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来我在几次有关两岸关系研讨会上的发言,都提到一个论点:促进及加强两岸经贸"未必等于或有助于"促进及加速两岸统一.不少人问及,其中的逻辑是什么?本文愿意就此作一些说明.  相似文献   

2.
近来我在几次有关两岸关系研讨会上的发言,都提到一个论点:促进及加强两岸经贸“未必等于或有助于”促进及加速两岸统一。不少人问及,其中的逻辑是什么?本文愿意就此作一些说明。  相似文献   

3.
发展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之所在。二十多年来,在市场力量推动下,经过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已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两岸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不仅促进了两岸经济的共同繁荣与发展,成为联结两岸民众新的重要纽带与载体,而且增进了两岸民众的共同利益,成为两岸关系中最积极和最活跃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台商来大陆投资,有利于得到更好的回报,有利于发展两岸经贸合作,有利于推动台湾和大陆经济共同发展。只要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只要是对促进两岸交流有利的事,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做,并且一定努力做好。我们欢迎更多的台胞来大陆发展,通过开展合作,造福两岸同胞。大陆有关方面一定会竭诚为台胞们提供帮助和服务。实现两岸直接“三通”,有利于密切两岸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更是广大台湾工商业界朋友的强烈愿望。希望两岸民间行业组织尽快商谈、早日办成这件两岸同胞共同期盼的好事。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即将来临,…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1,(6):63-63
中华两岸文经观光协会于2002年1月在台湾成立,是一个民间社团法人组织,由台湾各地的中小企业及文化、法律、学术等专业领域人士组成。协会自成立以来,致力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密集主办、协办或参与各项两岸经贸、文化及观光交流活动,以推动两岸交流、促进相互了解。  相似文献   

6.
肖军 《台声》2009,(8):29-30
当前,祖国大陆网民人数已达3.16亿,而台湾上网人数业已突破1580万。如何促进两岸互联网行业交流与台作,并借助互联网更好地促进两岸经济发展,已成为两岸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7月7且,首届两岸互联网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两岸的300余位互联网业者,企业代表,行业专家,“坐而论道”,通过审视梳理两岸互联网的过去与当下,共同探讨两岸网络营销模式、电子商务、网络游戏、两岸网络媒体合作模式。2009年盛夏,两岸互联网产业的深层台作,正在悄然酝酿。  相似文献   

7.
《时事资料手册》2009,(1):87-88
2008年12月20日。21日.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上海举行。本届论坛以扩大和深化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为主题,与会人士围绕拓展两岸金融及服务业合作、促进两岸双向投资、构建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机制三项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研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贾庆林和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荣誉主席连战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国共两党有关方面负责人、台湾其他党派负责人、两岸经济界及各界人士、专家学者等共400余人出席。  相似文献   

8.
《台声》1996,(10)
为了加速实现两岸直接“三通”,促进两岸经济的共同发展,国家交通部于1996年8月20日颁布了《台湾海峡两岸间航运管理办法》,次日,国家外经贸部颁布了《关于台湾海峡两岸间货物运输代理业管理办法》.这两个《办法》的颁布在海峡两岸引起了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9.
TRIPS对两岸商标法的影响及两岸合作保护商标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RIPS有许多超越了以往商标权国际公约内容的规定,该协议对促进包括海峡两岸在内的世界各国及地区加强对商标权的保护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助于缓解大陆与台湾商标法长期以来存在的差异与冲突,但却无法使两者间的差异和冲突在短期内完全消除,由此及其它各种原因而引发的商标权仍将困扰着两岸的经贸交往。两岸当局应加强商标权的合作保护,尽快恢复知识产权事务性会谈,促进资讯交流,并以平等、务实的态度来构建调整两岸知识产权的特别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建立更紧密的两岸经贸合作机制,一直是两岸工商界、学术界热议的话题。2005年4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会谈新闻公报中达成"促进恢复两岸协商后优先讨论两岸共同市场问题"的共识,两岸共同市场问题日益引起两岸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本期特编发相关文章,期许这种关注能逐渐转化为现实。所刊文章表达学者研究观点,不涉本刊立场。  相似文献   

