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剿“苏丹红一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海燕 《半月谈》2005,(7):35-35
2月18日.英国食品标准署向消费者发出警告,要求亨氏、联合利华等30家企业立即召回其生产的可能含有苏丹红色素的产品,并下令销售这些产品的商家立即将其下架.否则追究法律责任。此消息立即引起欧洲乃至全球食品市场的高度关注。我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月23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对含有“苏丹红一号”食品的检验监管,严防含有“苏丹红一号”的食品进入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又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一直向前发展的文化。中华文化经历了辉煌的发展时期,以其完整、独特的体系,对人类的文明、进步产生过重大影响。在当代世界,中华文化仍然显示出它巨大的魅力。多少年来,人们从不同的方面,来探索她历经磨难而不垮的奥秘所在,来寻求她濒临绝境而幸存的力量源泉。在这里,显然不可能比较全面、准确的回答这个博大艰深的问题,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中华民族之所以屡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至少与她独具的文化传统有关,与她拥有…  相似文献   

3.
客家文化     
谭舯 《统一论坛》2012,(6):50-52
客家文化是以客家民系为载体而形成的一种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在中华文化诸多分支中,客家文化历史不算十分悠久,但它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既存中原古意又纳南方春晖,被誉为中华文化大家园中的一朵奇葩。当前,客家文化已成为联系中国大陆同胞与港澳台同胞乃至世界华侨华人的一条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4.
日据后期,殖民当局在台湾推行“皇民化”运动,强制进行文化同化,台湾知识分子深受影响。台湾名医、文人吴新荣在日记中记载了他在“皇民化”运动期间对殖民当局文化政策的妥协及其内心的迷惘与矛盾。一方面,长期的殖民统治与文化同化在吴新荣身上烙下深刻的异族文化印记;另一方面,根植内心的传统中华文化,又促使其不自觉地抵制殖民同化。对殖民统治的妥协服从与内心中华文化认同的尖锐对立,造成吴新荣精神上的彷徨、迷惘与挣扎,而这恰恰是当时台湾知识分子阶层以及一般民众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5.
儒家德性论     
中华文化的道德智慧集中在儒家伦理思想和道德实践中,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儒家道德文化实际上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春秋时期由孔子创立,后经孟子、荀子发展而成的原生形态的思想体系;另一种是汉代“独尊儒术”之后被意识形态化、世俗化的儒家思想。在此我们论述儒家德性论当然尽可能从儒家道德文化的原生形态中领悟道德智慧,提炼思想精华。儒家德性论内容博大精深,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多个层面的解读,本文仅就儒家德性论的几个核心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6.
四月六日,非洲大国之一苏丹发生军事政变。国防部长兼武装部队总司令达哈卜宣布接管政权,推翻了前总统尼迈里对苏丹长达十六年之久的统治。尼迈里要求在埃及避难。  相似文献   

7.
周春 《两岸关系》2011,(9):67-68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不被中断的文化传统。文化的核心在于思想。中华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其重要动力即在于中国学术思想的发达。自周公、老子、孔子以降,三千年来,中国学术思想已经发展成为一股巨流。  相似文献   

8.
《小康》2017,(11)
<正>2011年7月,南苏丹获得独立,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笔者来到南苏丹做人类学研究,并有机会参加一场盛大婚礼,看到了南苏丹的另外一面……南北苏丹曾是一体,先后为土耳其、英国和埃及统治和管理。二十世纪50年代,南部苏丹开始谋求独立道路。1955-1972年和1983-2005年的两次内战,使这里成为非洲内战历史最长的地区。2011年7月,南苏丹获得独立,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同年,中国和南苏丹建交。南苏丹的石油产量在非洲各国中排第三。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一新论断深刻地揭示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彰显出独有的精神高度、理论深度与文化厚度。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举自信之旗,确立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应有态度;从价值论的角度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时代之问,实现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历史激活;从实践论的角度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创新之路,完成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转化发展。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成与发展的理论根基与创造母体,后者是前者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理念革新与价值升华。  相似文献   

10.
文化的力量     
苟子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中华民族是吐界上唯一文化没有间断过的民族,上下五千年传承至今,显示出了中华文化的伟大和力量。文化可以强大一个民族,文化可以强大一个国家,文化同样也可以成就一个人……  相似文献   

11.
拥抱尼罗河     
尼罗河,埃及和苏丹人民的母亲河。 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像一条雄威的巨龙,气势磅礴地奔腾在非洲的大地上。她源分两支,在苏丹首都喀土穆交汇,然后北去,游完6671公里的艰难旅程,才在地中海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苏丹首都是“世界火炉”,7月份气温高达40℃。然而,2月的喀土穆却天气爽朗,景物宜人。尼罗河像一位母亲,慈祥温厚,因  相似文献   

