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谢觉哉(1884-1971),湖南省宁乡县人,被毛泽东亲切地称为"谢胡子"。毛泽东与谢觉哉的革命友谊源远流长,早在五四运动爆发后不久,两人就开始并肩作战。谢觉哉1921年经毛泽东介绍参加了新民学会,1925年在长沙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5月到中央苏区后曾任毛泽东的秘书。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初次相识结友谊毛泽东与谢觉哉第一次见面是在1920年9月初。当时,谢觉哉的同乡好友何叔衡任湖南教育通俗报  相似文献   

2.
《湘潮》1990,(1)
谢觉哉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时,于1962年1月到湖南长沙视察,住在省交际处。一天,“宁乡四髯”之一的老战友姜梦周烈士的儿媳从乡下来找他,两次上门被警卫人员拦阻,没  相似文献   

3.
谢觉哉,“延安五老”之一,曾在中央苏区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秘书长、内务部长,红军长征到陕北后曾任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内务部长、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新中国成立后,谢觉哉担任内务部长,1959年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成为继沈钧儒、董必武之后的第三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谢觉哉是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之一。他一贯主张依法办事,指出“没有法制就谈不上什么民主”。  相似文献   

4.
谢觉哉(1883—1971),湖南省宁乡县人。红军长征前,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秘书长、内务部长等职。在中央苏区,他是人们公认的苏区五老之一。五位长者当中,除何叔衡外,谢觉哉和徐特立、林伯渠、董必武一道,参加了长征。  相似文献   

5.
叶青松 《党史博览》2014,(10):40-45
翻开开国上将李达的档案,他的履历表满眼都是参谋长这个职务的记载。笔者统计了一下,不算在解放军总参谋部任副总参谋长这一职务,记录李达出任军队师级以上参谋长一职的就达13次:1932年4月,任红八军独立第一师参谋长;1932年11月,任红八军参谋长;1933年6月,任红十七师参谋长;1934年8月,任红六军团参谋长;1934年10月,任红二军团参谋长;1936年7月,任红二方面军参谋长;  相似文献   

6.
<正>谢觉哉和何叔衡都是湖南宁乡人,他俩与王凌波、姜梦周4人,号称大革命时期的"宁乡四髯"。他们4人于1904年结为盟兄弟,志同道合,五四运动后都来长沙参加革命活动,并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谢觉哉和何叔衡的友谊尤为深厚。他们两人的经历很相似,从小同乡、同学,是至好的朋友,20多岁时先后中秀才。何叔衡是谢觉哉的入党介绍人。参加革命后,他  相似文献   

7.
谢觉哉不许学生坐轿子1913年7月,被后人誉为"延安五老"之一的谢觉哉从湖南商业专科学校毕业,应同窗好友、宁乡县云山学校校长姜梦周之邀,来到该校任训导主任,兼授国文、历史、地理等课程。谢觉哉年轻的时候,便是一位坚定的民主主义者,他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  相似文献   

8.
明镜篇     
《湘潮》1986,(2)
除非你来当部长新中国刚成立时,谢觉哉担任中央人民政府第一任内务部长。他二儿子要求到北京工作,谢老没同  相似文献   

9.
李达,陕西省眉县人,1905年4月19日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1年12月,李达参加了著名的宁都起义,次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红军独立第一师参谋长、红二方面军参谋长、八路军一二九师参谋长、晋冀鲁豫军区参谋长、第二野战军参谋长兼特种兵纵队司令员和政治委员,战功赫赫。新中国成立后,李达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后兼云南军区司令员。  相似文献   

