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雄山 《求索》2005,(5):137-139
贾谊认为,世界是一个流变的过程,“我”为道所“化”,而且一直处于“化”中;“我”之为人、为物,“我”之富贵贫贱,全由“命”定。但是,“我”之为人、为物,“我”之富贵贫贱,并非道的有意所为,而完全是随意的、偶然的、无目的的结果。所以,贾谊主张超越物“我”生死,超越贫贱富贵祸福。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东城区在“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中,紧紧围绕唱响“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口号.以“奥运我参与、奥运我受益”为主题.实施了“道德风尚我传承”、“奥林匹克我参与”、“公共文明我示范”三大行动.策划推出了“奥运我参与.奥运我受益”——东城区市民文明风采大赛系列活动,体现了“注重思路策划、注重营造氛围、注重开展活动、注重宣传典型“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3.
1952年走上统战工作岗位时,同志们喊我“小王”,若干年后变为“老王”,再后来逐渐变成“王老”,直到退休。退休后我仍一直关注统战工作,部里的同志戏称我“元老”、“活字典”。我常去统战部,他们有事找我,我是  相似文献   

4.
上学时,我特别偏爱语文这门课,阅览室里的报刊书籍是我十分喜爱的良师益友。每当看到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小书法家”、“小作家”的墨迹”和“铅字”出现在报纸杂志上,我便也跃跃欲试地把自己的作品偷偷塞进邮局门前那方墨绿色的铁箱里。 边写边投,边投边盼,盼望着自己写的文字变成“铅字”、书法变成“油印墨迹”也出现在报纸杂志上。然而等啊盼啊,等到盼到的却是失望。 日月如梭,悠悠年轮。而今的我在省内外报纸杂志和展览会上发表文章和展出书法了。尽管微不足道,尽管是“豆腐块”、“火柴盒”,然而,我要说。我看重自己的“铅字”和“墨迹”!  相似文献   

5.
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 如果说苏格拉底时代不过是人类自我认识的萌芽,那末欧州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们喊出的“我是人.人所具有的我无不具有”的响亮口号,则无疑促进了人类自我意识的大觉醒.后来的哲学家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萨特的“自为的存在”、黑格尔的“自我与非我“、以及卢棱的“我独一无二,我知己知人.我天生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6.
我叫他哥     
对丈夫的称呼自然很多,什么“先生”、“老公”啦,“当家的”、“亲爱的”啦,“娃他爸”、“孩他爹”啦等等。而在我的眼里只有“哥”。 结婚这些年,我一直喊他“哥”。不熟悉的人,听了以为我们是兄妹;认识我们的人,开始总觉得“歌”或“鸽”是他的别名,不然,有几个妻子对丈夫喊哥喊得那么顺嘴的,张口闭口哥、哥、哥!明白后,新老朋友总不忘笑着问一句:“你为什么叫他哥呀?” 我喊他“哥”,不仅是因为他一米七六,我一米五八,以高低论大小。更重要的是他对我体贴、呵护、忍让,完完全全一个大哥哥的  相似文献   

7.
每天上班我要翻过两座“山”。这当然不是“王屋”、“太行”二“山”,其实是四环、三环两座“过街桥”,这只是我的一个戏称而已。这两座过街桥,既是我上班的必经之路,也是我与“城市环境”的联系桥梁。曾几何时,这两座桥的桥栏杆上、桥的地面上,以至桥柱上,琳琅满目地都被贴满  相似文献   

8.
妍莉 《民主与法制》2011,(21):60-60
一个夏日的清晨,我被一阵敲门声吵醒。披上外衣,我睡眼惺松地打开门,一位高大、英俊的美国警察站在我面前。“请问,YanLi小姐是否住在这里?”“是的,我就是。”“对不起,小姐,你被捕了。”什么?我被捕了?为什么我被捕了?“我是警官斯蒂文,”说着,他将带有警方标志的蓝色证章递到我面前,“请你马上随我到警察局。”  相似文献   

9.
一、“官”念作祟影响沟通。在企业领导班子中有些人“官”念比较重,总在名、位、权上绕圈子。有的班子成员觉得谁主动沟通,就显得“官”小了,或屈“驾”了。有的正职则认为,我是正职,“官”大一级,“权”大一等,我说了算,不需要与副职沟通。还有的认为,我们“官”一般大,你不主动与我沟通,我也就不与你沟通,较起了劲;还有党政正职相互比“权”大。认为我“权”大,我说了算,不愿意向对方沟通,等等,直接影响了班子成员之间的团结。  相似文献   

10.
为纪念迎世博400天的重要节点,静安区委组织部、区社会工作党工委在全区“两新”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及员工中开展“吹响先锋号,精彩迎世博”主题实践系列活动,进一步发挥“两新”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迎世博,我心我秀”、“迎世博,我形我秀”、“迎世博,我新我秀”、“迎世博,我型我秀”、“迎世博,我行我秀”等系列活动,搭建“两新”党组织和党员服务世博、发挥作用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
“我是受害者!”“我好无辜!”“我好柔弱!”“你们要救我!……”这是许多遭受职场性骚扰、性侵犯的女性气息微弱的呼声。  相似文献   

