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联合国《电子签字示范法》立法思路与立法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 3月 23日,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通过了《电子签字示范法》,该法是贸易法委员会通过的一系列电子商务国际文书中的又一重要文件。其立法的基本思路是:作为一项单独的法律文书;与《贸易法委员会电子商务示范法》完全一致;对《贸易法委员会电子商务示范法》第 7条详细说明;拟由技术条例及合同加以补充的“框架”规则;对电子签字法律效力增加确定性;规定有关各方的基本行为守则;不偏重任何技术的框架等。该法包括 12条,规定了《电子签字示范法》的适用范围、定义、签字技术的平等对待、符合签字的要求、签字人的行为、验征服务提供商的行为与可信赖性、依赖方的行为、对外国证书和电子签字的承认等。  相似文献   

2.
陈柳斌 《法制与社会》2011,(23):280-281
如何应对我国电子合同立法面临的挑战,是我国发展电子商务与完善电子商务立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电子合同立法面临的挑战及其产生的原因,继而根据我国在电子商务中有关第三方机构的法律规定和现实生活中第三方机构的运作模式,对如何通过引入第三方应对我国电子合同立法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和论证,最后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构想。  相似文献   

3.
我国《合同法》及《保险法》都从立法一层面对格式合同条款作出限制,以求能最大限度保护消费者和投保人的合法权益。考虑上述法律的立法目的,在保险公司日常业务中,笔者认为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保险公司日常从事保险业务中,存在着并未按保险法有关保险人与投保人就保险合同条款应达成协议;或者虽在出具保险单时背面载明双方约定的合同内容或保险条款,彼保险人往往在保险公司的业务员或保险代理人兜售下,未仔细看清相关条款,即在有关协议上签字,给保险事故出现后,双方对有关条款理解不一致埋下隐患。  相似文献   

4.
我国诉讼模式的转变意味着证据立法将要制定以可采性规则为主体的证据法则。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证据问题凸现。本文在对电子证据的概念、法律地位界定清晰的前提下,提出了电子证据的关联性、合法性、真实性认定的具体标准,以期有助于中国的电子证据立法。  相似文献   

5.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数据日趋成为关注的焦点。我国现有关于电子数据存在立法原则不明和具体制度相对滞后的明显缺陷,从而导致在司法实践中运用电子数据时面临现行法律的阻碍和技术维度的困境。通过对我国电子数据相关立法现状及司法实践的分析,总结我国电子数据法律规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我国电子数据法律规制需要确立电子数据立法对基本权利的保障、完善电子数据可采性、举证责任、非法排除规则、搜查方法等方面具体措施,同时还需要加强电子数据立法的前瞻性,辅之以司法解释,转变对电子数据的认识观念,提高办案人员的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6.
一、网上支付工具的法律效力   我国现有的网络立法主要停留在计算机网络的建设、运行、域名注册、网络安全等网络发展初期的层面上,有关网络交易的立法几乎是一片空白,更不用说网上支付的法律了。由于缺少法律规范,网上支付的发展受到限制。所以亟需对有关网上支付的法律问题加以研究。这里对网上支付手段中的电子支票及电子现金的法律效力作一探讨。   网上支付中比较主要的问题是电子支票的法律效力。电子支票由于使用数字签名技术,把支票的纸质完全抛弃,并通过网络直接传输。这便会受到我国《票据法》的制约,使银行望而却步…  相似文献   

7.
船舶碰撞造成油污损害民事赔偿责任的承担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总结了我国司法实践中在处理船舶碰撞油污损害赔偿方面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 ,并根据法理和有关法律规定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较详细分析 ,最后在分析基础上提出解决这些的立法或司法建议案  相似文献   

8.
原件是与复制件相对应的概念,交易稳定、权属登记和证据法对合同的原件往往提出法律要求。凡法律要求电子合同应当以原件形式提供或保留的或规定了缺少原件的后果的,在下列情况下即满足了该项要求:该电子通信所含信息的完整性自其初次以最终形式,电子通信或其他形式,生成之时起即有可靠保障;而且要求提供电子通信所舍信息的,该信息能够被显示给要求提供该信息的人。我国立法需要在立法体系上做好立法协调和在内容上借鉴《国际合同使用电子通信公约》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论电子证据的独立地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常怡  王健 《法学论坛》2004,19(1):66-74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证据法》的起草过程中,电子证据问题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本文在立足于电子证据与我国传统证据形式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电子证据地位的各种学说表达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并提出立法上的建议,以期确定电子证据的独立证据地位,同时也希望借此文与关心电子证据立法工作的广大同仁交流意见,互相学习,促进我国民事证据立法工作的顺利、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皮勇 《中国法学》2003,(4):148-163
20 0 1年 11月 8日欧洲委员会《网络犯罪公约》是国际社会合作打击网络犯罪的第一个国际公约 ,其主要目标是在缔约方之间建立打击网络犯罪的共同的刑事政策、一致的法律体系和国际协助。该公约第二章“国家层面上的措施”的第二部分“程序法”规定了有关电子证据调查的特殊程序 ,为各国制定电子证据刑事调查制度提供了一套具有开创价值的立法模型。本文对《网络犯罪公约》中的程序法规定和我国相关立法进行了比较 ,并提出了完善我国电子证据刑事调查措施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