10.
熊传甫 《党史天地》2008,(2):40-41,56
谢觉哉是我国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教育家、新闻宣传家和著名学者。土地革命时期,谢觉哉受党中央的派遣,来到洪湖苏区,任中央湘鄂西省委秘书长兼省文化部副部长。1933年调中央苏区。后经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延安,成为著名的勤政为民的“延安五老”之一。历任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内务部长、秘书长、司法部长、代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为陕甘宁边区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谢觉哉和徐特立都是我党早期的教育家、革命家,也是人们通称的延安“五老”中的两位。徐特立比谢觉哉大6岁。他们是好战友、好兄弟、好诗友。 他们都是湖南人,都受过封建教育,但很早就成了旧制度的叛逆者。在湖南,他们参加了辛亥革命。后来又在长沙一道办学,一同参加工农运动,并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7年1月10日(夏历12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中央大礼堂里举行庆祝  相似文献   

12.
李桂华  王海桦 《前线》2023,(4):90-91
<正>毛泽东和李达创办《新时代》杂志1923年4月10日,由毛泽东主创、李达主编的《新时代》杂志在长沙正式创刊。1921年8月,毛泽东和何叔衡等早期中共党员合作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自建校以来,该校一直重视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先进革命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经过近2年的发展,湖南自修大学在办学上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13.
《实事求是》2010,(5):F0002-F0002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创建于1950年3月.其前身为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地方干部训练班、分局党校。1956年,定名为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党校。新疆行政学院于2000年9月成立,与自治区党委党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体制。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常务副主席杨刚任自治区党委党校校长。牟振江任自治区党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新疆行政学院院长。  相似文献   

14.
吕芳文 《湘潮》2005,(4):1-1
李达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是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是毛泽东的诤友、密友。党的二大后,李达因与陈独秀发生矛盾,愤而离开党的组织,但他长期在敌对势力和白色恐怖的重重包围之下,始终坚持为党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宣传。1949年12月,在毛泽东的安排下,经刘少奇介绍,由毛泽东、李维汉、张体学等人作历史证明人,党中央批准李达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坚持真理,捍卫真理,修正错误,这是共产党人的本色。作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李达始终坚持不渝。20世纪50年代末,李达在武汉大学任校长。其时,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已…  相似文献   

15.
1951年,我任宁乡县委第一书记。这年秋天,时任友仁中学校长、谢觉哉的儿子谢子谷拿出谢觉哉写给他的亲笔信给我看。信中有5句话:"吃饭莫饱,走路莫跑,遇事莫恼,说话要少,经常洗澡",让我记忆深刻。我时刻用这5句话警醒自己,尤其是"遇事莫恼"这句对我教育最大、体会最深。  相似文献   

16.
《湘潮》1991,(10)
长沙代表毛泽东是湖南第一师范附属小学主事(相当校长),何叔衡是该校教师。上海代表李汉俊和李达同为商务印书馆编译。北京代表张国焘是北京西城区文化补习学校的数理老师,刘仁静是英语教师。  相似文献   

17.
《党建》2007,(11)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正式开幕。出席者有上海的李汉俊、李达;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何叔  相似文献   

18.
大学党校是高等院校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特殊阵地,其特殊的教育功能是大学其他教育形式所难以替代的。长沙交通学院党校自1990年8月成立以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82期,培训学员6938人次,其中处级干部理论学习班37期,培训学员823人次,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培训班45期,培训学员6115人。为了充分发挥大学党校的特殊教育功能,长沙交通学院党委坚持从实际出发,既强调一般党校的共性,又注重大学党校的特殊性,在把握“三个度”上狠下功夫。一是把握培训内容的深度。培训内容是保证党校实现教育目的,培训合格学员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天津支部生活》2011,(7):55-55
疑问一: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为何没参会? 根据共产国际代表的建议,李达分别与广州的陈独秀和北京的李大钊联系,并确定在上海召开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随后,李达和李汉俊分别写信给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及日本留学生中的党组织或党员,通知各地派代到上海开会。同时,从马林带来的共产国际给中国革命的经费中,给每一位代表寄了100元路费。  相似文献   

20.
《新长征》2011,(6):31-31
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上海首先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参加者有陈独秀、李汉俊、李达、陈望道、俞秀松等,陈独秀任书记。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