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忠正 《求实》2016,(7):31-37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财富表现为生产的目的,其使命仅在于获得财富。随着政治经济学家对作为财富的主体本质的劳动的深入理解,工人越来越被抽象化,即从人"作为单纯的劳动人的抽象存在"到"人变成帽子"。货币——"作为财富的一般物质代表"——成为现实的共同体;但是,它必须从作为货币的货币转化为作为资本的货币。资本,作为一种普照光,是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物和物的关系"掩盖了"人和人的关系","个人现在受抽象统治"。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生存状况的批判,不仅彰显了资本主义经济方式的历史性,而且为全面建构小康社会提供了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与企业管理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是人类历史上的新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之外的“第四财富之源”,将从根本上挑战传统的企业理论,改变企业的生存法则和生存环境,从而导致企业管理发生一系列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工业经济向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转变是世纪之交的重大变革。这一变革不仅将引起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深刻变化,而且对新世纪的党建工作也将带来一定影响,所以,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知识经济的权力分散性,对广大党员和干部组织纪律观念带来负面影响。提出知识经济的权力分散性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在知识经济时代,通常由能力、财富和知识三个要素构成的权力,越来越向知识转移。一方面,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竞争实力是生产各种不同质的知识产品的智力,竞争的主要手段是靠技术创新以及创新产品的推广能力,社会经济权力将集中于善于创新…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大潮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汹涌而来。知识日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对企业而言,知识和信息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成为最主要的资源,正如资本和能源在300年前取代土地和劳动力一样。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提出了创新的紧迫要求。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资本主义财富生产观是在批判性地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财富思想基础上产生的,他认为,资本主义财富生产的历史前提是要使人身获得自由,成为可以自由交换的劳动力商品。资本主义财富生产的社会形式是商品,它的生产尺度是劳动时间,它的矛盾集中表现为资本的主体化与劳动的客体化,资本家占有财富,工人丧失财富,以及工人和资本家的权力对立。因此,只有扬弃资本主义财富生产才能使人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6.
曹利勇 《唯实》2010,(4):60-65
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不允许土地所有权入市交易。学者认为,能作为财产权进行转让、出资的只能是国有土地使用权,从而,否定了集体土地使用权出资的适格性。在资源稀缺约束条件下,企业发展需要诸如集体土地使用权之类的稀缺资源,而稀缺资源要成为能带来剩余价值的资本也离不开企业这种高效的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7.
陈云“文革”后期提议加强黄金储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长青  陈渊 《党史博览》2008,(12):38-40
黄金储备,指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用以平衡国际收支,维持或影响汇率水平,作为金融资产持有的黄金。它在稳定国民经济、抑制通货膨胀、提高国际资信等方面有着特殊作用。“文革”后期,陈云敏锐地意识到并把握住国际金融市场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推动中国政府大量增加黄金储备,维护了国家的经济利益,也为新时期的调整和改革开放的起步准备了思想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大在经济理论上的一个重大创新,是提出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也可以参与收益分配。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为什么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也可以参与收益分配? 作为资本的生产要素,无论以生产资料实物形态存在,还是以货币价值形态存在,离开了劳动者的劳动(包括经营管理劳动),都不会自行增殖。但它们又是生产得以进行、社会财富得以增长的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活劳动只有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才是创造财富和价值增殖的源泉。在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土地、  相似文献   

9.
《新湘评论》2009,(11):57-57
黄金从来就不是俗物,自古它就是权力、财富、永恒、吉祥的象征。作为首选的交换媒介、言用金印、养生金丹、宫廷金器用具……这一切都记载了她高中的血统,为其披上了一袭迷人而不可复制的袍子,演绎着尊贵之风。  相似文献   

