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现行法律对建造中船舶所有权的规定很少,本文从建造中船舶的概念出发,对不同性质的造船合同下建造中船舶所有权的归属进行讨论,并结合国际两个标准造船合同的相关规定,分析了在我国实践上造船合同的性质和建造中船舶所有权的归属以及我国未来的立法需要.  相似文献   

2.
从语言、准据法和争议解决方式、新增条款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几方面评述了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标准新造船合同(上海格式)的特点,将其与相关造船标准合同做了比较,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建议。上海格式的很多条款实用性强,有助于减少争议、促进合同履行,但也有若干条款在内容或措辞等方面需要加以完善。经过修改完善,上海格式可以成为当事方订立船舶建造合同的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船舶建造合同纠纷当中,合同变更引发的纠纷占有相当的比重。中国船厂因为在合同变更上的疏忽与经验的不足,屡屡在国际仲裁中被裁定违约,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针对造船合同的特殊性,结合对国际上较有代表性的船舶建造标准合同文本的研究,从船舶建造方的角度对船舶建造合同变更过程中易引发纠纷的风险点进行全面梳理,论述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成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范建议,以期对中国船厂预防合同变更中的风险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
在现阶段航运业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国内船舶建造合同纠纷案件数量出现上升态势。该类案件类型多、形成原因复杂,且在法律适用上存在诸多难点。针对现阶段国内船舶建造合同一系列基本问题,结合民法基本理论,采用实证分析、比较法等方法,分析论述了船舶建造合同法律性质、情事变更原则的适用、船舶质量瑕疵纠纷、造船方不具备相应资质情形下合同效力认定等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将BIMCO新造船标准合同和其他一些造船合同的格式进行比较,分析该新造船合同下对新造船融资方面的规定,并分别从保护各方的利益角度出发,对这份标准合同的条款提出一些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6.
NEWBUILDCON下船舶融资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将BIMCO新造船标准合同和其他一些造船合同的格式进行比较,分析该新造船合同下对新造船融资方面的规定,并分别从保护各方的利益角度出发,对这份标准合同的条款提出一些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7.
覃怡 《法制与社会》2012,(18):55-56
船舶企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船舶企业密不可分的造船合同能够为船舶企业保驾护航。为了减少因船舶建造引发的纠纷,应系统的分析造船合同的特殊性。我国《海商法》并没有对造船合同做出专门的规定,所以我国的造船合同主要适用的是《合同法》。本文拟对造船过程中签约前以及合同签订后合同内容的变更或补充造成的赔偿做一个分析,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实践中存在大量倒签船舶建造合同以规避适用PSPC规则的情形。通过阐述各类倒签船舶建造合同对第三人的欺骗情形,分析英国法下倒签船舶建造合同的效力以及倒签合同对定期租船合同中双方当事人权利的影响,建议实践中倒签船舶建造合同的造船厂或新造船船东小心谨慎,否则对方违约时,其不仅因合同不可执行而无权获得救济,随后还会面临与租家及其他相关方的纠纷。  相似文献   

9.
国际海上运输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船舶航行中泄漏的油类和排放的温室气体也导致了对海洋和大气环境的污染.同时,船舶企业在造船、修船和拆船过程中的不当排放也导致了海洋环境的污染.环境保护是船舶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为了保护海洋和大气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海运界推行了一系列防止船舶油污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和标准,对船舶企业设计和建造船舶提出了环境保护要求.中国船舶企业应当坚持绿色造船理念,设计和建造符合国际船舶能效要求的船舶,采用强调环境保护内容的造船合同文本以及在船舶建造、修理和拆解过程中注重对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对合约法的生疏以及在合约履行方面的漏洞,导致中国船厂在因造船合同争议提起的伦敦仲裁中几乎无一胜诉。为扭转此种不利局面,在介绍造船合同仲裁案件的代表性争议的基础上,提出中国船厂处理造船合同争议时应区分不同事由,分别采取对策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1.
医疗事故赔偿纠纷与医疗服务合同纠纷案件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目前实际存在着医疗事故赔偿和人身损害赔偿的双重标准,于是在医疗纠纷诉讼案件中,患者可以选择医疗服务合同纠纷作为诉讼案由,以回避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医疗事故赔偿标准。虽然根据法律的规定患者有选择案由的主动权,但在诉讼中究竟选择侵权之诉还是违约之诉,仍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2.
定式合同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式合同从问世以来以其签约简便,具有效率价值、安全价值被广泛应用,但同时它妨碍了合同法的传统的契约自由原则,构成了对自由、平等、公平的相对威胁,给人们的观念带来了冲击。定式合同符合功利主义愿望及社会化要求,因此才具有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3.
论合同法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特别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烈英 《现代法学》2000,22(4):86-90
作者将 1 999年《合同法》与 1 982年《经济合同法》对债权保护的有关规定做了比较。《合同法》改变了原《经济合同法》对债权人利益保护不力的规定 ,立法的出发点就是坚决加强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在《合同法》中主要体现为“四权”、“三金”的规定。  相似文献   

