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商标法实施近30年历史的总结,论证了诚实信用原则在商标法中的基本原则地位和作用,检讨了现行法和修订送审稿、征求意见稿在贯彻诚实信用原则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的思路。认为应提高对抢注、恶意异议等不正当行为和侵权行为危害性的认识,强化对商标权的保护;关于确权程序的规定应当增加责任条款,并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2.
侵权行为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权行为法是维持整个私法权利体系平衡的最为重要的法律部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飞速发展造成各种侵权行为的泛滥,保持侵权行为法体系的开放性已是当务之急。诚实信用原则在法律中的作用在当代呈不断加强的趋势,成为整个私法领域的"帝王条款"。侵权行为法与诚实信用原则的结合具有特殊的意义。文章从自然法的角度考察了侵权行为法中的诚信观念,在介绍三种诚信观——主观诚信、客观诚信和裁判诚信的内在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侵权行为法的程序特征,论证了侵权行为法与诚实信用原则结合的合理性,提出了侵权行为法诚信原则的实现途径、制度基础以及注意义务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3.
论行政法上的诚实信用原则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素有“帝王条款”之称的诚实信用原则,其适用范围长期囿于私法领域。但自20世纪以来,随着国家职能从“干预行政”向“给付行政”的转变,诚实信用原则已“君临法域”,推至公法领域,成为行政法乃至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在我国,从行政法的角度探讨诚实信用原则时间不长,立法上也刚刚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尝试。本文在研究行政法上诚信原则的起源和国外立法现状的基础上,探寻诚信原则在我国行政法上的地位与具体适用,以期完善我国的行政诚信原则与制度。 相似文献
4.
论《合同法》的诚实信用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学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1999,(2)
诚实信用原则是现代民法的最高指导原则,是适用整个民事合同的基本原则。尽管《合同法》的总则、分则的多处条文,对诚实信用原则均有明文规定,但对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的诚实信用原则来说,法律的规定显得十分单调、概括。正确理解《合同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精神,特别是正确掌握诚实信用原则在先合同义务、合同附随义务及后合同义务中的运用,无论对合同当事人还是对裁判人员都无疑具有相当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诚信原则在民法与民事诉讼法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在民事证据法领域的适用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有所体现.现行立法关于举证时限与证据失权、证人真实义务、举证责任分配与证据审查判断的相关规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诚信原则之精神,但远非完善.为了促进民事司法公正与效率的实现,不仅要确立诚信原则在立法上的原则地位,而且要将其转化为可以操作的具体规范、建立完善的诚信规则体系. 相似文献
6.
7.
行政法上之诚信原则刍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诚信原则虽首见于民法典 ,但也适用于行政法之中 ,而其理论根据 ,则在于政府与人民宪法上之委托关系。诚信原则是行政法之最高形式原则 ,法律保留原则、法律优先原则、比例原则、信赖保护原则等皆源自于诚信原则。在行政程序法中明确规定诚信原则 ,既有利于确立行政法上的衡平制度 ,也有利于推进诚信政府之建立。 相似文献
8.
司法诚信的提出在于在制度层面上有针对性地弥补这一机制缺陷,法官应对自己作出的错误裁判负有诚信说明义务,不能说明的,可推定为不诚信或以其不具备常态下法官基本专业技能而被降级、免职。特别是在当前司法环境下这种威慑力是必要的,社会正义不能容忍有损于人民和国家利益的不良行为(公共产品)持续存在而不负代价,故有好法还必须有称职的法官,法的预设性目标才能最终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9.
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构建过程中,建立和健全诚信机制是降低交易成本、减少纠纷发生、提高市场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传统争议解决模式中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方式.信用数据的积累、诚信分层以及诚信机制的建立和运行,需要国家立法、执法、司法层面的支持.通过电子商务立法构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诚信机制,必将为诚信社会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也将会对世界电子商务的上层建筑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国际法治:良法善治还是强权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法治意味着法治的原则适用于国际关系之中。法治的理想激发着国际法学家在国际社会实现法治,但是由于存在着重重障碍,强权政治在国际关系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有可能建立人类利益作为国家决策的基础,代替以往抽象的国家利益和安全考虑。基于此,国际法治可以在良法善治的前提下实现。 相似文献
11.
