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虚假失实报道既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又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杜绝虚假报道、维护新闻真实也一直在新闻界警钟长鸣。但时至今日,依然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受众面前的虚假失实报道,从某种程度上说,呈现出屡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的态势。近年来,随着以互联网  相似文献   

2.
什么女记者与“狼”共穴61天,什么警察鸣八枪镇住百人群殴,什么李雪健病逝,什么交通银行行长携款潜逃……所有这些都是凭空杜撰的虚假报道——虚假新闻多发区:文化娱乐报道、体育报道和经济报道有些文化娱乐报道,版面上多为明星大腕们的是是非非、绯闻隐私,今天爆料,明天辟谣,真假难辨。有的媒体体育报道的注意力不在运动场、训练场,而是盯着赛场外的边边角角,一会儿是“亮晶晶”的分分合合,一会儿又是施拉格是不折不扣的中国姑爷,一些记者成了西方的“狗仔队”。有的经济报道记者,不去采访相关当事人,也不了解事实真相,盲目引用、转载经济…  相似文献   

3.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客观事实,是新闻报道的第一要素;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可现在出现在媒体上的虚假报道真是到了不整治不行的地步。就在笔者提笔写作此文时,又传来一个令人遗憾的消息:说的是2010年12月13日,一支由  相似文献   

4.
作为条线记者,跑机关会议是常有的事,写会议报道也是必不可少的“规定动作”。会议作为一个权威的信息发布源,在发布官方信息的同时,其中往往蕴藏着许多读者关心的其它信息,这就向记者提出了一个课题,在完成好“规定动作”时,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敏锐的新闻敏感性去捕捉会议新闻背后的新闻,充分运用“自选动作”,挖掘更深层次的新闻线索,披露更有价值的新闻,从而更好地为服务读者。  相似文献   

5.
虚假新闻的存在已有时日,屡禁不止,而且近几年出现泛滥之势。现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它不仅仅表现在负面报道上,有的还是以“正面宣传”的面目出现的,如人物报道,任意拔高,无限“升华”,编造情节的“虚假典型”也时有发生。又如对一些地区或部门的工作成绩的报道,为了迎合个别领  相似文献   

6.
今后20年最重要的主流新闻,就是发展报道。做好发展报道需要上下贯通:把从时代、全局看的发展与受众切身感受到的发展有机结合;纵横兼顾:着眼于、服务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报道是中国新闻工作者能对新闻实践做出真正新贡献的一个领域,发展新闻学也是中国新闻学者能时新闻学研究做出真正新贡献的一个领域。  相似文献   

7.
王芳 《共产党人》2007,(23):42-43
作为深度报道的一种形式,新闻策划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我国兴起,它的产生改变了以往计划经济条件下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了报道质量,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实践证明,新闻策划越来越成为党报、党刊权威性和公信力的特征,同时也越来越成为党报党刊办出特色、吸引读者的重要手段,为党报党刊充分发挥舆论宣传主阵地和舆论引导职能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去年底以来,全国新闻战线大力开展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这次长达半年的专项教育活动,是一个维护新闻真实、杜绝虚假报道的具体行动,也是一次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集中学习,更是一个提高主流媒体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9.
如今,人们对各行业、各领域的打假呼声高涨,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传媒行业。对媒体来说肩负着打假的双重责任,社会层面,要积极主动担当打假先锋,披露假丑恶,捍卫真善美;自身层面,要想方设法杜绝虚假新闻、失实报道,确保新闻事实准确,维护媒体公信力。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推进新闻战线“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即日起向社会公布虚假报道举报电话:028.869680520社会各界如果发现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所属媒体刊载虚假报道,可以拨打这一举报电话,集团监察部门将对举报内容认真核查。经核实确为虚假报道的,将严肃查处,以确保新闻报道客观真实,切实维护媒体公信力和新闻工作者良好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11.
张莹 《共产党人》2012,(12):54-55
正新闻浮夸不同于纯粹的虚假新闻。它有新闻的真实性因素,但记者在报道时对新闻事实进行了夸大,即本来是五六分、七八分新闻事实,却被说成了十分,使报道的新闻性可读性增强了,更吸引受众眼球了,却如注水肉一般,品质下降了,受众反感了。新闻浮夸是弄虚作假在新闻报道中的一种表现。目前,一些记者和媒体制造虚假新闻的问题已引起从中央到各新闻单  相似文献   

