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控辩平等原则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具体体现。为此,认真贯彻执行这一原则,对维护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避免冤、假、错案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2.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一个文明社会的最基本的要求。当今的中国社会中,很多本应享受“人人平等”的人,却因为经济等多方面的原由,享受不到法律的平等,原因并非是法律不平等,而是他们根本跨不进法庭的“门槛”,或由于缺乏法律专业知识,跟诉讼对方当事人无法平等对抗,因此,平等也就成了奢谈。  相似文献   

3.
李静 《青年论坛》2006,(6):83-85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涵之一。如何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准确把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是当前司法工作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平等原则要求司法工作必须坚持司法为民宗旨;坚持公平与正义的目标;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适应平等原则的要求,司法实践中必须注意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包括程序平等与实体平等的关系、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关系、平等保护与特殊保护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4.
法制博览     
肖扬:坚决反对“有罪推定”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认为,“人权入宪”是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通过宪法和法律保障人权的认识进一步得到深化,对人民法院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肖扬指出“人权入宪”对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是要求法院坚决贯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则,努力实现“法庭面前人人平等”;二是要求法院在刑事诉讼中更加严格贯彻“罪刑法定”原则和“罪刑相适应”原则,坚决反对“有罪推定”;三是要求法院在民事诉讼中坚决贯彻当事人平等原则,防止司法领域的地  相似文献   

5.
我国职务犯罪司法预防的主要问题在于:罪刑平等原则没有得到全面贯彻;“以罚代刑”现象一定程度上存在;没有严格执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注重功利目的实现而忽视执法的严肃性;审判的及时性、公开性未能得到很好的贯彻;司法业务指导工作仍需加强。为有效地惩治职务犯罪,应坚决贯彻罪刑平等原则;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正确执行惩处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加强司法解释、司法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项基本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句话早已为人们耳熟能详,在不久前召开的第二届“中国青年法学家论坛”上,刘俊海教授提出:“法律应该向弱者适度倾斜”,此言一出,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7.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法制建设的基本原则。无论是在行政执法工作中,还是在司法实践中,或是在立法过程中都应当以这一基本原则为出发点。  相似文献   

8.
陈伟 《青年论坛》2007,(3):126-129
人权是一种为人人所享有的权利。人权保障离不开立法活动,保障人人享有人权需要国家机关在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分配权利义务的过程中承担平等对待的义务。为此,需要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约束范围扩大到立法领域,改变以往该原则仅指法律适用上的平等的狭隘理解。  相似文献   

9.
“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原则。从理论上探讨、在实践中贯彻这个原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具有特定的含义:真理对人们决无厚此薄彼之分,而是一视同仁的,它不屈从于任何权威,相反,权威必须服从真理,人们应该以真理为尺度,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如何理解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或“一律平等”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所谓“人人平等”、“一律平等”,均是指任何公民或“一切”、“所有”公民无一例外地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为了反对封建特权而提出的口号。它最早是在1789年的法国《人权宣言》中,作为资产阶级法制的一个原则被确认下来的。从《人权宣言》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规定  相似文献   

11.
我国1954年宪法曾规定:“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1975年和1978年宪法取消了这一内容。现行宪法恢复了这一内容,并将“法律上一律平等”改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现行宪法的这一表述,明确表明我国在立法上并非是人人平等的。这里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法律已经制定出来,在这个已经制定出来的法律面前,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平等地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力,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法律平  相似文献   

12.
张硕 《人大研究》2006,(5):11-13
选举权是公民政治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选举权利的平等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平等的制度基础。我国选举法中关于人大代表所代表人数的规定实际上剥夺了我国农民平等选举的权利,没有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基本原则出发来构建我国的人大代表选举制度。一《、选举法》关于城乡代表不同名额的规定我国现行《选举法》第二章第十二条规定“:自治州、县、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镇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第十三条规定“:直辖市、市、市辖区的农村每一…  相似文献   

13.
谈司法公正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从保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从法律层次上消除了等级特权制度,树立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为司法公正奠定了法律基础。首先在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中规定的国家根本制度和原则,无一不将平等原则蕴涵其中,为平等司法提供了宪法保障。其次《民法通则》中把平等、公平、诚信、禁止权利滥用等原则明确规定为民法的基本原则,亦体现了司法公正。再次,《民诉》、《刑诉》、《行政诉讼法》等主要诉讼法更将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办案;办案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平等对待每个当事人;在适用…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是新宪法中规定的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社会主义法律实施时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它是对资产阶级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批判继承。早在1954年我国的宪法中就曾有明确的规定,后来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这一正确的原则遭到批判和否定。1978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重申“要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接着,1982年新《宪法》恢复了1954年《宪法》的这一规定,并在文字上作了一些修改,把原来的“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提法,改为现在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当前,  相似文献   

15.
今年,江苏省2008年普通高考方案甫一露面,便引起各方的极大关注和讨论。也难怪,很少有一个词汇像“高考”一样牵动着普通百姓的神经。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下,高考成为千千万万学生奋发向上的目标和动力。随着形势的发展,统一高考的弊端愈发明显地暴露出来。首先,随着经济发展的差距拉大,教育发展差距也逐步拉大,拿一把尺子衡量全国各地的教育发展水平显然是不合理的,分配名额的录取方式也有违“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初衷。其次,考试内容单一,导致学习过程的  相似文献   

16.
“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是认识原则,“少数服从多数”是组织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论是这两个原则的共同的理论基础。所以,从根本上说,这两个原则是一致的。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两个原则也常常发生矛盾。正确地处理这两个原则之间的矛盾关系,是领导者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论认为,真理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从这样一个认识真理的基本原则出发,必然得出“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结论,即在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以及由实践检验证明这种认识是否正确的问题上,无论什么人都是平等的。  相似文献   

17.
《时代潮》2001,(23)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当今世界各国宪法普遍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与此相适应,切实有效地保障公民平等实现法定的各项权利,成为现代国家的一项基本义务。要履行此项义务,国家不仅应为公民权利的最终实现设立有效的司法程序,而且必须保障所有公民、特别是社会贫弱者不受经  相似文献   

18.
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涵表现为罪名之法定、刑罚之法定、司法解释之法定和犯罪认定之法定。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基本内涵表现在一律平等地保护、一律平等地定罪、一律平等地量刑和一律平等地行刑。罪刑相适应原则包括两方面内涵:一是刑罚轻重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相适应,二是刑罚轻重与犯罪分子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相似文献   

19.
陈树艳 《前沿》2010,(14):34-36
平等和自由是近代民主政治的两大支柱,平等的观念历史悠久。平等渗透在每一项宪法权利之中,是每一项宪法权利都必须具备的要素。平等不仅仅是一项原则,也是一项权利。平等一直以来是人们所追求的理想,特别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已经为大多数的国家所采纳,成为现代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原则,大多数国家都确立了平等的原则以期在整个社会实现一种制度意义上的平等(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20.
法律的普遍性维护着法律最起码的公平和正义,保障每个社会成员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地位。普遍法系的遵循先例原则,美国宪法的同等保护原则以及中国宪法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均揭示了这一法律应具有的基本属性。但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又时时在向法律的普遍性这一神圣原则提出挑战,企图寻求法律的种种例外对待:上至国家元首、仁人志士,下至黎民百姓、流氓恶棍,他们都常以各自的理由和方式在向法律的普遍性提出挑战。可以说,一部法律的发展史,就是法律的普遍性原则与例外对待的斗争史,二者之间的张力与消解,构成了法治的永恒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