11.
赵辉 《台声》2006,(11):19-22
两岸农业合作论坛10月20日于海南博鳌胜利闭幕,在论坛闭幕式上国共两党达成了7项共同建议,中共中央台办主任陈云林宣布了促进两岸农业交流的20项优惠措施,这些都无疑表示着两岸经贸交流尤其是农业交流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通过这次的两岸农业合作论坛,台湾的农业无疑找到了一个新的春天。  相似文献   

12.
9月16日结束的首届两岸民间菁英论坛,以促进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为主题,就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的前景与方向、两岸投资贸易正常化等展开研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提出了全面深化和扩大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的意见,其中提到,要着眼长远,构建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规范化、稳定化。而研讨会后形成的论坛共同建议,也将促进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列入其中。这表明,努力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已经成为海峡两岸同胞普遍关心的一个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两岸高等教育合作交流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两岸以高校开放招生作为推进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切入口,开创了两岸交流合作的新局面。两岸学生群体是推进两岸关系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直接影响两岸民众,尤其是台湾青少年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应突破当前两岸学生群体发展的种种限制,促进两岸学生的大交流大团结。  相似文献   

14.
《两岸关系》2021,(8):47-48
正7月8日,两岸现代农业合作高峰论坛在江苏淮安举行,两岸政、商、学界300余名代表出席开幕式,就有效推进"农林22条措施"等惠台政策落实、落细、落地,深化两岸农业交流合作,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主题鲜明嘉宾云集本次论坛由两岸企业家峰会主办,两岸企业家峰会及综合合作交流推进小组、中小企业合作及青年创业推进小组领导,国务院台办、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6个国家部委及江苏省、淮安市相关负责人,  相似文献   

15.
正两岸共同的春节文化习俗,反映出两岸同根同源的文化特质和文化内涵。在两岸进入新的历史时代下的今天,文化的交流最能够促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尊重、增进彼此的情感和理解,得到了两岸同胞越来越广泛的认同,也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新春之际,两岸以新年传统文化交流为依托,希望透过两岸春节各种民俗庙会,凝聚台湾与大陆人民的手足之情,宣传大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蓬勃的发展势头,提升大陆各地方文化对台湾民众的吸引力,促进大陆与台湾民众的心灵契合,推动两岸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16.
两岸要闻     
江泽民1997年12月31日发表新年讲话,他强调,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完成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任何企图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独立”的图谋,都注定要失败。希望台湾当局以民族大义为重,拿出诚意,采取实际的行动,推动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促进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的早日实现,并尽早回应我们发出的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两岸进行谈判的郑重呼吁。 江泽民希望台湾当局尽早回应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两岸进行谈判的郑重呼吁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外部及两岸社会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两岸经济关系已经步入新一轮转型升级期,迫切需要寻求新的增长空间,打造两岸经济关系的"升级版"。两岸加强服务业合作将开创两岸经济合作新模式,增强两岸经济合作动力,并带动两岸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带动两岸经济关系转型升级的最重要引擎。未来加强两岸服务业合作应充分吸收借鉴过去制造业合作的经验与不足,创新合作方式,更大程度地发挥服务业合作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两岸交流     
《台声》2006,(10):8-9
蒋孝严签售《蒋家门外的孩子》介绍认祖归宗过程;两岸女性苏州论创业;闽台经济合作促进委员会成立 连战先生题词祝贺;两岸大学生在陕西黄帝陵寻根 祭拜轩辕始祖;大陆简体字图书赴台参加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  相似文献   

19.
《两岸关系》2008,(9):F0002-F0002
九月。两岸交流迎来了金色的季节。在促进两岸交流大发展的氛围中,两岸各项交流活动让人们得以分享收获的喜悦  相似文献   

20.
4月底,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有关方面共同举办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就推动两岸直航、扩大两岸教育交流等议题达成多项共识,大陆方面宣布了一系列进一步促进两岸交流合作的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