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世纪之交,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论述,具有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指导意义。 共产党是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核心力量,其理论方针政策会主导、影响中国方方面面。各民主党派认真学习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论述,必然会对民主党派跨世纪健康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和深刻启示。启示之一:更加自觉地接受共产党的领导 民主党派为什么接受共产党领导?共产党领导地位是天赋神授还是自封?都不是!这一领导地…  相似文献   

2.
<正>民主党派民主监督是指由参政的民主党派通过民主的方式对执政党实行的一种权利监督,其出发点和目的是"支持、维护和帮助中国共产党更好地执政"。一、民主党派民主监督体现了我国政党民主政治的重要理念民主党派是我国政党民主政治的一种制度安排。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时期在人民群众中享有绝对政治威信,在夺取政权后可以走一党制道路,但为了摆脱"人亡政息"周期率现象,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党制度。民主党派从一开始就是共产党的拥护  相似文献   

3.
谈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完善民主监督机制,畅通下情上达的渠道,加大民主监督的力度。我们是执政党,必须自觉倾听人民群众和民主党派的意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民主党派的监督,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兢兢业业工作而不致懈怠。没有监督就难以有效防止腐败。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主要是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要鼓励各民主党派当我们的诤友,能够说心里话,敢于讲不同意见。”江总书记的讲话对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巩固和发展多党合作,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4.
我国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各民主党派的自觉选择。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民主党派成员的不断更新,一些同志在民主党派接受共产党领导这个根本问题上产生了疑问,有的提出,民主党派与共产党都是政党,为什么要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有的甚至认为不以执政为目的的政党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政党。  相似文献   

5.
本文第一部分,考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多党合作的产生和发展。得出如下结论:(-)在我国所以能实现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从主观条件看,既是因为诞生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各民主党派自身发展状况决定其愿意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又是因为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实施了正确的方针政策;从客观条件看,一是因为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一党独裁不允许民主党派从事和平的公开的争取民主的斗争,迫使民主党派向共产党靠拢。二是因为四十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多党合作,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志。多党合作、民主监督是指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但主要是民主党派对共产党的监督。各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有利于共产党的领导,它使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能够不犯或者少犯错误,更好地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为多党合作中的民主监督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因为民主党派对共产党的监督,是参政党对执政党的监督,而监督什么?怎样监督?一直是多党合作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其显著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 ;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本着“长期共存”的方针实行互相监督 ,其中“主要是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参政党的这种民主监督在多元广泛的监督体系中有许多独特的优势。一、监督主体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 ,在监督中显现出明显的智力优势。民主监督是人民参与国家管理的一种政治活动 ,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列宁曾经说过 ,“我们不是空想家。我们知道 ,不是随便哪一个粗工和厨娘都能马上参加国…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是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无论执政党还是参政党都是社会主义的政党。多党合作制度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8个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接受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既不是多党制,也不是一党制。一党制缺乏公平和民主;多党制各种社会力量不集中,反对党与执政党互相拆台,社会不稳定。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则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在多党合作制度中,处于领导地位的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需求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进行执政。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与共产党长期合作共事,共同为建设…  相似文献   

9.
李桂秋 《求索》2012,(9):53-56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公信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不但普通群众对共产党的认可度提高,广大中间人士也增加了对共产党的认可和支持。这个时期共产党公信力提升的主要原因有:国民党悍然发动内战,背弃民心,为共产党提升公信力提供了客观条件;进行土地改革,彻底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得到了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广泛支持;建立并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得到了多方面力量的广泛支持;践行民主,得到了各界人民的广泛赞誉和认同;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巩固了党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升了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中国共产党提升公信力体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始终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始终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始终坚持党自身的建设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都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中国共产党90年历史,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推进民主建设的历史.共产党真诚、全面、正确地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能够团结信教群众.共产党保障人权,不仅因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更在于能自觉按照历史逻辑,立足中国国情,选择正确的人权实现途径.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与民同在,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站在时代发展前列和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潮头.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各民主党派,从它们成立之时起,就同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各民主党派对中共在革命中的领导地位,都经历了一个由不自觉到自觉接受的过程,它们是“逐步在国民党与共产党两大党的对立斗争中选择了共产党”。革命的洪流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全中国,1...  相似文献   

12.
在81年的战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在错综复杂的历史条件下,顶住国内外的各种压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困难,战胜一切艰难险阻,领导中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历史基础、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其党内民主建设的意义决不限于共产党自身,必然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的价值取向,也是推进和发展人民民主的有效的制度形式。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领导与被领导、执政与参政和相互监督的关系,揭示了我国政党制度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发展党内民主对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正确认识和把握多党合作中的政党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期导读     
《春秋》2017,(2)
<正>1948年春,随着解放战争局势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爱国民主人士向中共中央建议,尽快成立全国政权机关。4月30日,中国共产党为动员全国各阶层人民实现建立新中国的光荣使命,发布了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得到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他们纷纷接受邀请,到解放区共商建国大计。"五一口号"是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的宣言书、动员令,标志着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公开、自觉地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揭开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和政党制度建设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与民主党派侯霭云中国民主党派从形成到发展,从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爱国主义到社会主义,经历了几十年艰难曲折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中国共产党,特别是毛泽东同志亲切的关怀和帮助。民主党派产生于1928年春,以中华革命党成立为...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行动纲领,民主党派要积极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多党合作中,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友党.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在新的历史时期,民主党派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加强自身建设,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执政与民主党派参政的实质,是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权建设和政府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不同作用,共同推进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民主集中制紧密结合,在履行各自职能基础上合作共事,是我国执政与参政关系不同于西方的显著特点.要准确把握二者同一性、差异性和联系性原则.  相似文献   

18.
1989新时期民主党派的历史使命和任务———纪念中共中央 (1989)14号文件颁布15周年韩启德民主与科学 DEMOCRACY &SCIENCE年12月 ,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指示 ,中共中央在广泛征求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意见的基础上 ,制定颁布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可以说 ,这是一部由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共同起草的纲领性文件。《意见》贯穿了两条主线 ,即坚持共产党领导和充分发扬民主 ,并将此规定为中共和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共同行动准则。它标志着我国多党合作开始步入制度化、规范…  相似文献   

19.
研石 《乡音》2013,(11):25-2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创立了一种新型的政党制度形式,在世界政党制度中独具特色。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既亲密合作又互相监督,而不是互相反对。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各民主党派依法参政,而不是轮流执政。这一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适应,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而不是少数人的民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价值和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20.
正农工党选择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不是被动的、突然的,而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在经历了挫折和失败之后,从同情、支持、靠拢共产党,到自觉接受共产党的领导,郑重选择多党合作,在政治上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农工党从建党到新中国成立,主要经历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三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农工党自身也经历了: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时期(1930-1935)、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时期(1935-1947)和中国农工民主党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