10.
《学习导报》2009,(11):57-57
黄金从来就不是俗物,自古它就是权力、财富、永恒、吉祥的象征。作为首选的交换媒介、言用金印、养生金丹、宫廷金器用具……这一切都记载了她高中的血统,为其披上了一袭迷人而不可复制的袍子,演绎着尊贵之风。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穆勒评注》等著作中阐述了货币异化的理论,指出货币原本是人类交换的中介,是便于交换的手段,但在资本主义却逐渐变成了支配人、统治人的外在异己力量,主体和客体、手段和目的颠倒了。货币异化理论是分析当代金融资本主义的有力范式:当代金融帝国主义中,金融资本越来越疏远生产;金融资本从创造财富转向了聚集财富;金融危机甚至成为金融资本实现财富集聚的手段。金融帝国主义是货币异化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土地价值无量,仅国有土地一项,静态估算货币价值达25万亿人民币。土地资产数额巨大,具有价值增值功能,又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按照市场供求规律,土地的供给的稀缺性与需求的无限性,便成了经济转型时期权力寻租高速牟利的集中领域。因此,以土地资源为开发对象的地产业成为一个暴利行业,出现了大富豪们异常集中在地产领域的特有现象。在中国2002年度100名富豪中,竟有近50人涉足地产业,而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500富豪只有30人左右是地产商。由于土地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其作为一种资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基本不可替代的。随着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13.
孙兆学 《求是》2012,(15):31-33
黄金因其具有稳定的内在价值,既是各国信用货币的基石,也是全球性战略资源。纵观世界经济强国,无一例外地在国家层面制定并实施了黄金战略。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要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提升核心竞争力,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科学构建黄金勘探、生产、交易、消费、投资一体化政策体系,加强国家对这一战略资源的控制力,从而在全球化进程中有效维护国家经济和金融安全,增强抗御外部风险冲击的能力。一、从战略高度重新认识黄金储备的地位和作用上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实行了上百年的金本位制崩溃,黄金在美元霸权影响下对经济金融的稳定作用受到了人们的广泛质疑,"黄金无用论"开始在全球蔓延。很多人认为,黄金不再是货币基础,存储黄金会增加储备成本。于是,一些国家央行开始抛售黄金  相似文献   

14.
《求是》2011,(2)
社会主义新财富观,应是重视个人财富,更重视社会财富;重视物质财富,更重视精神财富;认为财富来自社会,也要回归社会;主张增加社会财富,也增加个人财富。但对个人来说,不应当以片面追求财富为认识目标。一切向钱看、只有向钱看,才能向前看之类的口号是误导,而不是社会主义新财富观。在对待财富问题上,应当个人利  相似文献   

15.
社会平等,是人类所向往的理想社会状态,是人类世世代代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但是,平等同人类的其它理想一样,只有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在人与人之间的共同合作与相互竞争中,才有可能产生诸如平等之类的需要,而且,也只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才有可能逐步实现。 平等是以差异为基础的。差异包括自然差异、社会差异和主观努力程度的差异。在社会中,差异的存在是绝对的,从财富分配角度看,个人的收入与其付  相似文献   

16.
遏制权力腐败与中国的政治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中汝 《探索》2001,(4):70-72
中国正处于急剧的现代化变迁之中,需要一个具有极大合法性的执政党.然而,权力腐败正在吞噬着中国唯一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基础,成为中国政治发展的最大障碍.政治结构分化不充分是权力腐败产生的主要根源,因此,进行以权力制衡为重点的体制创新是有效遏止腐败的关键,也是中国政治发展的核心.体制创新应该创造与借鉴并重,世界各国积累的各种有益的组织和经验都是我们必须继承和学习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企业、政府融资平台等以土地为媒介使土地衍生为”土地货币”,土地逐渐成为重要的融资工具。特别是2008年以后,随着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激增,土地抵押、土地出让收益质押贷款占银行业贷款比重大幅增长,土地抵押贷款风险累积已对银行体系的稳健发展构成威胁。本文揭示了土地抵押贷款需关注八类风险。提出了防控土地抵押贷款风险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道德、权力、财富是人世间最强大的三种力量,道德约束权力同时约束财富,这是商业文明的基石。近年,一部分商人和官员大钻我国经济转型期法制机制不健全的空子,肆无忌惮地在权力和财富的道德真空中合谋。“商业贿赂在一些行业和领域蔓延,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毒化政风、行风和社会风气,滋生腐败行为和经济犯罪,已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大公害。”有学者大声呼吁。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反商业贿赂注定会成为今年的一个焦点。2006年1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的讲话中将反商业贿赂列为今年六大要务之一。2月24日,国务…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货币史上,使用范围最广、时间最长的货币是黄金。到了近代,大英帝国崛起,英镑替代黄金在全球通用,人类史上第一只主权性质的国际储备货币诞生,并且一时称霸全球。  相似文献   

20.
徐福和 《奋斗》2003,(10):30-31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弟有句深刻的比喻:“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自古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从来也没有离开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消耗,土地资源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