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桂中山区是个神秘深藏的所在,也是一个养育色彩的摇篮。瑶族同胞世代在大山的环抱里依偎,也就从大自然的启迪中,领悟了色彩美的魅力,并因之有了独特的美学理念和审美情操。这是一个十分爱美的民族。然而,迫于重重大山的阻隔和游耕生活的困窘,审美理想多半只能体现在自我观照之中,于是顺理成章,也就创造了五彩斑斓的服饰文化,向青天,向大地,向自然万物顽强展示自己心目中的色彩和姿容。如同民族歌舞、民间传说和其他风情习俗一样,瑶族的服饰也在表达这个山地民族火一样的性格和激情。同时,它的每一种穿戴,每一份饰缀,乃至每一道花纹,每一片色…  相似文献   

2.
<正> 武汉的黄鹤楼、长沙的天心阁、广州的五羊唧穗、珠海的渔女擎珠……这次南行经过的每座大城市,几乎都有神话色彩浓郁的建筑和雕塑,作为该城的徽标。但深圳是个例外。要说它的城标,当仁不让便是市政府院内那座“开荒牛”铜雕,可它没一丁点儿神话色彩,现实得就如生活中常见的鼓筋暴腱埋头拉犁的牛。  相似文献   

3.
走进华堂古村,行走在沿街绕户的九曲水圳边幽长的卵石路上,徜徉在浓浓的古村文化的气息中,用目光梳理每一根雕梁、每一扇窗棂的木质纹理,就如走进一幅静美的历史画卷。它的传说,它的古建筑,它的文化积淀,都为这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题记.  相似文献   

4.
你知道什么是色彩吗?这个问题似乎提得很幼稚。睁开我们的双眼,色彩就在眼前,哪个景物上没有它的存在。有人曾经告诉我,色彩是与生俱来的,供人欣赏的。色彩这么容易得到,致使人们象对待空气那样,享受它又忽略它。也许是容易得到的东西不珍惜,但我想说,眼睛看到的色彩只是色彩家族中的一部分,要读任并认识所有色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准确地说,想要得到某些色彩是要付出代价的,色彩也不仅仅是供人欣赏的。小的时候,是母亲让我知道了眼前看到的景物是什么颜色。蓝色的天空、绿色的草地、七色的彩虹。甚至当我张开双手向母亲要那只…  相似文献   

5.
军歌嘹亮     
扈倩 《传承》2003,(4):41
八月,炽热的太阳如火如荼地炙烤着大地,空气中弥漫着小米粒似的桂花那甜甜的幽香。在这样充满灵动和改革的日子里,身边的每一种颜色似乎都会在眨眼间变来变去,或多或少让人有一种不确定的感慨。只有一种颜色是永远宁静和安详的,它默默地立在那里,无处不在,我们只在不经意间才会觉察到它的存在。现代社会变得太快,我们不断追求生命中不同的色彩,而它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绿色?对,就是绿色,这是一种神圣的颜色,它常常被人们忽略,却总在最关键的时候给人带来和平、宁静、安详、生机……如果说每一个月属于一种音乐…  相似文献   

6.
四色版纳     
西双版纳的美,早已被人们说千道万。此"美"不仅能予人以观感之悦,更能赠人以心境上的舒适,此美如同一幅印象派的彩色油画,第一眼看见它的绚丽,然后是梦幻,每一个层次上的颜色,都是有质地的,细细感觉,它会娓娓道出那些蕴藏在色彩里的气质真相。绿色之灵从昆明去往西双版纳的路程中,越过北回归线后高速公路两旁会看到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给这片  相似文献   

7.
新闻自由是新闻理论中政治色彩、阶级观点最突出、鲜明的问题之一,有人称之为敏感问题。新闻自由既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又是新闻体制中一种具有实质性内容的目标模式。而新闻体制是社会政治体制在新闻传播组织形式方面的具体表现,它和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法律观念和制度有密切关系。每一种社会政治制度下的新闻自由观,都表现为一定社会的个  相似文献   

8.
张鹏  杨滢 《警察技术》2005,(4):34-35
一、什么是ICC ICC是国际色彩组织(International Color Con—sortium)的简称,于1993年由ADOBE,AGFA,AP—PLE,KODAK等公司发起成立。ICC建立了ICC色彩特性文件(即ICC Profile)格式,目前该格式作为色彩输出设备的标准格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ICC 特性文件用于描述色彩输出设备的色彩特性,它主  相似文献   

9.
张睿 《前沿》2012,(19):188-190
色彩在广告表现中具有迅速诉诸感觉的作用,它与公众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密切相关,公众对广告的第一印象是通过色彩得到的.艳丽、典雅、灰暗等色彩感觉,影响着公众对广告内容的注意力.鲜艳、明快、和谐的色彩组合会对公众产生较大的吸引力,陈旧、破碎的用色会导致公众产生“这是旧广告”的想法,从而不被注意.色彩在平面广告中有特殊的诉求力,因此,从色彩的要素、心理和表现,去分析设计中的色彩要素与人的情感联系.  相似文献   

