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王婷婷 《政法学刊》2013,30(1):68-73
当前,参与式预算已经作为一种公民直接参与预算决策过程以提高预算民主的一种重要方式而广泛运用于各国的预算管理实践中,然而,参与预算的实践和试点并未实质性地推动我国立法的改变,在我国的《预算法》及其《修正案》中未对公民在预算过程中的权利进行规定,政府占据了过宽的预算平台而忽视了公民参与预算的重要意义。因此,在借鉴国际参与式预算经验,总结我国实践的基础上,以我国《预算法》的修改为契机构建完善的参与式预算机制极为必要。  相似文献   

2.
蒋宪平 《中国监察》2010,(22):39-39
参与式预算,就是政府将拟实施的公共服务建设项目建设方案和预算草案向群众公布,由群众代表投票决定项目的取舍和优先次序,并全程参与监督预算实施的一种新型民主理财方式。2006年,江苏省无锡市在部分城区街道开展参与式预算改革试点。目前,无锡城区所有街道,下属的市(县)区各有一个乡镇,共计36个街道(乡镇)试行了这一民主理财方式,4年来,由群众参与决策的公共建设项目达122个。  相似文献   

3.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预决算审查室相关负责人带队,调研了温岭的"参与式预算"实践。事实上,温岭早在2005年,就开始在新河、泽国两镇开始率先"试水"公共预算变革,后来逐渐形成"参与式预算"。经过近八年多的成长与历练,温岭模式越来越成熟,不仅将预算恳谈从乡镇一级升格到市级,预算改革还有多方面的技术性革新。一方面,在镇层面,如今每个镇都建立预算审查监督参与库、专业库,参与库包括16个镇街总共有38763人,专业库2608人,主要由当地人大代表和村民  相似文献   

4.
浙江新河镇的参与式预算,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基层公共预算改革。它是应对预算民主中存在问题的症结而开展的机制创新。它将民主恳谈与人大制度有机结合,通过创设民主形式和民主程序,提高民主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加强政府、公民和人大的三方互动来审查监督政府的财政预算。新河镇的参与式预算是预算民主改革的典范,它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预算民主改革与发展有深远启示。  相似文献   

5.
从组织人大代表、公众代表参与乡镇“参与式预算”(也称预算民主恳谈,即在部门预算安排之前各方恳谈以调整、制定预算),到走向各部门,对公共预算进行细化监督。浙江省温岭市在预算监督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2010年,温岭市人大对建设规划、水利、交通三部门开展了“参与式预算”,其他教育、卫生等12个政府部门预算也接受了代表们的集中审议。参与式监督预算的效果如何,引起公众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参与式预算近三十年来在国内外很多地区得以实验。从流程设置、治理绩效等方面对之的研究已经很多。论文从公民权力的视角来定义参与,通过对云南盐津"群众参与预算改革"的实践观察,从改革层次、预算层级、预算范畴、参与结构、民主流程、代表产生、预算决策、过程控制、公民直接参与、参与流程等方面,对公民权力进行了分析,并与巴西模式和国内其他做法相比较,分析了盐津模式中公民权力的实现程度。论文认为盐津模式在国内相关创新中,体现了比较大的公民权力空间,但相比巴西模式其实现程度仍然较低。文章最后对盐津参与式预算模式的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2014年云南省盐津县在牛寨乡、庙坝镇、豆沙镇、中和镇四个乡镇进行了"群众参与预算"的改革和试点。作为参与主体,143名群众议事员通过直接推选和随机抽选两种方式产生,在参与式预算改革这个新的舞台上,依据制度设计的规则,在预算过程的各个环节实现介入式、全过程参与,真实演绎着群众议事员这一新的角色。在这一改革实践中,群众议事员不仅通过项目申请、项目评议和项目表决来分享政府在预算编制阶段的财政资金分配权,而且也通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直接参与和指挥监督,对地方基层治理能力的提高和民主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社会治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基层政府公共预算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问题,这取决于预算决策中的程序与社会对预算公正性的认同。论文从预算改革的民众参与的程序与社会认同度入手,通过比较分析云南省盐津县的"群众参与预算改革"与浙江省温岭市的"参与式预算"的实践,分析了民众参与公共预算的基本程序,预算决策过程中的参与技术,以及对预算合法性的认同过程。通过比较发现,经济发展差别比较大且地域跨度比较远的两种模式,在参与的程序上具有重要的相似性,即都保证了程序的公共参与度、过程的平等性和结果的合理性,同时,当地民众通过程序化的参与和理性化的相互质询,学会了相互妥协和相互支持,增加了对预算分配公正性的认同。论文认为,预算改革并不在于预算总量的增加幅度,而是预算的有限资源分配如何通过程序和技术供给,使得民众有机会参与到社会治理决策当中,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基层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9.
1999年中国将财政改革的重点转到支出管理方面。连同这一时期与政府预算制度相关的其他改革,即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等,一场全方位的实质性的构建政府预算制度的改革开始了。在中央政府和部分试点省市开展部门预算改革后的三年间,在积极借鉴前者所取得的经验基础上,全国大部分地方政府开始结合本地实际实施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0.
公共预算应推进透明化法制化民主化改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蔡定剑 《法学》2007,(5):3-6
当前的预算改革还只停留在加强对预算的内部行政控制阶段,还没有进入到预算的法制化程度。我国要建立起现代公共预算制度,需完成从行政控制到法制化,从法制化到民主化的过程,最终实现对预算的民主控制。这是我国公共财政制度改革的目标,也是我国政治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公民与法治》2006,(1):12-13
近几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各级人大,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普遍加大了预算审查监督工作力度,针对长期以来预算管理编制粗、不透明、随意性、软约束等现象,2001年9月27日省人大常委会颁布的《河北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预算监督条例》,以促进预算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着力推进预算审查监督由程序性向实质性转变,以立法的形式规定各部门、各单位应当按照预算法的要求编制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这些有力举措,对地方进行预算制度改革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当前,以编制部门预算、细化预算和提前编制预算为主要内容的预算制度改革,在各级财政全面推开。我们认为,可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管好钱袋子”是人大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而长期以来,“豆腐预算”一直被世人所诟病。如何从“豆腐预算”走向刚性预算已经成为当下公共预算改革的一个时代议题。前不久,温岭市泽国镇将2008年公共预算明细表公布于众,将人大代表、民众代表的民主恳谈引入到预算审议中,并将地方人大鲜有采用的票决制纳入到预算报告表决程序里,走出了一条极富特色的预算监督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秋风 《江淮法治》2008,(17):41-41
近年来,上海市闵行区推行了多项预算编制改革,其中包括预算的精细化。今年闵行区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交了300页厚、包括一万多个专项预算的明细表。它不仅详尽列出各单位人员工资奖金、办公经费预算,甚至列出某次会议计划花费的茶水费、会场布置费用等。  相似文献   

