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问:社会上挂牌的公司名目繁多、称谓不一,请问,公司究竟有多少种类型?它们有什么不同?答:从公司的类别上,可分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无限公司和两合公司;从控制和依附关系上分,可分为母公司和子公司;从对公司的管辖系统来分,也可以分为总公司和分...  相似文献   

2.
吴代林 《律师世界》2002,(11):27-29
公司组织形式,也称公司形式、公司的法律形式、公司的法定种类、公司的法定类型,是指公司在法律上的组织形态,它主要根据公司股东对公司债务是否负清偿责任以及所负清偿责任的程度来决定的。在大陆法系国家,公司组织形式主要有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无限公司和两合公司四种。公司组织形式变更,也称公司形式变更、公司组织变更、公司类型变更或公司转型,是指公司在不中断法人资格的前提下,从一种组织形式转变为另一种组织形式。例如无限公司转变为两合公司,有限公司转变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组织形式变更具有以下法律特征:1…  相似文献   

3.
问题的提起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出现下列情况的,应当解散:营业期限届满、依章程规定、股东会决议、公司违法被行政机关责令解散、公司破产。其中前三种情况属于任意解散,后两种情况属于强制解散。公司解散意味着法人即将终止。法人终止是法人资格的消灭,法人终止后,公司法人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丧失,民事主体资格也归于消灭。公司的解散是公司法人资格终止的前提,从解散到终止需要经过的程序就是对公司进行清算,只有经过清算,处理了债权债务并办理注销登记后,公司的法人资格才在事实上和法律上终止,公司消灭。由此可见,公司清算是使…  相似文献   

4.
根据我国的民事立法,我国的民事主体主要包括自然人、法人与其它组织。其中,合伙企业作为重要的民商事主体之一,在团体能力和责任能力等诸多方面与公司法人颇为相似,却被一直排除在法人范围之外,而被归入其它组织之中。随着新型的有限合伙的出现,这种立法上的不合理显得更加突出。借此《民法典》编撰之际,我们应该重新讨论和认识合伙企业的团体能力与责任能力,赋予其法人资格,以此理顺我国民事主体制度。  相似文献   

5.
法人分支机构法律地位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人分支机构的法律地位是我国民法理论和民事立法实践中的一个有待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根据所调研的情况具体分析了法人组织与法人分支机构在法律地位上的差异。认为,法人分支机构不享有法人资格,但有权从事各种民事活动,成为其所参与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成为民事诉讼主体,而且民事责任则最终应由其所属法人组织承担.  相似文献   

6.
我国公司立法采取何种体系,目前法学界正在讨论,立法上也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和分歧。争论的焦点集中于无限公司的取与舍。一种相当有影响的观点认为,我国公司法应该排除无限公司形式。如有人提出我国公司立法应实行“一种责任制度——有限责任,两种公司形式——有限公司和股份公司。”笔者认为,公司是现代社会基本的企业组织形式,将我国公司法限定为“一种责任制度,两种公司形式”的格局未免失之偏狭。人类社会的责任制度的变迁,自远古至今已经历了从纯粹个人责任到团体成员责任,从人身责任到财  相似文献   

7.
我国当前调整企业集团的规范,多是国务院及其各部委颁布的法规和部门规章,这些法规和部门规章比较零散,并且权威性也不够,其中的一些规章没有规定法律责任,在适用中也没有可操作性,尚不能为企业集团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法律保障。立法的滞后使人们对企业集团的法律地位认识不清。有人把企业集团混同于联营,认为《民法通则》中关于联营体的三种规定,是分析企业集团的主要依据。有人认为若企业集团的组织模式为企业或联合式,则企业集团具有法人资格;若企业集团的组织模式为合同式,则企业集团不具有法人资格。如把企业集团视为法人,则会产生“两级法人”之说,此说违背了法人制度的精神,导致企业集团与成员企业责任的混乱。  相似文献   

8.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能否终止是当前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立法过程中的重点问题,理论界对此存在肯定说与否定说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立法应当充分注重其与《民法典》总则编法人终止规范之间的体系衔接问题。农民集体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两个不同的民事主体,后者并非集体资产的当然所有权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可以拥有独立的责任财产。因此,允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通过解散或者宣告破产等方式终止不会损害《宪法》确立的集体所有制,也不会导致农村社区部分公共服务的缺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终止产生消灭其法人资格并退出市场之法律效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仍可作为一个组织体继续存在并承担法律所赋予的相应职能。  相似文献   

9.
一、多级法人形成财产权虚化的若干表现多级法人实际上就是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着行政隶属关系的企业,以同一财产作为取得法人资格的注册登记资金的现象。具体表现有以下两种形式:一种是下级国营企业以自己的全部资产作为获取法人资格的注册资金,通过工商登记注册取得法人资格;而上级国营企业则以下级国营企业的注册资金之和(或部分之和)为自己的产权,通过登记,取得法人资格;并且,各级法人都同时以此财产来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目前,在实际中最典型的这种形式莫过于那些  相似文献   

10.
无限公司,亦称无限责任公司,指全体股东就公司债务对公司的债权人负连带无限责任的公司.从无限公司的概念中,可看出其特征如下:(一)无限公司必须由多个股东构成无限公司的股东必须是二人或二人以上,如果由一人组建或公司只剩一个股东时,则其不能成为无限公司而应称其为独资企业.由于无限公司是典型的人合公司,是以股东间的信用为条件的,所以一般说来其股东人数较少,民法中“风险与利益一致”的原则在无限公司中表现得十分充分.另外,无限公司的股东必须是自然人,不能是非自然人.《日本商法典》第55条规定;“公司不得为其他公司的无限责任股东”,其他许多  相似文献   