14.
劳动立法应遵守三方合作原则。《劳动合同法》客观上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诱发了企业的一些规避行为。但企业的行为是理性的,政府应当理性对待,不应将其一概视为违法。而且,企业的规避行为不仅是出于成本原因,也是因为该法的立法过程未能有效地贯彻三方合作原则。劳动立法中,不能以社会多数意见取代三方协商,依靠惩罚性赔偿不可能建立真正和谐的劳动关系。因此,我国应尽快完善三方合作机制,改革妨碍《劳动法》实施的旧体制。  相似文献   

15.
孟国碧 《行政与法》2007,(1):100-102
1999年《合同法》的颁布不仅是合同法的重大发展,而且对中国民法典的制定具有促进作用。但《合同法》的某些条款存在前后矛盾或自相矛盾之处,主要包括:第10条、第36条关于书面形式的弹性规定之间的矛盾;第25条、第32条、第33条关于合同成立时间的规定之间的矛盾;第34条、第35条关于合同成立地点的规定之间的矛盾;第140条、第25条关于合同生效的规定之间的矛盾及第140条的内在矛盾。上述条款之间的前后不一致或内在矛盾需要通过司法解释或法律修订进一步完善,以减少当事人之间不必要的纠纷。  相似文献   

16.
《劳动合同法》的出台是各种背景因素综合催生的结果,具有重要的法制意义。基于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双重法律观评价,《劳动合同法》有得有失,综合衡量,得多失少。《劳动合同法》蕴涵创新精神,在诸多制度层面体现创新内容。正确解释、评析这些制度创新内容,有助于促进《劳动合同法》的有效实施和适时完善。  相似文献   

17.
佘国华 《政法学刊》2001,18(2):33-35
新合同法是我国第一部法典性质的合同基本法。该法的颁布与施行,标志着我国合同主体行为的规范化已迈入新型的法治轨道。但是,新合同法在部分内容和逻辑语法上,分别存有某些瑕疵,如关于合同的定义与定性有失偏颇,法条之间有矛盾和逻辑错误等等,须予以矫正。  相似文献   

18.
论情事变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事变更现行法律制度,作为一种法律曾在《合同法草案》第四稿第76条第一款中对该原则规定了假定、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个要素。在学理上,它是作为合同变更或解除的事由之一。  相似文献   

19.
违法合同的效力判定路径之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同法》第52条第5项及其司法解释对于纠正违法即无效的错误认识曾起到了历史性作用。但现有的学说及现行立法在就违法合同效力的判定路径上却存在着方向性的偏差,于司法实践并不具有真正的指导意义:区分民法内的强制规范与民法外的强制规范而异其效力,在我国并不可行;通过语义分析尚难以发现强制规范之所在;而将违法之法简单缩限为法律、行政法规上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并不妥当,亦难以操作,且于价值及逻辑层面多有疑问;此外,将违法与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予以并列,在逻辑上也有不合。故应将违法合同的效力判定纳入《合同法》第52条第4项,通过规范目的的发现及利益的衡量来最终确定违法合同的命运。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合同法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结合律师实务,对我国合同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要约、承诺等若干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