12.
论新闻发言人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发言人制度在我国还是个新生事物。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似乎只有外交部和政府的其他个别部门才设有专门从事新闻发布的专职人员。作为一种制度的普遍建立和推行,还是最近几年来的事。特别是2003年上半年“非典”以来,党和国家采取了疫情信息公开透明,信息渠道保持畅通的开明之举,不仅有效地制止由于一度信息缺失所造  相似文献   

13.
王雪梅  刘志筠 《奋斗》2005,(5):54-54
现实生活中,一些新闻事件的发生往往有着各种各样复杂的背景。尤其是灾难的发生也常常暴露出一些平时不被入注意的问题。如果新闻报道止步于受灾现场情景的简单记述和对死难者家属悲痛欲绝画面的捕捉。那么就很难满足读者的需要。因为人们不但要了解发生了什么,更想知道灾难因何而发生?今后如何避免悲剧的重演?这就需要媒体能及时做出调整。从最初的消息报道转向深入报道,  相似文献   

14.
虚假新闻作为传媒界的顽疾,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2010年,中宣部等部门在部署新闻界三项学习实践教育活动时,再次强调了对虚假新闻报道的治理,决定在2010年11月至2011年4月在全国新闻单位开展  相似文献   

15.
一、在信息化时代,记者不可能也不需要有闻必录,新闻事实的选择要注重典型性与非典型性的区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让我们每天甚至每时每刻都处在大量的信息包围之中。它们通过各种传播渠道纷至沓来,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我们的受众面临着选择,作为新闻记者的我们也同样面临着选择。因为新闻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一次次选择。“选择贯穿于新闻产品采集、写作、播发的全过程。新闻线索、采访对象、新闻事实、报道角度、新闻主题、报道形式乃至稿件的播发时机和版面等。由此可见,选择是新闻记者的水平、本领、发现力和新闻敏感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对“民生新闻”的粗浅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新闻,作为当前媒体新闻的一大热门品种,正被各家媒体主打着高举着,都市报民生新闻的肇始者大概当属深圳报业集团的子报《晶报》,他们在2001年创刊不久就打出了“以民生新闻为特色”的宣传口号,之后,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也靠打“民生”牌受到广大市民的追捧。2005年开始,《江阴日报》也开设了“民生新闻”版面,每周三版。半年过去了,作为一名民生新闻的采写者,对于什么是民生新闻、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有什么不同等问题谈些自己的粗浅认识。一、什么是民生新闻?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平民视角和人文…  相似文献   

17.
话题新闻,是编者设置特定话题,广泛吸引读者各抒己见的新型新闻形式,它一改编者居高临下的“一言堂”为编读之间和读者之间平等对话的“群言堂”,适用现代读者既看新闻又评新闻的心理需求,在增强党报的贴近性、可读性,加强党报的舆论引导工作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精确新闻的发展与国内现状1824年,《宾夕法尼亚人报》的记者在总统选举前进行了“假投票”方式的民意调查,并于7月24日刊登了结果,这次报道开启了精确新闻报道的序幕。1932年,盖洛普运用他的博士论文中所发展出的一种科学抽样方法,为米勒夫人竞选爱俄华州的州务卿进行了一次民意调查,正确地预测了结果。上世纪70年  相似文献   

19.
当今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作为新闻工作者不能再停留在抢得新鲜的第一手资料,更需要多角度去分解新闻由头,找出最能引起读者兴趣的新闻点,做出独家报道,还要兼顾良好的社会效果与舆论反应,因此,"冷思考"方式在当今新闻工作中的作用,越来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业界对深度报道的定义仍然众说纷纭。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更乐意接受有关深度报道的更直观、更感性的定义表述。这种报道形式的最大特征,就是深度,就是所报道新闻事实蕴含的思想性。这显然不同于一般数学概念,不可能有一个明确刻度来区分什么是深度报道而什么不是。因此,我以为一篇新闻报道是否具有深度,其的决定性因素就是记者思想认识的高度,换言之,报道的深度源自思想认识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