10.
对联与中州风景名胜王宏晓对联,作为一种我国特有的文学样式,千百花来,一直深受人们的育爱。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期,逐渐脱去原有的驱鬼迎神,消灾纳福的“桃符”色彩,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寄兴误情的工具,并逐步走出人家的庭院、门户.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及...  相似文献   

11.
王进 《今日民族》2013,(1):55-56
普洱用一个名字,一种文化,一种色彩,一个梦想,感动中国,也激励着每一位新农村建设者。  相似文献   

12.
在自然界众多的色彩中,我偏爱绿色。不仅仅因为它是世上万物生命的色彩,更重要的是出生在军人家庭的我,在部队家属院中长大,看惯了橄榄绿,听惯了操练声,伴着军号声晨起,学着军人雄赳赳的步伐前行。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7,(20)
正台北101大楼的夜灯,随着每一天,变化着红橙黄绿蓝靛紫,做为七天一期的固定色彩。颜色会唱歌吧,随心所感应到的哼着自选的曲目。而海浪该属于什么颜色?如果,海可以自己选色,会为自己选哪样的色彩?浪拍海岸又是属于哪样的心情与气魄?  相似文献   

14.
酒,是一种艺术佳作,以其水的外形、火的性格的独特魅力,渗透在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人类文化的每一个方面。同样人生也如酒,生活应该是学识、是气魄、是酒品、是素质,是生活困苦中的乐观,是惊涛骇浪中的坚强,是努力奋发中的进取,因而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如此丰富的色彩,如此无限的欢乐。  相似文献   

15.
漳州棉花画     
漳州棉花画,是我国一项年轻的独特工艺美术品。它是用脱脂棉花为主要原料,吸取了我国浮雕、彩塑、国画的传统艺术特点而自成一家。它色彩明朗,造型逼真,立体感强,并且携带方便;是厅堂客室的装饰佳  相似文献   

16.
仝金钟 《前沿》2010,(8):180-182
汉语词汇色彩意义是词义内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和发展变化有其自身的特点,并且与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社会因素紧密相连。它的产生和发展变化,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及词汇意义,使得词汇表意更加精妙、更加具有时代感,有助于人们更加缜密地表达情感倾向和更加准确地表述评判事物,影响和促进了词汇乃至语言的发展。同时,汉语词汇色彩意义的变化也是未来词汇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7.
百花园     
剪纸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我从小生长的东北地区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会用红纸剪成窗花,为节日增添喜庆的色彩。我是在3年前接触到剪纸艺术的,那是在辽阳博物馆参观了生肖剪纸展之后,便被这种传统艺术深深地打动了,萌生出了学习剪纸的想法。工作之余我参加了培训,经过两年的努力,我的作品也入选了辽阳市剪纸生肖展。剪纸让我的人生充满了色彩,也充满了鲜活的灵动力,我将尽我  相似文献   

18.
人们对色彩有着天然的敏感性,通过装饰色彩,可以恰当地渲染出意境与情调。色彩作为一种主要的视觉语言,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可以表现出人类的感情和意识,而它传达给人们的视觉感受又真挚地影响着艺术设计的功能性与装饰性。只有充分运用色彩语言来推动装饰设计艺术更快、更好地为人类的物质生活服务,才能不断地缔造“灵性空间”的主题。  相似文献   

19.
民族主义思潮是塑造国际关系和影响现代国家建构的一大主流思潮,它伴随着启蒙运动及法国大革命以来的思想发展而成长壮大。民族主义话语体系的形成最初主要发生在法、德的现代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它被赋予了两种显著不同的哲学色彩,分别是共和主义色彩以及历史主义色彩。前者以理性和人道为口号,建立在启蒙运动所树立的平等观念与个人权利的哲学基础之上,后者则建立在对理性主义反动的浪漫主义、历史主义哲学基础上。二者相互对立又相互塑造。这种糅杂的民族主义理论体系对后发国家,尤其是非西方国家,构成了学习的重要范例。它们不仅影响了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方向,由普世的统一世界观转向个体的特殊论,同时,其强大的动员力也影响了后发民族国家的建构,它内在的民主观念与国家主义的张力对一些国家的政治进程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过渡时期单位复合功能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几乎每一个已就业的人都会对他所在单位的功能有着深刻的感受与体验。因为一个人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乃至事业上的发展都与单位休戚相关。个人单位之间的关系既带有一种伦理色彩,又具有较强的组织特性和政治特色。换言之,单位不仅是提供就业的场所,而且也是个人安神立命的依托。所以,中国城市中的单位是一种典型的“混合型组织”,它承担着国家分解下来的某些公共功能,同时又作为一个扩大了的家庭(extendefamily),对单位内部所有成员甚至及其家庭的生活都要进行有始有终的安排。单位如同一个完整的社会,它的功能的实现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