12.
在漫漫人生的征途中,人人都在寻找自己人生价值的方程解。有人把“我”代入方程,得出的根是“私”。他们心里想的是“我”,嘴里说的是“我”,办事为的还是“我”。他们以“我”为圆心,以“私”为  相似文献   

13.
“我”与“他”的用法是不同的 ,“我”不是用来指称我自己的 ,不具有指称的语法功能 ,在不同的情况下它有不同的用法。“我”的用法和“他”的用法是不同的 ,如果说 ,“他”可以用“张三”来代替的话 ,那么我绝对不是我自己的永恒的名字 ,始终有确定的所指的名称。唯我论的错误的语法根源是把“我”看作是始终指称我自己 ,特别是我的心理过程 ,或者心理实体。  相似文献   

14.
企业的精神文明,不外乎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我这里侧重谈一谈企业的思想道德建设。开展企业精神文明活动,要紧密结合企业实际,要有针对性、有实效性,要有的放矢。“的”就是职工群众,“矢”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良方”和“利箭”,使职工群众在活动中寓教于乐,能够对精神文明活动喜闻乐见、积极参与、形成自觉;而不是被动的、被迫的、走形式的应付门面的“让我做”,这样就没有生机、没有活力、收不到实效。只有启发和带动职工自愿的、自觉的、自发的去参予和发展精神文明活动,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我愿做”,才能使精神文明活…  相似文献   

15.
我爱黑涩会     
品子 《台声》2006,(9):75-76
台湾有很多综艺节目,我们非常熟悉并经常观看的有:李敖有话说、康熙来了、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娱乐百分百、全民大闷锅、完全娱乐等。但说起“我爱黑涩会”这个综艺节目,恐怕多数人还不甚熟悉。该节目自去年开播以来,在台湾很是红火,本文特简单介绍如下,有兴趣的读者可去观看。关于该综艺节目的名称“我爱黑涩会”,有两种说法,有的认为,“我爱黑涩会”的意思是我喜欢这个由黑人帅哥创立的年青、青涩的园地;有的认为,因为有黑人当家主持,所以有个“黑”字,涩,指的是青涩的7年级学生;“我爱”就是我喜欢的意思,“会”指的就是这个地方。第二种…  相似文献   

16.
《上海支部生活》2010,(12):28-28
“我是党员我付出”,“向我看齐跟我干”,世博前夕,一场党性修养大讨论将市委组织部机关党员的“世博先锋行动”推向了高潮。争当创先争优的“排头兵”、开拓创新的“先遣队”、务实勤勉的“实干派”,是他们积极奉献世博、凝聚力量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7.
2011年,邓飞告别记者生涯,投身公益,“发起人”这个被他自己形容为“酷”的新职业,也随着他运营的“免费早餐”公益计划,进人了公众的视野。如今,已经成为公益人的他,所做的工作远比“发起”要复杂得多、持久得多。他给自己的警示是“让自己的内心纯粹、诚实”……当“免费午餐”越做越大时我发现我回不去了2011年开始的“免费午餐”计划,是500名记者联合发起的,那次我第一次用了“发起人”三个字,当时给自己的定位是提出者、倡导者。发起“免费午餐”计划时,我没有做任何准备。当时我参加天涯社区年会,我被天涯网友评选为“年度记者”,而“中国最美支教教师”蔡加芹正好就坐在我身旁。她说她的学生没有午餐吃,她吃饭时无法面对他们渴望的眼神。  相似文献   

18.
休闲广场     
分门别类的垃圾桶 在台湾街头,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多彩多姿、风格各异的垃圾桶。台湾推广垃圾分类,很多垃圾桶上都注明了“资源”或“非资源”的不同投入口,人们在丢垃圾时,要根据垃圾的不同种类分别投入。有的垃圾箱分得更细,而且还有许多活泼的标语。如上图的一组垃圾桶,由四个垃圾箱组成,上面分别写着:“我爱吃塑料”、“我爱吃纸”、“我爱吃金属”、“我爱  相似文献   

19.
写下这个题目,心中不免惴惴不安。 眼下“下海”、“跳槽”、“办企”、“经商”,风靡中国大江南北。“下海、跳槽”等于“思想解放”,几乎世人“共识”;“办企、经商”则是视为“有志者”之时髦之举;而“嫁”给保安,便遭人白眼,被耻笑为“没有出息”。这似乎成了一些人的“谠论”。我,一个很微渺的保安队员却高呼“我只‘嫁’保安”。岂非逆潮流而动?! 只“嫁”保安,是因为我爱这一行。头顶国徽,维护治安,抵制犯罪。虽然“官”不入品,财难引人,且  相似文献   

20.
成守勇 《求索》2007,(6):130-132
《庄子》“吾丧我”之说一方面意味着“吾”“我”有别,另一方面也意味着需通过“丧我”才能臻于“吾”之生存。其内在思路表明:“吾”体道而行,与外在生存场域之间浑融无间,乃是庄子理想状态中人的生存状况;“我”是现实中机心造作的当下个人存在,与外在于己的生存场域难以浑冥同化。“吾”“我”之别的深层意蕴在于引发我们去思考生存场域与生存者之间如何才能达到一种良性互动、无对峙冲突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