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课》2010,(15):19-19
在2003年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的“四不唯”人才衡量标准,提出要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刷新了中国的人才观,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极大的创新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治国之道,唯在用人”,用人是领导的基本职责之一。但领导在用人实践中极易陷入以下误区:“排队等位”、“依赖拐棍”、“嫉贤妒能“、“求全责备”、“主观恩赐”、“因人设事”、“派系平衡”、“重用轻管”等。这些误区事关领导工作的成败、事业的兴衰,领导必须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党管人才”原则是“党管干部”原则的进一步发展。贯彻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关键在于观念变革和制度创新。深刻理解“党管人才”的精神实质,必须牢固树立人才管理新观念,真正做到“四个尊重”“、四个不唯”和“四个转变”。  相似文献   

4.
“人人都可以成才”是科学人才观的重要内容。一个人,不论其知识水平高低、能力大小,只要是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就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以此来衡量,就不能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唯身份,应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5.
唯能力不唯年龄、唯成效不唯地域、唯经历不唯学历 。“我这一票就是要投给愿意为我们办事、点子办法多、能带领我们发家致富的人。”11月18日,官汉县下八镇平原村党员曾荣直截了当地说,“县上推行的‘四倾斜一补充’,目的就是为村里选出能干人。”宣汉县结合农村发展所需,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采取向年轻党员、大学生村官、回乡创业人才、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十部倾斜,对无合适人选的村(社区)通过跨村交流和干部下派进行补充的“四倾斜一补充”模式,大力推进村(社区)党组织换届工作,形成了唯能力不唯年龄、  相似文献   

6.
人文荟萃     
《党风与廉政》2002,(10):45-45
●招来“女婿”气走“儿子”花大力气从东部甚至国外引进人才,却留不住本地人才,这种招来“女婿”气走“儿子”的现象,在西部一些地区普遍存在。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指出,西部引进人才要注意避免三大误区。误区一:要“女婿”不要“儿子”从经济学的角度上讲,本地人才的成本是比较低的用活用好当地人才是第一步,其次才是吸引外部人才。但目前西部地区大都侧重于吸引外部人才,而忽视了本地人才的开发利用。结果是一方面付出巨大成本把外地人才“请进来”,另一方面本地人才严重浪费,甚至令部分人带着惆怅和怨气出走东部。误区…  相似文献   

7.
一、为什么乡土人才就在身边却看不到,甚至连有的乡土人才自己也说“乡间无人才”?走出一步,海阔天高。不要总是呆在“唯文凭是才”的圈子里,界定人才内涵区域应有新拓展:“田秀才”、“土专家”也是人才。二、为什么总有人爱对乡土人才说三道四?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相似文献   

8.
报载,江苏省从2005年开始每年拨出500万元设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基金,在政策、考核体制、分配体制等方面全力为高技能人才服务,并在企业设立“首席工人”、“首席技师”岗位,使高技能工人也能享受政府津贴。一段时间以来,从社会、用人单位到每一个家庭和学子,大家都把能上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作为最高目标。有限的教育资源被大量投向了高校特别是重点院校,许多技工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师待遇却难以改善,技校“门前冷落鞍马稀”。江苏在企业设立“首席工人”、“首席技师”岗位,摒弃了“唯学历”、“唯资历”、“唯职称”论,注重的是真才实学。这…  相似文献   

9.
党建动态     
人才观和政绩观不能搞绝对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曾庆红最近指出,我们树立和落实科学的人才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也要按辩证法办事,不能搞任何片面性、绝对化。 曾庆红说,强调“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决不能同讲学历、讲职称、讲资历割裂开来、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10.
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中央推荐的学习书目中就有《毛泽东传》,该书中关于“毛泽东成长经历”的内容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由此联想到了当代青年的“两难三误”问题。所谓“两难三误”就是指当代青年就业难和升职难的两大困惑.以及为解决这两大难题自觉不自觉地陷入唯学历、靠背景、傍傍族三大误区。  相似文献   

