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丽娟 《学理论》2009,(30):11-12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源头。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要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全球化、吸收资本主义的一切积极成果、坚持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原则、处理好社会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苏亚辉 《党政论坛》2011,(13):36-38
一、马克思市民社会的理论本质市民社会这一概念的使用并非马克思独创,早在马克思以前就有很多政治家和思想家使用。马克思批判继承了这一概念并赋予其新的内涵。这一概念的发生和发展可以从以下两个阶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一、马克思市民社会的理论本质市民社会这一概念的使用并非马克思独创,早在马克思以前就有很多政治家和思想家使用。马克思批判继承了这一概念并赋予其新的内涵。这一概念的发生和发展可以从以下两个阶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和具体道路的辩证关系,并对未来社会进行了原则性的构想。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和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及其运行,具有高度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西方的市民社会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首先是市民社会与野蛮社会的分离,其次是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最后是市民社会与经济社会的分离。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处于第二个阶段,他剖析了现代市民社会的产生和内在矛盾,揭示了市民社会的本质和发展方向。中国的“社会”正处于西方市民社会发展的第二阶段。而其历史背景却处于西方第二和第三阶段交错的现代性背景中。根据历史的经验与中国的现实,中国目前的社会建设首先要健全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其次要加强以改善民生为主的社会建设,培育公民社会;最后要促进社会与国家的良性互动,克服市民社会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云星 《学理论》2011,(7):84-85
马克思是在对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进行扬弃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市民社会思想,在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二元划分、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市民社会的本质上,马克思对黑格尔的理论都进行了批判和深化。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充分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运行特征,深入挖掘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内涵,提升它在中国现代化实践中的地位有着重要的价值。中国现代化的实践过程就是社会有机体不断分化与整合的过程,探讨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对社会主义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所有社会生活方面加以考察,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当作一个多层次的有机结构来把握。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不仅向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中国社会向现代化变迁的整体性视域,而且对成功推进中国现代化实践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晓兰  孟玲 《党政论坛》2014,(11):28-31
“市民社会是一个具有典型西方血统的范畴,中国历史上是否出现过市民社会,中国是否具备其发育的条件,这是在中国语境下讨论市民社会时无法绕开的一个重要议题。”持否定观点的有两类:一是主要以西方市民社会理论作为问题的评判标准来看中国的现实,认为由于空间和文化上的差异必然会导致中西方市民社会形态发展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理论,是通过追述历史、考察现实,并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中得出的。马克思在经历了《莱茵报》时期对现实社会状况的反思之后,退回书房对前资本主义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进行系统的考察,最后,通过对黑格尔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理论的批判,得出结论:不是国家制约和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制约和决定国家。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6,(2)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吸取西方市民社会理论,特别是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前提下,能够立足我国的传统与现实,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进行深入探究,分析市民社会与法治二者间的多方面、深层次的契合,从而利用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指导我国的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艺理论阐明了文艺事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文艺工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方向和使命,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方针和目标,指出了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健康发展的要求和措施。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艺理论,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质在于使中国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实现良性互动.和谐社会理论正是从社会主义与中国发展实现良性互动的视角,在推进我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在实现社会主义价值诉求"具体化"的进程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推动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程中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识.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出现具有必然性。首先,它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理论正在从初期注重经典原理向注重时代条件转移;其次,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并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改革中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齐抓、以法治国—以德治国互动两种模式的逻辑延续;最后,实现和谐社会要求在策略上形成济困—互助的社会制度,在战略上形成公平—平等的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条道路的特征是: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在总结传统社会主义包括苏联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其探索过程是一个不断认识与资本主义关系问题的过程,其最终目标是走向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的发明人,对此做了很多具体论述。但是,他没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明确定义,相反还强调,过去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的清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既不能照抄经典,也不能照搬别国模式,需要当代中国人在实践中探索解决。现今,重温邓小平论述的启发是: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以及与民主社会主义等各种关系中,充分认识其异同,才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给出比较恰当合理的定位,从而引导中国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的内涵、功能及建设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是对传统廉洁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具有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警示功能、监督功能和测评功能。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其基本路径就是自律与他律的结合,一方面通过自我学习,理解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的基本理念,内化为科学的价值判断,外化为自身规范的言行举止;另一方面建立融"教育、制度、监督、惩治"于一体的反腐倡廉体系,从外在环境与外在因素两个方面促进廉洁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于"历史日益转变为世界历史",各个民族和国家社会发展的总的导向,已经不能摆脱世界历史演变发展的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国内和国际双重意义,它不仅是扎根于中国国情的世纪性课题,也是一个符合世界历史演变发展规律的"世界历史性"命题。本文试图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发展中国家现代化、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人类文明进步的内在联系上,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8.
赵坤 《学理论》2013,(9):116-1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体系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和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集中体现。它在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等方面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19.
从传统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流变不是在一个封闭的体系中实现的,恰恰相反,它是在现当代全球化的世界图景这一宏大叙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从全球化的视角来看,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是一种社会主义全球化攻略,是在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挤压下被动回应的逻辑体现.与传统社会主义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危机和全球化的挑战中兴起的,是逐步地、自觉地、全面地、深入地参与全球化进程的社会主义.用全球化视角省察从传统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流变,我们得到深刻的启示:在全球化面前的得与失与社会主义的兴衰存亡紧密相关.重新把社会主义置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大潮之中,使社会主义真正成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是社会主义从传统形态走向当代形态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显著的人民性特征,主要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渊源的人民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成内容的人民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人民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