12.
李立 《统一论坛》2012,(2):11-13
中华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两岸同胞都在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台湾同祖国大陆的文化渊源深厚而久远。 从两岸出土的文物来看,台湾各地相继发掘出土的石器、黑陶、彩陶和殷代两翼式铜镞等大量的文物证明,台湾的史前文化与祖国大陆同属一脉。  相似文献   

13.
好听好看     
CD《埃及传奇》这是一段关于尼罗河、金字塔、黄沙、法老、时间和记忆的音乐。年复一年,尼罗河水变化无常,金字塔却固守着自己千年不变的表情,固守着狮身人面莫测的微笑,固守着法老那充满魔力的秘密。斗转星移,千年一瞬,漫漫黄沙弥漫在充满奇遇的历史深处,穿过时间的迷障,你可以听到法老的叹息,而在阳光下,沙漠中的小集镇正在开市;刺眼的光芒中,拂尘而去的一丝微风在宁静处倾诉着埃及的千古之谜……深圳音像出版社出版。在云南少数民族中,有很多把文字留在肚子里的说法。在云南无文字民族中,文化的传承活动主要是通过口授心…  相似文献   

14.
文化“出海”是展示中国形象、影响国际舆论、掌握国际话语权的重要路径。面对国际偏见误读、西方文化霸权、全球治理赤字等问题,新时代文化“出海”要勇于承担讲好中国故事、宣介中国声音、彰显中国价值的使命任务。中国底色是文化“出海”的民族根魂和基因密码,必须充分挖掘、传承发展以突出的连续性、包容性、统一性、创新性与和平性为特色的中华文化。文化“出海”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出海正确航向;构建特色战略传播体系,提高国际舆论引导力;培养国际传播复合人才,增强中国话语说服力;推动文化内容转化创新,提升中华文化感召力;延伸数字文化产业链条,扩大国家传播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由中华文化、中华美德及民族精神三维构成。文化是民族的命,文化与民族共生共存,只有民族文化的复兴,才有完整意义上的民族伟大复兴。道德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灵魂,也是民族的价值观,更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一个中国人,只有认同中华文化,具有中华美德,才有可能养育起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并不断调整和更新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她既有强烈的历史遗传性,又有鲜活的现实变异性;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对台关系八项主张中指出:“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中,又进一步指出:“悠久的中华文化,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江泽民同志对文化纽带这两次深刻论述,主要是针对祖国统一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任务,强调了中华文化团结人民、凝聚人心的巨大作用。因此,文化纽带的内涵,实质就是中华文化的凝聚力问题。这是我们必须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推进民族复兴大业的极为重要的力量。放眼世界,在诸多文化体系中,只有中…  相似文献   

17.
客家文化     
谭舯 《黄埔》2013,(1):89-91
客家文化是以客家民系为载体而形成的一种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在中华文化诸多分支中,客家文化历史不算十分悠久,但它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既存中原古意又纳南方春晖,被誉为中华文化大家园中的一朵奇葩。当前,客家文化已成为联系中国大陆同胞与港澳台同胞乃至世界华侨华人的一条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18.
事物的发展,遵循辩证的发展规律。就文化而言,它的发展,与辩证的扬弃关系最为密切,扬弃是文化发展的规律。有扬有弃,才有文化的健康发展;只扬不弃,文化成了一盘大杂烩;只弃不扬,则文化必被摧毁,文化的发展必然中断。坚定不移地遵循有扬有弃的辩证规律,把科学精神注入文化建设中,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将走上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19.
“世纪之交的中华文化之命运会是怎样?世纪之交的中华文化应该走什么道路?”以散文集《文化苦旅》而享誉文化圈的余秋雨在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时大声疾呼:中华文化需要建立人类意识! 余秋雨回顾历史说,17世纪的中华文化,主要是气节文化,当时是明王朝在抵抗北方的满族入侵。18世纪是汉族的农耕文化与满族的游牧文化融合时期,是中华文化最为强盛的时期。但18世纪末,随着第一个英国使团到华,标志着一种陌生的海洋文化出现在中国人面前了。19世纪,是中华文化与海洋文化较量的世纪,是中华文化惨败的时期。19世纪最后几年,中华文化在反思,下决心雪耻。20世纪,是以  相似文献   

20.
人类历史上曾有多种文化系统。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亚述文化、玛雅文化、希腊文化、罗马文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作为近代欧洲文明前驱的文艺复兴文化—·、··,都以它们的个性和色彩谱写了人类文化史的辉煌史册。人们在惊叹这些文化成就的同时也在感叹:并非每支文化系统都能保持它们源流的一惯性。美洲玛雅文化,已成为供人凭吊的遗迹;亚达文化,已被大片的油田所淹没;印度文化,正在处于蜕变之中;欧洲近代文化正在以现代的方式表现它的活力。但古老的中国文化仍然以它独特的姿态和色彩在现代世界表现它的总力,使中华民族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