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伦敦专电 初春的伦敦仍是寒风凛冽,冷气袭人。著名的皇家兰开斯特饭店门口聚集着一群来自英国各地的抗议者,他们手中举起的大牌子上写着——“这是英国工业的敦刻尔克!”这是3月15日发生在伦敦的一件令英国人伤心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一瓢饮闲话     
宏图 《瞭望》1989,(15)
物理学家吴大猷先生出任我国台湾省中央研究院院长时,直率地表示:“我最恨叫什么什么长!管他什么长!官场,听着肉麻!尊敬我,叫我吴先生就够了。”又因两位高足——李政道、杨振宁成就卓然,舆论每每以“精心培植”称颂先生。为此,在《回忆》中,先生以“适逢”、“巧遇”,淡淡带过,云:“譬如两颗钻石,不管你把它们放在那里,它们还是钻石。”功成而弗居之坦荡襟怀,堪为师  相似文献   

3.
“1·18”!“1·24”!“3·24”!两个多月的时间,连续发生三起震动全国的恶性交通事故。这使得交通安全问题迅速“升级”,成为人们关心的又一个热点问题。 面对着接连发生的重大恶性事故,正在北京开会的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和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们同全国人民一样焦虑不安。会上会下,他们在议论、思考…… 很多代表在谈到这些事故的发生时,都引用了这句成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人大代表彭迪先指出:这一连串事故看起来是偶然的,但实质上早已隐藏着必然发生事故的因素。劳  相似文献   

4.
庄子贷粟     
庄子家贫,一次去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说:“好吧,我正要向老百姓征收赋税,获得邑俸!到时候一定借你三百金,可以么?”庄子一听,非常生气,说:“我昨天来的时候,半路上有个声音叫我,我回头一看,原来是车辙中的一条小鲫鱼。我问:“小鲫鱼啊,你在这里干什么》”它说:“我是东海的水官,现在困在这儿,您老先生能给一点儿水救我一命吗?”我说:“那有什么不可以!我就要南游吴越,我将请求吴越之王激引西江的水来迎接你,你看怎么样?”鲫鱼听罢气愤地说:“我一不小心离开了水,困在这里,急需斗升之水就能活命,而先生您却这样…  相似文献   

5.
瞭望哨     
《瞭望》1990,(32)
望子成“牛”赞 湖北 胡思勇 乘车回家,遇到过去的一位学生的家长。问及他孩子的工作,没料到这位手握一市人事大权的局长回答说;“在×厂当钳工”。见我表示愕然。他又解释说:“人家有人望子成龙,我这是望子成牛!” 好一个望子成“牛”!虽然与望子成龙只有一字之差,却反映了不同的思想境界。认真分辨起来,望子成龙本为具有封建色彩的一句成语。所谓“龙”者,人上之人也。而望子成牛,毫不夸张地说,则有点无产阶级人生观的涵义。“牛”者,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之形象也。证诸鲁迅先生,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  相似文献   

6.
“雪耻”     
“雪耻”宏图杨绛先生尊人杨荫杭(补塘)先生曾主张华人“自设公园”,其事具见1920年6月18日《申报》。“外人榜其公园曰‘华人不许入,狗不许入’,愿我华人一雪此耻也!”补塘先生愤慨之至。“但华人自设公园须竟胜于外国公园,至少亦当与外国最优美之公园相等...  相似文献   

7.
彭迪  钱行 《瞭望》1984,(34)
本刊特约记者、新华社驻华盛顿记者彭迪,钱行在他们任期已满即将回国之前,于七月二十七日单独采访了基辛格博士,请他就当前国际局势和中美关系发表意见。下面是记者从前方发回的采访记:  相似文献   

8.
1+1=?     
“一加一等于几?”有人出了这样一道题。“等于二!”一个年轻人干脆利落地说。众人都用一种异样的目光看着他:真是太不稳重了!“关于一加一这个问题吆,是比较复杂的,我们应当慎重地研究研究再考虑下结论。”一位显得非常老练的先生很严肃地说。众人尊敬地点头.过了一个月,那位先生很认真地告诉提问者:“一加一,看来不会等于一。”又过了一个月,那位先生更认真地说:“似乎也不会等于三。”三个月了,那位先生终于说出了他研究的结论:“从原则上讲,一般地说来,一加一大概等于与这位先生相比,那位年轻人显得多么不慎重、不老练…  相似文献   