11.
试论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创新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人才观作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关于人才问题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具有巨大的理论创新意义。科学人才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形成了“以人为本”的人才观体系;科学人才观指导人才强国战略实践,体现了鲜明的实践性和时代性;科学人才观破除“四唯”,提出了科学的人才概念与人才标准;科学人才观强调“四个尊重”,体现了人才工作理念的创新;科学人才观强调党管人才原则,体现了党的人才工作指导原则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2.
人才历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最具活力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随着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各地纷纷绞尽脑汁吸引“人才”,并以引进“高精尖”人才为重,却忽视了引进人才的“ 匹配度” 和“适用性”。作为欠发达边远牧区,人才引进应避免陷入“高精尖”的误区,着力在急需和实用上做文章。注重“靶向引才”。“高精尖”人才作为引领者,具有较强的牵引和带动作用,在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高精尖”人才紧缺的情况下,“高精尖”人才对促进边远牧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实际工作中,有些单位在上报引才需求时,一味追求人才数量、规模,只注重职称层级,认为层次越高就越好,引进后却发现因无法提供有效平台,导致人才“英雄无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3.
理论窗     
《求贤》2014,(6):54-55
人才就是生产力,只有真正实现人才开放,才能真正实现对外开放,才能切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人才开放,不仅仅是我们的人才走出去,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将我们的岗位和机会,一视同仁地开放给全世界的人才'真正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真正做到“尚贤”和“唯才是举”,这也是迈步在实现中国梦征程中的中国当有的胸怀和心态。  相似文献   

14.
唯贤是选     
中国有句很有名的古话,叫做“士为知己者死”,说的是人们为赏识、理解、信任自己的人卖力,虽死无憾。而要让“士”为之“死”,“仕”首先要成为他们的“知己者”,拥有一颗爱才的热心,充满一腔爱才的热情,爱才如命,像爱惜眼珠子一样爱护人才。爱才之心要通过积极、公正地选才来体现。要保证所选的“才”是真的,首先要在心中树立一个“唯贤是选”的准则。唯贤是选,是说不能“武大  相似文献   

15.
人才就是战斗力,这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可时下有些单位在人才建设上有一个误区:看不到自身人才的优势,总是眼睛向外,盲目崇拜“外来和尚”,“挖人”不育人,结果既没有引进几个人才,本单位的人才也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笔者以为,人才建设要坚持“两条腿”走路,把人才引进与内部培养、开发结合起来,并以内部培养、开发为  相似文献   

16.
将35岁以上、40岁左右的人作为“大龄人”拒之门外,是用人的一个误区,多少年来,因为这个“35岁现象”一刀切而摒弃了大批栋梁之才,造成了人才的严重浪费。  相似文献   

17.
在金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强调,要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努力形成谁勤于学习、勇于投身时代创业的伟大实践,谁就能获得发挥聪明才智的机遇,就能成为对国家、对人民、对民族有用之才的社会氛围,创造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18.
“贵手”辨     
我们一直强调不唯书、不唯上而要唯实.“唯上”是错误的、有害的,而从“唯上”走到“抗上”也是不正确的。实际上,“唯上”与“抗上”是一个问题的两种反映,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都是只讲主观而不讲客观,只讲人治而不讲法治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用人八忌     
宿希舜 《求贤》2008,(5):19-19
常言道:任人唯贤,唯贤是举。但何为贤?《新华词典》云:“贤者,有德行的,有才能的”。由此可见,贤的含义有两层。其一,德才兼备;其二,德居才之先。正因为“贤”有这两层含义,所以,笔者以为选任领导干部有八忌,以免走入误区。  相似文献   

20.
“治国之道,唯在用人”。任何决策目标的实现,一切方针政策的施行,都必须依靠人的活动。因此,如何识别和使用人才,历来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责。正如邓小平同志强调的那样:“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一、“没有大批的人才,我们的事业就不能成功”作为领导者,主要职责是什么?毛泽东曾将其精辟地概括为“出主意”和“用干部”。“出主意”就是对整个组织进行目标决策,而“用干部”则主要是将人才安排到适当的岗位上,做到知人善用,用其所长。那么,为什么“用干部”如此重要呢?邓小平则认为这主要在于“任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