14.
绩效预算作为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预算,将政府资源的分配与部门绩效紧密结合。它以政府职能目标为中心,将成本核算和执行效果纳入预算编制中,根据绩效决定是否安排预算,对绩效预算执行的效率和产生的结果进行考核,以提高政府公共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本文通过分析绩效预算在我国试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实施绩效预算管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预算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方向和发展,因此预算程序的研究对预算的有效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虽有预算运行的一整套程序,但是编制、审议和执行程序与预算程序不完善,由此可见,要深入研究预算程序,以促进政府预算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预算执行制度改革与中国预算法的完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预算执行制度改革是中国预算法完善的重要内容 ,也是当前财政支出制度改革应当高度关注的议题。文章从强化预算法律效力 ,严格控制预算的随意变动 ;调整预算年度起讫时间 ,消除预算效力真空 ;统一财政部门的预算执行权 ,简化拨款程序 ;推广政府采购制度 ,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方面展开初步论证 ,形成了完善中国预算法必须全面大力改革预算执行制度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17.
财税法功能是财政功能的外在表现,财税法功能定位直接影响财税法的条款设置。财政被定位为治国理政基础和重要支柱之后,国内经济学和法学学者开始重视财税功能的研究。无论从经济学还是法学视角分析,社会控制、社会保护和社会提高都应是财税法社会治理功能的三个方面。根据米格代尔的社会控制强弱标准,财税法社会控制功能体现在社会公众对政府财政行为的服从、参与及合法性认可,典型地表现为税收遵从、参与式预算和税收法定。我国若提升财税法的社会控制功能,毫无例外地应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依据预期效用理论和前景理论等来修订税收法律制度,提升我国税收遵从度;依据协商民主理论完善预算制度,逐步推进参与式预算;依据社会契约论构建税收法律保留制度,严格落实税收法定原则。  相似文献   

18.
在浙江温岭市新河镇每年的人代会上,人大代表与普通居民可以通过民主恳谈方式参与分配政府的“钱袋子”,确定当年的财政优先保证的是医疗还是教育,甚至可以监督公共支出。温岭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学明表示,新河镇改革对中国地方政府公共预算改革有突破性意义,“参与式预算”年底要在全市铺开。并逐步过渡到市一级。  相似文献   

19.
预算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往往是现实中的政治博弈的结果,也是普通法律逐步制定和完善的结果。我国的预算改革正在进行,但主要的理论研究集中在财政理论和财税法理论领域,宪法的规范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与宪法本身的规范内容过少有关,也与人们对于宪法规范效力的认识不足有关。预算改革具有重要的宪政意义,因为对收入与支出的控制最终会从...  相似文献   

20.
孟庆瑜 《现代法学》2013,35(1):85-98
实行绩效预算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推行政府预算改革的新趋向,也是我国解决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低下问题的制度选择。绩效预算以结果为导向,以绩效评价为关键,以分权为激励,以监督和责任为约束,与投入导向型的传统预算制度明显不同。借鉴西方国家绩效预算制度实践的有益经验,我国深入推进绩效预算制度改革依然面临路径依赖、自身局限和制度环境等多个方面的约束。为此,我国应以《预算法》修改为契机,适时嵌入绩效预算制度,通过预算权在政府、权力机关和社会公众之间的优化配置,以绩效评价为核心的专门性制度建设和相关制度的及时跟进,为持续推进绩效预算改革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