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原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属于前后相继的两种社会形态或社会制度,是一种继承与扬弃的关系,但由于历史发展的跳跃性,“两制并存”的现实使其相互关系呈现了纵横交错的复杂态势,蕴含着一些独特的发展规律.认真研究和把握这些规律,对正确认识和有效处理“两制关系”、科学判断其发展趋势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十月革命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国际格局,世界历史从此进入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共存的“一球两制”新时代。“两个必然”不可避免,“两制”共存也不可避免。“两制”共存的历史,也是“两制”较量的历史。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如何处理“两制”关系是国际关系的重要主题。关于“两制”力量对比,毛泽东提出“东风压倒西风”的战略判断;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原则,毛泽东提出“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的战略思路;关于“两制”相处之道,毛泽东提出“和平共处”“和平竞赛”的战略方针;关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方式,毛泽东提出“战争与和平两种可能性”的战略构想;关于如何瓦解西方“和平演变”,毛泽东提出“警惕糖衣炮弹”的战略应对;关于如何应对西方遏制围堵打压,毛泽东提出“丢掉幻想,准备斗争”的总方针。毛泽东对“两制”关系的战略思考既有历史的局限性,也有其重要战略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建武 《党史博采》2005,(6):129-131
如何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关系,是一个关系社会主义发展前途命运的大问题.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史上,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一条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和平相处的新阶段.在新时期,深化邓小平“两制关系“理论研究,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关系,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所谓"两制"关系就是指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问题.十月革命开辟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世界性交替的伟大时代,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两制"关系,对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事业影响深远而且重大.邓小平在前人关于"两制"关系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新的国际形势的科学分析和判断,并且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新的认识并且进行了创造性运用.  相似文献   

5.
所谓两制关系就是指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问题。十月革命开辟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世界性交替的伟大时代,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两制关系,对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事业影响深远而且重大。邓小平在前人关于两制关系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新的国际形势的科学分析和判断,并且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新的认识并且进行了创造性运用。  相似文献   

6.
在“一国两制”实践中,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并存是人民内部新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矛盾的直接根源。其中两种不同性质经济基础并存是诸种矛盾最深刻的根源。必须坚持国家统一原则,“两制”长期共存、合理分权原则,用“一国两制”、发展经济、依法治国、沟通交流和宣传思想工作的方法,妥善处理“一国两制”实践中出现的人民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对立统一关系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进入了 新阶段,出现了环形式、新特点,新发辰赵势。多层次形式的非制度性冲突与合作,更加激烈的非制 度性利益争夺与摩擦,更加隐蔽、间接和复杂的制度性矛盾和斗争,将伴随未来经济全球化发展全 过程。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扩大和深化,融合与斗争两种趋势的双向延伸和辐射,将使两制 间的较量与斗争在全球范围内更加长期、复杂、艰苦,使两制间的合作与融合更加长期、全面、主动。 两种发展趋势同时存在,而压倒一切的则是它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是我们正确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当前,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对资本主义因素的利用是不违背社会主义性质的,并且是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二者关系的正确把握,是对马、恩最初设想的社会主义的具体理解,是对我国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当前世界局势的全面认知,更是对实现共同富裕途经的正确探索。  相似文献   

9.
王裕江 《世纪桥》2003,(3):63-63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两制关系”问题确实是对科学社主义提出的重大挑战,也是一个在短期内难以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亟待回答:1.经济全球化的统一性虽不能使不同社会制度无原则的融合,但是否有非制度性的交融?2. 经济全球化的多样性虽使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仍然存在,但斗争形式是否有所改变?3.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究竟会使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合作与斗争这两种发展趋势呈现出哪些新特点?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对两制关系的影响相当复杂,"中国威胁论"从一个侧面证明,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传统安全领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战争"虽然没"硝烟",但同样激烈。全球化在缓解两种制度国家的矛盾和淡化他们之间意识形态的对立上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中国对此必须做好相应的策略与战略准备。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两制关系”(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现在已经成为热点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必须重新认识和评价资本主义和社会  相似文献   

12.
近日,由南通师范学院蔡娟博士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邓小平"两制关系"理论研究>一书问世了,该书对邓小平理论的核心问题--"两制关系"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纵观全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3.
二战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了很多新的景象和特征.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两个理论体系,可以得出资本主义的灭亡是历史的必然性与过程长期性的统一,社会主义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性与发展曲折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我国婚姻法实行夫妻法定财产制与约定财产制并存的夫妻财产制度,以夫妻财产婚后所得共同制为夫妻法定财产制。合理的夫妻共同财产制对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保障稳定、和睦的婚姻家庭关系,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也是相互依存的,这决定了我国在新时期必须开展全方位外交,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世界上各种类型的国家谋求建立、发展友好关系,以便争取最广泛的朋友,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一、当今世界的多样性和相互依存性(一)世界的多样性。从总体上看,当今世界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从政治上看,“一球两制”是当今丰富多彩的世界的基本特征。由于历史、民族、文化等的差异性,有的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有的国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从当前的情况看,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将是长期的。从经济…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思想指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条件,构成必然性和长期性的辩证统一体。坚持两者的辩证统一,有助于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性、长期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主义方向。只有坚持"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辩证统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最终取得胜利,向世界证明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迎来社会主义的光明未来。  相似文献   

17.
涂金坤 《求实》2005,1(12):72-75
资本主义发展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半途夭折”和“寿终正寝”两种形式,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通过资本主义的“半途夭折”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生产关系赖以存在的生产力的起点和饱和点形成了生产关系的区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区间是前后交错在一起的;在这个交错区内社会现象极其复杂,只有站在历史发展的制高点,用联系的观点和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态度,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方面的发展事实进行理性思考,才能科学认识“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  相似文献   

18.
陈夷茁 《探索》2001,(3):93-96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的必然结果,也是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各国,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为此,我们必须对社会主义国家能不能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成功地解决社会主义的生存和发展做出正确判断,面对“一球两制,长期共存”的现实,贯彻实施“在总体上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大战略、大思路,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杜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利益和谐关系的基本理论,对当代中国利益关系和谐进行了探求.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利益关系和谐的基础和机制;生产力发展和共同富裕是利益关系和谐的原则和目标;利益关系协调和法制建设是利益关系和谐的主要途径和保障;利益表达和利益保障是利益关系和谐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这一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利益关系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刘建飞 《新视野》2002,37(2):64-65
自从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后,如何处理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就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所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列宁曾经提出了和平共处思想,然而在后来苏联的实践中并未得到很好的贯彻。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处理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时要超越意识形态。这是一个新创造,为发展两制国家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意识形态对抗是发展两制国家关系的重大障碍十月革命后,帝国主义国家对新生的苏俄社会主义政权进行了军事干涉和经济封锁。处在资本主义包围之中的这棵社会主义独苗能否生存下去并发展壮大起来,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它如何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