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文明的两大基本形态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近代以后,随着法治社会的进步,制度文明的重要性日益突现。以政治学的眼光来看,制度文明既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的产物,又是其保障,因此,正确理解制度文明和两大社会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的关系,明确制度文明在其中的地位,不仅有利于中国的制度现代化,也根本上有利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一,制度文明在精神文明中的定位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中,制度文明的存在是一个不言而喻的事实。但制度文明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文明,就有不同的认识。有一种观点,认为文明应当分为三种类…  相似文献   

2.
马捷莎 《新视野》2003,(6):39-40
社会文明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文明既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互作用中平衡发展,又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平衡的交错中发展。因此,社会文明是一个动态平衡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道德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中用以判断行为规范的标准。共产党员的道德,意指党员在从事各项工作和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理想、道德情感、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道德标准。不管在什么社会条件下,共产党员的角色总是社会成员政治面貌,精神面貌的样板之一。事实上,在任何行为中,共产党员总是充当着引领者的角色。党员的品行和精神内涵,代表着社会的文明程度。社会文明的核心,说到底就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没有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就毫无价值。如果“执掌明灯”的引领者…  相似文献   

4.
从毛泽东到胡锦涛,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上,实现了三次飞跃,即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二位一体,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演进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四位一体.总结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文明观的历史演进,对于深入认识和全面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求是》发表评论员文章《三大文明一起抓》认为,中共十六大提出三大文明协调发展,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文章在分析我党提出三大文明协调发展的目标和阐述三大文明辩证统一关系后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立足中国国情,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决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文章指出,三大文明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物质文明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和前提,政治文明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保障,而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和政治…  相似文献   

6.
学习邓小平“两个文明一起抓”偶得杨富耕一、“两个文明一起抓”是我们党光荣的历史使命。从整体上看,建设社会主义就是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缺一不可。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同时,精神文明又为物质文...  相似文献   

7.
王桂安 《发展论坛》2002,(10):28-30
城市的出现不仅是人类创造文明的成果,也是人类创造文明的载体。我国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创建文明城市的建设,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业。社会学家认为:现代文明城市建设应树立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统一体科学理念。在城市文明建设的三大要素中,物质文明是文明城市的基石;精神文明是文明城市的灵魂;生态文明是文明城市的形象。三个文明的和谐发展,构建成文明城市的统一整体。而且在精神文明中,道德兴,国家兴,民心淳,国运盛。文明市民是文明社会和文明城市的精华,市民素质是…  相似文献   

8.
雁塔晨钟     
金钱与文明张述华随着的商品经济的发展,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文明开出了艳丽之花。然而物质文明的进步暴露出精神文明的陷落。“富裕知礼义,钱多自文明”,似乎成了一些刻意追求物质文明者的哲理,成了放松、诋毁精神文明建设的借口。他们的物欲极强,钱迷心窍,把物质文...  相似文献   

9.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周义庚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能否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二十一世纪的大问题。我们应当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社摆在突出的地位,始终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  相似文献   

10.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今后15年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在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条件下,能否正确处理两个文明建设的关系,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关系到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21世纪。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中强调指出:“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发展。”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贯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也包含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约重要目标 ,是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客观要求 ,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党风廉政建设也就是政治道德和政治行为的文明建设 ,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政治文明建设的成果最终都体现为制度的形式 ,因而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2.
赵传珍 《党建》2019,(4):36-3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视察广东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提升人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广东深入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全省人民坚定文化自信、守护好精神家  相似文献   

13.
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又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的两项长远的宏大的战略任务,也是全党当前和今后最根本的任务。我们今后的一切工作,就是要为建设两个高度的文明而奋斗。自从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物质文明,就谈不上精神文明。精神文明是人  相似文献   

14.
1、精神文明建设是一种经济行为。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物质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说明精神文明建设本身也成为经济增长要素的一部分,是一种无形的、潜在的要素。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市场经济的自由、平等、效率。竞争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这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体现。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建设精神文明和建设物质文明都是经济行为,都有投入产出,都要节约资源,并且只有两者保持协调才能很好地促进社会的进步,否则将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比如若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落后,道德沦丧,赌博成风,贪污盛行,强盗…  相似文献   

15.
刘长兴 《新长征》2006,(7):22-23
道德风尚是产生于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同时又影响和作用于社会经济基础且被社会普遍认同的行为规范。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道德风尚。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应当倡导和树立什么样的道德风尚?这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方向和性质,而且关系到能否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邓小平同志的重要思想。他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度出发,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大根本任务。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是邓小平哲学思想运用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体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只抓一个文明不行,要两个文明一起抓,两个文明不能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要一起抓,这是我们党的坚定不移的方针,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原则。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讲话时强调: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陈云同志在全国端正党风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讲话时也指出:全党同志,时时刻刻注意,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认真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一起抓。这是在新条件下,党中央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的及时而明确的行动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学习,坚决落实。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积极成果,标志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社会的改造,社会制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国庆讲话中精辟地分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及其现状,指出:“社会主义不仅要实现经济繁荣,而且要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是我们的基本方针。”又说:“我们要深刻吸取近几年来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教训,在努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联系蚌埠市创建文明城市的历程,深感社会主义两个文明的相互依存,缺一不可,而坚持两个文明一起  相似文献   

19.
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键在党,关键在加强和改善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这是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的一个重要思想。我们应当深刻领会,全面把握,坚决贯彻执行。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准出:“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建设物质文明关键在党,建设精神文明关键也在党。”这个论断揭示了两个文明建设与党的领导的关系,肯定了党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领导地位和作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一个伟大的社会文明大业,它既包括物质文明,又包括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20.
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文明发展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文明从构成上不限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还有制度文明、信息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等文明形式。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有赖于文明观的转变和文明发展模式的调整。以人为本,多种文明一起抓,走综合协调的文明发展道路,选择生态文明为主导的文明模式,是文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