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文春 《实践》2006,(11):49-50
企业文化是铸魂工程,理念文化、制度文化、形象文化有机地统一其中,而理念文化又处于核心地位。内蒙占海吉氯碱化工股份公司坚持把培育核心理念、为企业树魂,作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精心培育八大核心理念,使之成为企业快速、健康、和谐发展的强大原动力.  相似文献   

2.
企业文化是做大做强企业的战略问题,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解决企业文化"落地"的关键首先在于理念的认同,实现员工与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一致性.这种认同,不是简单地指全体人员对企业确定的核心理念在概念上的知晓,甚至是朗朗上口、倒背如流,也不仅仅是指职工对文化理念在涵义上的认可、同意,而是要求职工对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完全、衷心地拥护,并在行为中自觉体现.  相似文献   

3.
周明生  花虎 《唯实》2009,(3):44-51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推动企业科学发展,需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弘扬人人奋发向上、争为发展做贡献的精神,以充分彰显“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营造尊重人、爱护人的浓厚氛围,以深刻体现“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培育团队合作理念,以和谐发展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培育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培育“绿色文化”,在企业发展中努力实现“天人合一”。企业文化建设推动着企业科学发展,而企业科学发展又反过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跃上新的层次,由此形成两者良性互动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经济危机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新型企业社会责任培育的路径选择是,借鉴世界级公司的社会责任基准,从行为表现层面和精神追求层面,汲取适宜智慧、全局能力及企业精神培育理念.经济危机背景下,需认清国家崛起与企业卓越、社会和谐发展与企业永续发展间的"共赢"关系,从社会心理、社会环境、文化特质以及企业家观念及行为模式的角度,进行中国特色企业社会责任培育机制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核心理念体系是构建出版企业文化的出发点、根本点和着眼点。出版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体系的构建要素是:要确定出版企业自己的基本哲学观;要寻求、找出企业员工的核心本源需求;要有企业自己独特的核心价值观;要有企业自身明确的使命;要明确提出企业自己的经营理念;要清晰明确地找准企业自己的业务定位。  相似文献   

6.
孙玉杰 《学习论坛》2004,20(8):52-57
文化理念是一种文化价值观 ,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抽象。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一种文化类型的代表性价值导向 ,它既包含自身文化的特质 ,又应具有超越自身的人类文明共有的内涵 ,代表一种文化类型的历史与时代价值。世界上成熟的文化类型都有其核心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当代中国的新文化 ,它应该打造出自己特有的核心理念。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核心理念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需要 ,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理念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大胆创新。科学民主、仁爱和谐、求实创新是贯穿中国古今的文化理念 ,这 1 2个字产生的历史条件不同 ,但都包含了人类文明永恒追求的理念 ,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文化融古今中外文化于一体 ,创新发展的成果 ,应作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7.
正从培育与新时期形势任务相适应、具有企业特色的廉洁理念入手,通过完善制度、创新载体、拓展建设内容,不断丰富廉洁文化内涵。增强党员干部的崇廉意识,引导和规范党员干部廉洁行为,把各单位分散的、各自为政的廉洁理念和文化逐步整合统一到贵州中烟党组的要求上来,最终形成"阳光、清白、效率"的企业廉洁文化理念,构建独具贵州中烟特色的企业廉洁文化,在公司内部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发展环境,对促进企业生产经  相似文献   

8.
所谓岗位文化,是以地税文化理念为核心,以知识为基础,以事业为共同追求,以职业道德、相关法令、制度和政策为导向的全体干部职工的长期共识.岗位文化建设能否成功,首先取决于核心理念是否符合地税生存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其次取决于地税文化理念能否得到全体地税人的认同和严格遵循并转化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为;后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具有决定性意义.那么,如何将地税文化核心理念转化为个人的实际行动呢?答案就是将地税先进的价值观和管理理念转变为具有操作性的管理制度,以地税文化理念为指导不断修正和完善管理制度,以不断创新的管理制度来保障地税岗位文化的践行.  相似文献   

9.
企业文化建设应把握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文化、核心文化。塑造企业文化从显性文化开始,要着力创造培育深层隐性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要体现时代特征、符合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在不断深化的企业变革中,实现企业价值理念和员工价值理念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
祝国平 《求实》2006,(Z4):207-208
企业文化是企业理念形态文化、物质形态文化和制度形态文化的复合体,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从这一意义上说,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对外展示自身形象的一个"窗口",更是企业稳健成长的"指南针".  相似文献   

11.
一个成功企业的标志就是先进的文化、优秀的员工和高效的组织。这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也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根本保证,更是企业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广大员工的奋斗目标。因此,对企业来说,培育优秀员工和创建高效组织就显得尤为重要。坚持"人人都可成才"的理念,培育优秀员工的主要任务是:一要通过先进文化理念的宣传贯彻,使员工树立正确  相似文献   

12.
文化建设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管理理念的相对滞后是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因素。企业文化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注意培育企业精神,并在文化的传承、借鉴、创新中突出本企业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管理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旅集团在十多年的改革、重组发展中,形成并深化了以"人本、和谐、干事、创新"为核心理念的企业文化。这一内聚力量、外塑形象的共同价值追求,成为推动集团改革发展的强大内在驱动力和外在塑造力,打造了以"中国意识""中国品格""...  相似文献   

14.
刘江 《当代贵州》2007,(10):38-38
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的主流理念和主流行为方式的总和。企业文化的培育必须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注入新的活力,才能使其不断增强凝聚力。  相似文献   

15.
成莉玲 《学习月刊》2011,(10):67-68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体现着企业共同的价值追求、使命认同、行为习惯和目标企盼,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是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和凝聚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力量。近几年来,中铁  相似文献   

16.
试论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大爱精神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爱精神是大学制度文化的核心理念.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大学要实现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就应该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基础上,弘扬以人为本的大爱精神,更好地推动大学制度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周萍  田素霞 《理论学刊》2005,(10):72-73
为赢得竞争优势,我国企业正在着力培育核心竞争力,但在实践中尚存在着观念认识上的偏差和误区。培育核心竞争力必须以企业核心理念为导向,提高创新能力,建立学习型组织,构建高效的组织和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8.
刘桂莉 《党史文苑》2005,(12):51-52
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建立一种"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是现代企业管理适应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传统的儒家"人本"思想是构建现代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将儒家人本思想的精华与现代管理意识结合起来,建设企业文化,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叶新平 《学习导报》2014,(17):12-12
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价值标准作为企业文化基因,以“一流、超越、精作、奉献”为企业精神,以“创新、转型、升级”为发展理念,以“诚信、和谐、共赢”为合作理念,全面履行政治、经济与社会责任,为集团改革发展提供强劲精神动力与文化支撑。核心价值观引领企业发展方向。努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者、践行者,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企业的实践基础,培育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20.
程刚 《实事求是》2016,(1):96-99
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根基,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核心理念、价值追求、社会功能方面具有高度契合性,培育核心价值观可以从中汲取有益基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可行路径选择要以"中国梦"引领方向,注重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刻涵养,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以及塑造自觉践行的行动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