11.
法人人格权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薛军 《法律科学》2004,22(1):50-55
法人可以享有某些种类的人格权 ,在现代已经得到理论和立法实践的确认。在民法典中不宜从这一角度对法人权利能力施加一般性的积极限制。承认法人可以享有人格权具有立法政策判断上的妥当性 ,对保护自然人的人格具有工具性的价值。法人享有人格权属于立法上的技术性的手段 ,能够保护组成法人的自然人以团体的形态而表现出的人格性的利益。在中国民法典中 ,对法人是否可以享有人格权问题可以作出原则上的认可 ,但允许判例和学说来具体确认法人可以享有何种类型的人格权。  相似文献   

12.
蔡立东 《法律科学》2012,(1):108-116
法人分类模式有"职能主义"和"结构主义"之别,《民法通则》采"职能主义法人分类模式",根据法人在国家构想的社会整体结构中担当的职能,将法人分为企业法人和非企业法人。这种分类模式渊源于我国法人制度立法的问题意识、立法之时面对的具体问题以及法律科学的发展水平,无法实现其意欲的分类目的,不能解决法人制度真正面对的问题,也无法为法人制度立法提供有效支架。我国未来民法典应回归"结构主义法人分类模式",并以其为主轴设计民法中关于法人制度的规则。  相似文献   

13.
一、企业法人与非法人企业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登记对象企业法人登记管理制度有两种登记对象:一是登记主管机关对县备法人条件的企业予以核准登记,颁发给《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代表国家赋予企业以法人资格,确认其民事主体的地位,这种性质的登记叫做“法人登记”,二是登记主管机关对不具备法人条件,但符合法律规定而从事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14.
一、公司成立行为与公司成立无效公司从筹建到成立后对外正常开展业务要经历三个阶段,即设立阶段、成立阶段和公司法人资格存续阶段。与此相对应是公司设立行为、公司成立行为和公司行为。具体而言,公司设立行为是指公司发起人为了创建公司,使其获得法人资格而为的一系列连续性的法律行为。公司成立行为则指公司登记机关对于公司发起人或代理人向其提交的旨在成立公司的申请及证明文件进行审查,对符合法定条件的予以登记并发给法人营业执照的行为。而公司行为则指公司有效成立以后,公司机关或代理人以公司的名义所为的法律效果归于公司…  相似文献   

15.
一、适用对象。须是已合法取得法人资格的公司,因为只有公司已取得法人人格才有滥用法人人格的可能。这里需要加以区分的是公司设立瑕疵问题,即公司形式上已完成登记注册行为,但因存在公司设立无效的法定事由,如发起人低于法定人数、投资不足、未制定公司章程、无必要生产经营条件等,若经利害关系人申请,即可判令公司成立无效,其法律后果是公司视为自始未成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企业开办的其他企业被撤销或歇业后民事责任承担的批复》中指出的开办企业未投入注册资金或投入注册资金未达到法定最低限额则认定其不具备法人资格即为该…  相似文献   

16.
王春梅 《法学论坛》2016,(6):148-157
在苏联民法中,所有制曾一度奠定了其所有权和民事主体分类之基础,甚至成为苏联民法及其民事主体制度的最大特点之一.但随着苏联与俄罗斯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其所有制关系不断走向变革,民事立法上的所有权和民事主体分类基础也发生了变化.就法人分类而言,虽然由于俄罗斯过渡性市场经济的特点,还存在着一些特殊标准,但法人活动的性质已经成为《俄联邦民法典》对法人分类的主要标准,由此昭示着俄罗斯法人分类所有制基础的隐退与消失.而法人分类基础上的所有制话语从20世纪50年代纳入我国立法之后,历经了60-80年代的扩张与持续后,至今仍然大量遗留,从而导致对平等原则的背离与立法上的区别对待,而我国平等多元民事主体制度的构建则要求彻底清除与消解法人分类的所有制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 早在古代罗马法中,虽无法人的概念,但是法人的雏形已初露端倪。罗马法可以说是一个人性张扬的时代,从其立法体例上便可以看出,开篇即为“人”法。但是.“罗马人从来都没有建立起关于法人的连贯理论。在现代法律工作者看来,‘人’这个词是指任何能够行使及承担权利和义务的实体”①《德国民法典》立法首创使用“法人”(juristischePerson)概念,明确规定对符合一定条件的团体,可以赋予权利能力,使之成为民事主体。②依照我国民法的规定,自然人具有权利能力,可以作为私法上的主体.参与民事活动;同样…  相似文献   

18.
"法人"在我国立法中有特定的含义,认为只有团体成员对团体的责任承担有限责任的才是法人,其余团体一律无法人资格。本文从理论的层面,从法人制度价值的角度来分析法人的范围,笔者认为凡为法律主体之团体,均可称为"法人",而不论其责任形式如何。  相似文献   

19.
略论我国国家的法人资格及其特征余志勤关于我国国家的民事主体资格问题,学术界有两种观点,即国家特殊民事主体说和国家法人说。笔者认为,国家法人说更为科学,也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要求。本文不惴浅陋,拟就国家的法人资格及其特征略作探讨。一、国家法人资...  相似文献   

20.
虽然理论上有关侵权行为能力的学说众说纷纭,但实践中法人具有侵权行为能力却是不争的事实。《民法通则》采用了广义的侵权行为能力范畴,民法典草案则将其区分为法人侵权行为能力与雇主责任。纵比各国相关立法之利弊,《民法通则》和民法典草案相关规定都有亟待提高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