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当前统编的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存在着内容逻辑顺序与教学规律相矛盾、课程内容与各校文化环境欠融合、本课程内容与相关课程有重复、本课程德与法内容分量比例不合理、课程内容与教学学时不匹配等问题。本文提出要遵循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实事求是顺应形势参照大纲等原则,从优化课程内容数量结构、逻辑结构、时序结构、特色结构、难易结构、考量结构等方面来提高课程内容对教师和学生的合宜度,从而提高该课程综合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我国宪法典有着极其严密的逻辑结构,序言部分包括"历史""、经验""、概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正文部分包括总纲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学习和领会宪法,不能只停留在宪法条文上,还必须领会和掌握我国宪法的精神与原则。  相似文献   

3.
师范类专业认证是国家推进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课程与教学部分是专业认证的基础,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支柱。从专业认证角度来看,一些师范类专业的课程与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课程设置不能体现特色;课程结构不能有机融合;课程内容不能及时更新;课程实施不能得心应手;课程评价不能及时调整。究其原因,主要有课程与教学的理念认识不到位、课程与教学的保障条件不到位、课程与教学的落实行为不到位。相应的对策有:做好人才需求调研,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建立课程资源仓库,及时更新课程内容;精磨教师育人能力,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定性定量多方参与,优化课程评价方案。  相似文献   

4.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追求逻辑、党史发展逻辑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相统一的必然要求。"初心""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追求的逻辑动因和价值归宿,是98年党史发展的逻辑起点和价值主线,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共产主义、共产党奋斗目标基础之上的科学价值理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唯物史观是"初心""使命"的理论依据,建立在科学理论之上的共产主义是"初心""使命"的价值基础,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中国共产党是"初心""使命"的组织保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核心要义在于弄清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些根本问题,在于弄通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  相似文献   

5.
在"概论"课教学中,突出课程内容的科学性、知识性、理论性和实践性,贯彻公民素质教育原则,依据教材章节内容,灵活运用互动教学、研究性教学、主题发现等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基础上,循序提升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优良公民素质,是有效提高"概论"课的教学实效,培养优良社会公民群体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教学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根据人体形态结构课程的特点,教学中应将多媒体技术、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优化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创新考核方式,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优势,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积极性,满足现代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构建了人体形态结构课程网络教学体系,并应用于实践教学中。  相似文献   

7.
合理利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还要积极开发和研究课程内容,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同时要主动改变过去主要是"教课本"而不是"用课本教"的弊病。在新的英语课程改革中英语教师应合理地利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真正成为课程内容的开发者。  相似文献   

8.
在"概论"课教学中,突出课程内容的科学性、知识性、理论性和实践性,贯彻公民素质教育原则,依据教材章节内容,灵活运用互动教学、研究性教学.主题发现等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综合人丈素质的基础上,循序提升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优良公民素质,是有效提高"概论"课的教学实效,培养优良社会公民群体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9.
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范畴,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全面、准确理解这一范畴的科学内涵,对于把握十九大精神及相关的一系列重要范畴和重要论断,有着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新时代"范畴"进课堂",必须以十九大报告为基本遵循,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渗透的理念和方法,既学深悟透、学懂弄通做实,又凸显"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就"新时代"范畴的形成及其与"新使命""新思想""新方略""新矛盾""新战略""新要求"等范畴的关系、"新时代"开启的时间节点、对"新时代"与"新阶段""新时期"的理解和"新时代"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的认识等在教育教学实际中需要释疑解惑的问题,做认真深入、严谨细致的思考,并注重长期以来对党的创新理论"进课堂"的历史经验总结,切实提高十九大精神"三进"的质量和实效。  相似文献   

10.
供给侧视角下思政课教学精准供给是以精准的供给满足学生发展需求、解决供需矛盾的教学方式。推动思政课教学精准供给既是提高思政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内在需要,也是满足"拔节孕穗期"学生发展期待的客观要求,更是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必然要求。在实现路径上,思政课要紧扣"把准脉""输养分""抓时机""造气氛"等环节,实现精准把脉学生发展需求、精准遴选教学内容、精准把握教学时机以及精准营造体验式教学场景,不断优化思政课供给内容与方式,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构建供需协调、高度契合、良性互动的教学图景。  相似文献   

11.
贺志勇  汪淑娟 《世纪桥》2010,(17):105-106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和推进"原理"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指导方针。科学把握"原理"课程内容、性质与结构体系,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课程建设,加强教师队伍与学科建设,推进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是科学发展观融入"原理"精品课程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在线开放课程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已经颇具规模,但现有课程大多存在课程内容衔接不畅,只制作理论内容放弃实践内容等问题,给学生学习以及课程推广使用带来影响。本文以笔者教授的接触网课程为例,探索一种基于全教学周期的课程建设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13.
自觉"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进一步提升"原理"课教学质量,从"供给侧改革"思维视角看,是一个涉及教学(供给)内容、方法、手段诸要素资源优化配置以刺激需求,形成供求双方良性互动的系统工程。作为"供给者"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探索,形成了以供给内容:逻辑主线清晰,"重点、难点、热点"三个环节耦合;供给方法:灵活多样、喜闻乐见;供给手段:与网络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线三点相统一"讲授方法,提升了供给的"引领性""精准性""实效性",从而刺激了需求侧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了以原理课教育最终目的和学生现实需要为出发点的供需两侧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4.
目前,高校传统教学中存在教学结构传统、教学目标不明确以及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为改善高校传统课堂的教学效果,需改进教学模式与教学活动的设计。本文以环境设计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人机工程学》作为研究试点,开展智慧课堂教学下的教学模式研究与教学活动设计,目的是优化师生传统教学模式,优化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提高教学水平,有利于实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多元智能理论为职业指导课程开启了一扇创新的窗口,启发教师在教学态度、育人目标、师生关系、考核评价的发散思考。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职业指导课程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并积极采用"团队合作""多维切入""项目活动"等方式,创新实践,使学生在参与课堂自主体验中促进职业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李洪兴在3月7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说,"今年实现进城落户1300万人以上""提高博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补助标准""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420元提高到450元"……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许多人眼里"沉甸甸的""有分量",一个重要方面就体现在它承诺的民生实事、深厚的民生情怀。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古往今来,中国人笃信"过日子"的淳朴逻辑。不管是  相似文献   

17.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构建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趋势。受社会环境、网络场域、主体因素等多重影响,话语构建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全新语境。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树立内容思维、受众思维和媒介思维,处理好话语"说什么""对谁说""怎么说"三大问题,在遵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逻辑的基础上实现话语的新变革。  相似文献   

18.
孔子主张将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之始终,尤其在"射"的教学过程中,成功地把德育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在"仁、智、勇"等方面协调发展。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课程思政"要求,文章通过剖析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分析孔子"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率先垂范"等教学思想精髓对当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意蕴,其坚持以课堂为主阵地的德育途径与方法,对拓宽当今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路径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厘清"互联网+"背景下网络平台的教学逻辑:参与者至上、内容为王、工具为辅,才能明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作为基础性要件的着力方向:转变教师角色,重视意识形态感性形式;树立大数据思维,把握大学生个体的思想动态与实际需求;教育认知从"实有"向"互联"转变。  相似文献   

20.
邓小果 《山西青年》2022,(22):64-66
《植物生产技术》作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一门统设必修课程,其课程内容主要介绍不同类型作物的种植生产技术。本文通过介绍《植物生产技术》课程基本情况,提出本课程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植物生产技术》课程教学水平及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