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扮演全球政治角色时,欧盟期望通过展现其规范性权力,利用制度与规范来影响其他国家,进而建构一个符合欧盟价值体系的世界观。对此,欧洲理事会曾发表欧洲安全战略相关文件,并强调国际合作、多边主义、睦邻与良治等观念。欧盟虽有市场经济规模与规范性权力,但其全球政治的影响力仍然受到限制,其原因在于:第一,欧盟虽为具有超国家性质的政治体,但仍带有民族国家色彩,因而在重大问题上无法达成共识;第二,欧盟缺少贯彻目标所需要的硬权力;第三,欧盟各国近年自顾不暇,作为"普世价值"榜样的条件逐渐减弱;第四,欧盟在全球事务中无法摆脱美国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3.
4.
5.
美国使用樟宜海军基地的战略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军使用新加坡樟宜基地将使它更加接近东南亚的心脏并扼守两大洋的战略通道--马六甲海峡,使美军在东南亚的前沿部署理想化,使美国能向西增援驻波斯湾的美军,向东随时监控南海以及台湾海峡周围局势.美军在日本本土-韩国-冲绳-台湾-菲律宾-新加坡的链式结构更趋完整.但美国将新加坡完全基地化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6.
John Gledhill 《Bulletin of Latin American research》2006,25(3):322-339
The volatility of Latin American society is producing political challenges to neoliberal capitalism, but these are complicated by the transformations neoliberalism has wrought in everyday social life. This paper explores tensions between movements to ‘democratise democracy’ and politics orientated to controlling the national state, while also considering apolitical forms of ‘resistance’ to humiliating conditions of life and the impact of new religious movements. I argue that although no instant utopias are likely, there are positive as well as negative possibilities in the way that apparently contradictory developments are combining to transform the established historical contours of hegemony 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7.
Heretical Conversations with Continental Philosophy: Jan Patočka, Central Europe and Global Politics
Cerwyn Moore 《英国政治学与国际关系杂志》2009,11(2):315-331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 Czech philosopher, Jan Patočka, have been overlooked in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R), and more generally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theory. Attention here is drawn to the many distinctive ideas particular to Patočkian philosophy, such as the solidarity of the shaken and the care of the soul, which combine accounts of a Central European philosophy and dissident political reactions to totalitarian rule. The legacy of Patočka's work frames the latter part of the article, which examines Central European identity and 'samizdat' as often neglected reference points in IR. The article concludes by drawing these themes together in an account of rupture, inspired by the solidarity of the shaken and care for the soul. 相似文献
8.
9.
10.
2009年泰国政治、经济和外交形势复杂,且三者相互纠结,互相影响.政治上,纷争仍未结束.经济上,第一至第三季度连续滑坡,到第四季度才实现增长.外交上,利用东盟轮值主席国地位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但泰柬关系的恶化带来一些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2014年,越南在经济领域取得相对较好的成绩,经济增长超出预定目标,连续三年实现贸易顺差,并创历史新高,且顺利完成控制通胀的任务,经济持续回暖。尽管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但在当今世界经济普遍低迷的形势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越南的政治发展基本稳定,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新的困难与挑战逐渐显露并考验着越共的执政能力。与中国的关系因南海争议陷入低谷。 相似文献
12.
2010年,越南政治持续稳定。经济仍保持较高的增长,并超过预期目标,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反腐力度不够,各项改革有待深化;贸易逆差和高通胀等因素仍是困扰经济的主要问题。外交上则亮点突出,尤其是越南在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期间,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积极外交成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对2009年新加坡国内形势的简单回顾,主要分为经济与贸易、政府与政治以及外交与国际关系三大部分,最后对新加坡与中国的关系以及2009年国内出现的新加坡研究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4.
2011年,新加坡顺利举行国会大选和总统大选,完成新老领导班子交接,但是大选结果也凸显了民众对政府的不满,赢回民心是新一届政府的首要任务。在经济方面,新加坡经济增长步伐整体放缓,政府逐步出台系列措施进行经济重整,给长期依赖外来劳动力的行业带来阵痛。在外交上,新加坡继续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良好关系,加深与中美的双边经贸、安全防务等领域的合作,积极推动中美在亚洲地区良性合作的关系。最后,本文对2011年境内外出版的关于新加坡的中文学术研究成果进行简要回顾与介绍。 相似文献
15.
2010年泰国政治、经济和外交形势都有较大程度改善。政治上,政府成功解决了3月至5月的国内政治危机,完成宪法修订,政府威信逐步提高;经济上,克服了政局动荡和自然灾害的消极影响,实现强劲复苏,全年GDP增速达到7.8%,创15年来最快年度经济增速;外交上,进一步深化与中国等大国的双边关系,但与柬埔寨的关系仍未得到彻底改善。 相似文献
16.
2014年,新加坡政府在大选前推出系列改善民生的措施,加大社会发展支出,为大选积极备战;经济方面,受外部经济放缓影响,新加坡国内经济增速整体放缓,同比增长2.9%,政府推出措施推动产业转型,鼓励本土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外交方面,新加坡依旧表现活跃,继续加强区域内及与中美合作关系,同时拓展、深化与其他大国/地区的多边合作。 相似文献
17.
The following is the edited text of a Sadat Forum held at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on February 23, 1999. The cosponsors are the Brookings Foreign Policy Program and the Anwar Sadat Chair for Peace and Developm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相似文献
18.
19.
20.
本文以全球化为背景,分析了伊拉克战争的性质、特点及其与全球权力结构的关系.作者认为伊拉克战争不是海湾战争的延续,而是一场新型的全球化战争.伊拉克战争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国际法体制,但不会出现所谓的战后新世界.伊拉克战争具有的特点及其体现的全球结构冲突,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仍将决定世界政治的发展方向,而这种世界政治的发展方向将使美国的世界霸权遭遇更大的合法性危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