9.
英国见闻     
“多活了一天”应英国牛津大学中国学术研究所邀请,我于2000年12月赴英国参加了“19世纪中国地方政权与社会学术研讨会”。12月17日上午11时半我从北京起飞,到达英国伦敦希斯罗机场是17日下午3时半,北京到伦敦有8800多公里,飞机平均时速为900公里/小时,实际上飞机已飞了10个小时,只因两国时差相隔8小时,所以到英国后才是当地时间17日下午3时多。后来,我和陈春声教授开玩笑说:“如此算来我多活了一天。”他说:“回国时又顶过来,还是一样的。”英国科大卫博士原来讲好要来接我,可是我出了机场竟没见到他,觉得有些纳闷,真要是无人来接,让我直接到牛津大学找他们还真有些难办,因为我不懂英语。不得已我又拉着行  相似文献   

10.
“出版家的精神堕落,这趋势比纯以赚钱为目的更可怕,更值得忧虑!”这是已故著名出版家张静庐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张静庐先生是原上海现代书局、联合书店、光华书局、上海杂志公司的创办人。从他的话里,可看出一个老出版工作者的高度社会责任感。 1930年的一天,一位进了国民党上海市教育局担任书籍审查工作的“文友”来告诉他,“《我的幼年》要查禁了!”《我的幼年》是联合书店刚出的郭沫若的著作。张静庐说:“别说笑话,这本书有什么可禁呢?在你贤明的审查之下。”那人笑笑走了。第二天,那人又来了,说他有一部新稿子,请予照顾出版。张静庐略略翻动了一下,就回绝了。因为张静庐对言情作品一类低级货色不感兴趣,在他手中,不曾出  相似文献   

11.
伦敦专电 海湾战争爆发后,记者1月24日走访了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专家唐·克尔先生,请他谈谈对海湾战争的形势、特点和走向的看法。克尔先生一开口就直言不讳地说,美国人和英国人想速决速胜,这是不可能的。 克尔说,虽不能说这场战争会打几年,但美英多国部队“要作好长期打仗的准备”。尽管每天对伊拉克进行大规模的空袭,盟军仍然感到有点失望,因为没有看到即时的“伟大的胜利”。克尔认为盟军正在为地面战斗作准备,空袭的首要目  相似文献   

12.
四十年代的大生产运动中,陕甘宁边区党和政府的领导人就象普通老百姓一样,毫无例外地参加耕田、种菜、浇水、上肥。一位美国朋友在延河边散步,碰到了从田野挑马草回来的林伯渠,发愣似地喊道:“主席先生!我在这块土地上,从你们的行动里,看到了中国的光明和希望。”当时在延安访问的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亦因此发出了肺腑之言:“余到重庆所见,各处办事员多达百余人,少则数十人,月费以万计,酒楼菜馆林立,一席百余元”,“迨至延安,领袖及一般公务员,勤俭诚朴,忠公耐苦”,“由此断定国民党政权必败,延安共产党必胜。”  相似文献   

13.
因为工作需要,我从业务部门转到政工部门从事思想政治工作。搞政工是份“清苦”的差事,不像业务工作那样看得见、摸得着,易出成绩。但干上以后,我却爱上这一行。要问为什么,一句话,锻炼人! 我原是学铁道工程的,在我转口搞政工的时候,一些亲朋好友对我说:“放着好好的专业不干,太可惜!”也有的说:“干你的本行,轻车熟路,搞什么政工?搞不好要引火烧身!”在更多的人眼里,这年头,干政工整天就是看报、写文章、开会,既没实惠,也没  相似文献   

14.
伯村 《瞭望》1992,(23)
《瞭望》今年第十三期上有一篇一勺先生的《章太炎“词穷”》,与编者对此论稍持不同看法的《编余琐记》一则,很有趣味。现在我也插进来说几句不学的话。 《词穷》原文说史量才先生于1934年冬被蒋介石刺死后,章太炎后来在为史先生写的“墓志铭”中,末句说史量才之被刺死“抑命也夫,命也夫!”是章“把一场扼杀舆论  相似文献   

