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三农”问题的每一个“农”,都与农村土地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要研究“三农”,解决“三农”问题,不能不对农村土地制度进行分析和研究。本课题组通过对农村的实地调查,对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分析、研究后认为,现行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存在很多弊端,大有改革之必要。改革之举在于——实施农民土地有限制所有权制度。  相似文献   

2.
我国有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为此,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一五”  相似文献   

3.
谢景芳 《前沿》2006,(8):167-169
我国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中心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是关键,而农村文化建设又是发展和稳定的基础。农村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保障,这已成为学者探讨研究的一个新课题。本文就如何在农村搞好文化建设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我们在思考新时期浙江“三农”发展问题时,应该把率先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三农梦”作为新的奋斗目标.这是浙江“三农”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有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因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也就成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江泽民同志深入到河南、安徽等地农村,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并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确立了我国21世纪农业、农村发展目标,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指明  相似文献   

6.
关于“三农”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当代中国社会面临的一道重大难题。在农业社会里,土地是最重要的资源,解决好了“三农”问题,也就比较好地解决了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问题。因此,许多贤能的封建统治者和有识之士都进行过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但始终没能很好地解决。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也一直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对于并未工业化的农业大国来说,“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社会的主要问题,“三农”问题不解决,中国的根本问题就没有真正解决,而“三农”问题又不是一个单纯的农业农村…  相似文献   

7.
中国“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大国,13亿人口中有8亿居住在农村。制约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最终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最大障碍,不在城市,而在农村。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中国才会有一个稳定和繁荣的未来。  相似文献   

8.
《前进》2005,(4):1-1
“三农”问题,是中国发展的关键。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农业为首。农业问题解决了,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就会迎刃而解。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的农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证。但整体而言,我国的农业还很落后:生产工具简陋、生产方式落后,生产规模狭小、产品结构单一,产业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差,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效益不高,严重制约了农村的进步、农民的增收和生活的富裕。所以,要解决“三农”问题,首先必须抓好农…  相似文献   

9.
李梅  何代忠 《人民论坛》2014,(2):222-224
目前,关注“三农”问题的各种社会力量发起了“新乡村建设运动”.四川作为西部传统农业大省,其乡村在中国西部农村社区具有典型代表性.文章以蓬安县兴旺镇H村的实地调查资料为依据,对以上问题进行初步分析,为“乡建”提出有价值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从而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本人就职业教育在“三农”问题中作用谈几点个人的浅见。  相似文献   

11.
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城镇化无疑是一个重要路径。但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农村地域广阔、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国家而言,只靠城镇化很难解决“三农”问题。不要说七八亿农村人口城镇化“化”不了,就是十三四亿人的吃饭问题也不能靠城镇化来解决。所以,要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农民真正富裕起来,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农村,关键还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农民的创造活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随着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日益突出 ,“三农”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由吴毅撰写的《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 2 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一书 ,从 2 0世纪百年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角度 ,从现代化变迁与乡村社会应对的角度 ,再一次将“三农”问题提到了人们面前。对于吴毅这部解剖川东农村百年村治变迁史的个案性著作 ,我的启示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 ,在全方位、总体怀的现代化要求 ,国家以“权力下沉”(打破王权止于县政的传统治理格局 ,在县以下建立国家政权 )的手段 ,对分散的农村社会资源进行整合 ,虽然符合历史…  相似文献   

13.
立足“三农”,服务“三农”,当好参谋,搞好协调,是农办应尽的职责。近年来,宁波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农业农村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和基础工作来抓,特别是去年,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提出要做好“加减乘除”4篇文章,强调对“三农”工作认识要高、路子要新、作风要实,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配套的实施意见,使统筹城乡发展有了良好的开端。我市农业农村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与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相比,…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的“三农”问题主要涉及农业产业化和农村教育、社会保障、土地制度、扶贫、经济结构调整、城镇化、基层民主建设以及农民增收、权益保障等诸多方面。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完成小康建设的重大任务 ,就必须在理论与实践上进行一系列创新与突破。简而言之 ,就是要客观地认识和评价“三农”问题的现状 ,全面地寻找和说明“三农”问题的成因 ,有针对性地探讨和制定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三农”问题的根本是农民的利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农民、农业“三农”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中央政府和国人如此的重视。“三农”问题处理得好不好,不但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也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没有占中国人口70%以上的中国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三农”问题,国脉所系。 为了让读者对中国的“三农”问题有更多的了解,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晓山研究员。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55周年,以此组报道,作为献给共和国生日的礼物。  相似文献   

16.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毛泽东是我党最早自觉认识“三农”问题重要性的中国共产党人,并成为我党在伟大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光辉典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重温毛泽东的“三农”思想,对我们探索解决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三农”问题的新思路,加快农村小康建设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岁末年初,党中央在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后,又发出了关于加强农村工作的1号文件,庄严承诺:受到农民欢迎的各项政策要继续稳定,已经给农民的实惠不能减。在农业和农村出现好势头的情况下,加强“三农”的决心不能动摇,扶持“三农”的力度不能减弱,强化“三农”的工作不能松懈。2004年,全国财政投入“三农”的各项资金达到2000亿元,这笔资金犹如投向农民的厚礼,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强大的推动力。粮食增产,总量超过9100亿斤,农民人均增收300多元,预计增幅超过6%,农民售粮收入增加了600多亿元,农民外出劳务增长18.8%,农民“减负”增收达302亿元。…  相似文献   

18.
《思想工作》2007,(4):6-6
3917亿元政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三农”资金3917亿元,比去年增加520亿元农民:更有盼头【民生亮点】●“三高”:今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均要高于上年。  相似文献   

19.
构建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珍 《江西政报》2007,(21):41-43
农业丰则基础稳,农民富则国家强,农村稳定则社会安。“三农”问题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点,也是我国迈向现代化进程中的难点。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的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优化农村的资源配置,培育和完善农村的要素市场,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支持。金融业如何立足自身行业特点,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必须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三农”主要问题及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积步 《前进》2004,(2):25-27
“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近年来,这一广为社会流传的名言,使“三农”问题日益成为时代的呼唤,成为全国上下严重关注的一大焦点。从实际情况看,当前农民的收入水平、生活状况都比过去大大进步了,为什么“三农”问题又会突然变得尖锐起来?当前“三农”问题现状到底如何、症结何在?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路又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本刊综合近期部分专家学者的研究探讨,就当前“三农”问题现状、成因及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路作一扼要介绍,供大家学习参考。一、当前“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当前,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