与私法诚实信用原则内涵相同,公法诚实信用原则也包含善意、信用和利益平衡三方面内容。而基于公法的特殊性,公法诚实信用原则又必然有不同于私法之处。本文即从这方面入手,对公法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保险法最大诚信原则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举世瞩目,保险深度和密度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保险公司百舸竞渡,保险中介机构如雨后春笋,保险品种应有尽有,保险市场的繁荣对促进改革、保障经济、稳定社会、造福人民起到了巨大作用。毋庸讳言,由于保险法规尚不完善,保险监管力度不足,成长中的保险市场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其中诚信缺失最为突出,保险诈骗、被保险人索赔难及中介机构违背职业道德的例子俯拾皆是,这与保险制度倡导的善良心理、善意期待和绝对诚信格格不入。有识之士振臂疾呼:重塑保险业的诚信是当务之急。为适应保险业蓬勃发展的需要,2 0 0 2年1 0月,…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主要民事单行法中的诚信规定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诚信原则在我国主要民事单行法中的分布状况,分析诚信原则在对其有规定的6部民事单行法中的存在形态,论证在未规定这一原则的其他7部民事单行法中对其加以规定的必要,并分析主观诚信的客观化趋势。建议要么通过制定民法典统合民法中的诚信规定,要么通过整理各个民事单行法改变诚信原则设置不均衡的现状,并在术语上实现客观诚信与主观诚信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XU Guo-dong 《河北法学》2012,30(4)
考察诚信原则在我国主要民事单行法中的分布状况,分析诚信原则在对其有规定的6部民事单行法中的存在形态,论证在未规定这一原则的其他7部民事单行法中对其加以规定的必要,并分析主观诚信的客观化趋势.建议要么通过制定民法典统合民法中的诚信规定,要么通过整理各个民事单行法改变诚信原则设置不均衡的现状,并在术语上实现客观诚信与主观诚信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劳动关系较之一般的契约关系更着重双方信赖利益。对于诚信原则在劳动法中的适用范围各国尽管尚存争议,但大多均肯定其价值。我国《劳动合同法》对此亦有明文规定。但无论是诚信原则概念本身的不确定性,抑或从我国司法适用现状的考察,诚信原则均有类型化适用的必要。即在考量劳动法特性前提下,按照诚信原则三大功能的指引,在适用时区分不同的类型进行建构,明确具体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在补充性功能上,注意劳动者附随义务划定的边界,不能擅自突破法律既定的保护框架。在限制性功能上,应通过精细化阐述或下位原则适用,对判定要素加以说明。在修正性功能上,应遵循维护法律安定性为本旨,例外情况下才适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杨春华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3,5(2):86-89
诚实信用原则乃道德规范,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是否适用诚实信用原则存有两种不同的主张。基于诚信契约和诚信诉讼的渊源及目前我国因不诚信行为所带来的危害现实,笔者认为应在民事诉讼法中确立诚实信用原则,通过设置的法律责任实现对不诚信行为的惩罚、救济和预防。 相似文献
17.
Law and Philosophy - 相似文献
18.
从开展全民普及法律常识到党的十七大提出弘扬法治精神,这是中国民主法治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20多年的全民普法活动已走进了新的历史阶段。从普及法律知识到弘扬法治精神,这是一个质的跨越,是法制文明的进步,同时也是普法宗旨的转变。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理念、手段、方式和方法都需要相应地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19.
法律规制的“日臻完美”并没有使法治水平随之提高,而这不能不是诚信法律规制的不尽人意所致.弱势不是倾斜弱者的根据,更不是给予弱者——劳动者不诚信自由的理由,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在诚信上的差异并不是权利、义务上的,充其量只是责任上的、主客观诚信上的不同.诚信既是对不当劳动契约自由的限制,又是对得当劳动契约自由的保障,劳动法律规制得当及其有效实施不得不涉及自由与诚信关系的处理.诚信之帝王之位并不具有私法专属性,劳动法治更需要它.此外,为确保法律实施绩效,尚需提高诚信植入劳动法律的技术水平、尚需将诚信作为用人评价指标并使之法律化. 相似文献
20.
“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记录”是卢梭提出的关于法律的一个重要命题,从此,法律权威建立在人民意志的基础上,使法律获得了不同以往的新的权威。正确理解卢梭该命题对我们今天树立法律权威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