东的开发开放已经走过了5个年头。5年前,浦东还是一派田园景象。如今,数以千亿计资金的投入,已使浦东初现都市形象。去年浦东新区完成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91.2亿元,出口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