15.
英国伦敦曾以“雾都”闻名于世。上世纪50年代,伦敦尝到了上业化的恶果。当年曾经客居伦敦的老舍先生描绘为“乌黑的、浑黄的、绛紫的,以致辛辣的、呛人的”伦敦雾霭,1952年12月4日变成了震惊世界的杀手:工厂和住户排出的烟尘和气体大量在低空聚积,整个城市为浓雾所笼罩,浓雾整整有5天不散。有4700多人因呼吸道疾病而死亡。大雾之后几个月,又有8000多人死于非命。“这次灾难对英国人震动很大。”英国外交部气候变化与能源工作组官员说。  相似文献   

16.
天津有位律师说:“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我不怕碰南墙”!这位律师就是中国第一位有军籍的律师——许龙超。 大学里的“老学生” 1982年暑假刚过,南开大学法学系的课堂里忽然多了一位50岁左右的人。“哟!又来一个听课的教授?”下课了,一个好奇的男生忍不住了:“请问老同志,您是教授吗?”许龙超微微一笑:“不是教授,是学生。咱们是同学,希望你能在学习上多多给我帮助。”同学们活跃起来:“这么大岁数还要上学  相似文献   

17.
有一幅漫画,画的是三个小孩吹牛。一个说:“我爸 爸的钱好多好多,可以买下咱们学校所有的大 楼!”另一个说:“我爸爸的钱更多更多,不仅能够买大楼,而且连你爸的工厂都能买下!”最后一个说:“我爸爸是大官,不用花钱,就可以管住你们俩的爸爸!”孩子的话也反映了大人的话,平心而论,普天之下,哪个儿女不愿意有个“好爸爸”?但“好爸爸”的标准却各有不同,一些人心中的“好爸爸”,却是许多人心中的“坏爸爸”;一些人眼中的“坏爸爸”,却是许多人眼中的“好爸爸”。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原政协副主席周文吉的儿女们眼里,他们的…  相似文献   

18.
非此即彼?     
当张艺谋毅然决定将他的《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两部影片退出本届戛纳电影节的时候,海内外立刻引起轩然大波。这是中国电影人首次对某些西方人:“意识形态偏执”的公开挑战。许多爱国人士为此纷纷在媒体上发表评论,赞其“爱国精神可贵”、“长了中国人志气”。然而最近张艺谋在南京为影片《一个都不能少》进行巡回宣传时,郑重向记者声明:“我不想再对退出戛纳电影节一事发表评论,这是我与电影节王席雅各布个人之间的事情!属于艺术观念上的差异,我也谈不上爱国不爱国。”张艺谋的坦率!恐怕要分爱国人士颇为意外了。在我…  相似文献   

19.
余红 《侨园》2001,(1):34-35
2000年的世界小姐选美总决赛于11月30日在伦敦千年穹硕大厦举行,一名19岁的印度小姐荣获“世界小姐”的桂冠。这不但是世界小姐的第五十届选美,也是本世纪的最后一次。这次选美与往年一样隆重热闹,美女如云。唯一的遗憾是,“世界小姐”选美大赛的创始人埃里克·莫利先生于2000年11月8日在伦敦西部的一家医院里溘然长逝,享年82岁。莫利是由于心脏病发作而在“美丽公主医院”去世的。由于背部剧痛,他没能出席几小时前在伦敦“千年穹项”大厦开幕的“2000年世界小姐”选美赛的首场预选赛。也许是上帝的安排,一生崇尚美丽的莫利居然在一家有着如此美丽名字的医院里去世,真是“死得其所”。莫利是个文艺天才。他1918年10月7日出生在伦敦市中心的一个贫苦家  相似文献   

20.
举手是一个简单而司空见惯的动作。然而,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李秀娟女士某次应邀给某系统处级领导干部上课时做的“举手”游戏,却给人以无尽的启迪。李教授说:“现在请大家做个游戏,游戏需要6个人,想参加的请举手!”将近一分钟的停顿,才有了第一个举手者,在李教授的再三催问下,6位参加者方陆续产生,前后用了三分多钟。正当“学员们”期待着下面的“游戏”时,李教授却说:“好了!我的游戏做完了!”在学员们惊叹之余,李教授逐个询问了不举手者的原由,大致有:“我已做过了前面的游戏”(因李教授善于用游戏的方式授课)、“想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