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正的单纯     
这里有一座高塔,是所有的人都必须去攀登的。它至多不过一百级。这座高塔是中空的。如果一个人一旦达到它的顶端,就会掉下来摔得粉身碎骨。但是任何人都很难从那样的高度摔下来。这是每一个人的命运:如果他达到注定的某一级,预先他并不知道是哪一级,阶梯就从他的脚下消失,好像它是陷阱的盖板,而他也就消失了。  相似文献   

2.
欲望之延伸     
一般人并不知道什么是孤独,以及它的范围究竞有多大。因为如果没有爱,人们就很难找到伴侣.生活也不会有关好的旋律一有句拉丁谚语就说明了这一点:“一座大城市和一片大荒野并无二致”因为在一座大城市里,朋友之间住得都很分散,所以没有那种交往比较密切的情谊。我们还可以更进一步说:没有真正的朋友乃是一种异常悲苦  相似文献   

3.
广州塔给广州带来了什么?荷兰KOW建筑公司的建筑师迪克·贝克林的看法是,"它会变成一个城市象征,一个简单、有力,容易辨识的形象"。而这种荣耀不仅属于静态的城市,从塔顶俯瞰广州已成为欣赏这座城市不可缺少的一个视角。巍然的高塔、绚丽的灯光,映照着脚下流淌的珠江,夜间广州塔点亮的,除了这座城市的雄心,还串起了关于城市历史和未来的骄傲。  相似文献   

4.
黄征的征程     
晁珊珊 《小康》2013,(4):91-92,90
做音乐制作人的第二年,他获得全国奖项,他曾是当年杨钰莹、毛宁、费翔、张信哲等两岸三地天王天后级唱将的音乐制作人,出道之后,他成为中国第一个实力创作型偶像歌手。他就以是《爱情诺曼底》登陆歌坛,征战中国流行乐坛的黄征。或许你会觉得他的人生捉摸不定,那是因为你并不知道,他也曾挑战F1,攀登雪山,甚至开了服装店和发型沙龙。在他数不清的人生分支中,如果要找一个"最黄征",那就是汽车。他曾换过五辆车,也曾开车走了大半个中国。黄征最喜欢开着车在公路疾驰,"人车合一"的那个瞬间,他觉得车就是自己的脚,"想去哪就去哪,想多快就多快"。无论路途多遥远,道路多曲折,都等着他去征服。  相似文献   

5.
陈眉江 《创造》2007,(10):46-47
在中国,很多建筑师都比较喜欢具有标志性的东西,动辄就是高塔高楼,其实高是不是一定就美?至少钟训正并不觉得.他个人不大喜欢高层的建筑,认为高楼造得太多,反而没有了特色.有一次他在美国,有人问他最喜欢那里的什么建筑,在他眼里,那个地方最美的建筑是一个拱门.在很多人觉得,这个拱门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建筑.但是钟训正觉得它很美,虽然它简单,但它其实是艺术和科技的一个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座完全按照当地建筑样式修建起来的庙宇,它坐落在崇武古镇风光旖旎的西沙湾畔,当地的老百姓都虔诚地称它为“解放军庙”。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天下第一奇庙”。这寺庙奇特,“奇”就“奇”在庙里供奉的不是哪路神仙的塑像或是哪家祖先的灵位,而是27个年轻的解放军战士的英魂。走进庙宇的正殿,只见通常用来供奉神龛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宽容的价值     
120多年前,在法国巴黎的战神广场,矗立起了一个用钢铁搭建的高塔,这个高塔的出现遭到了民众的强烈反对。有市民认为它不伦不类,影响了巴黎的市容,报纸每天都刊登市民愤怒的质问信。连小说家莫泊桑也痛十艮它,认为它与巴黎文化格格不入。但有人看到他每天在塔下的餐厅用餐,莫泊桑回答说:“因为这是唯一在巴黎无法看到它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作家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他也正是因为对书籍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巨大的阅读热情,才从一个早早辍学的童工,一步一步成长为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师。我的家乡在山东潍坊乡下的一个小村庄,村子后面有一座小山,村里人都叫它“后山”每当放学回家,父母都去地里干农活了,我们几人不约而同的就跑到后山玩耍。  相似文献   

9.
我现在的家住在城郊,到闹市区可以走两条路线,一条是滨江路,一条是沿江路。但不管哪条路,我都可以见到无数环卫工人。他们穿着黄衣服,戴着黄帽子,手里拿着扫帚,或是撮箕,或是推着小车,几乎每天都坚持在他们的工作岗位上。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是寒霜雨雪。这种现象在其他城市几乎很难见到,因而我们这座城市是最干净的。但在这一群辛勤的劳动者中,我见到了一位年轻英俊的小伙子。小伙子叫什么至今我不知道,他身材很高大,有一个大鼻头。曾有一段时间,我看见他一边扫着大街,一边跳起了舞蹈。这种反常的举动引起了我的好奇,一问才知道,原来他是他们…  相似文献   

10.
如果你爱他,就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一如果你恨他就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这句话通过小说和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而广为人知它再鲜明不过地揭示出了已经漂洋过海和即将漂洋过海的人们那种复杂而矛盾的心态。当主人公王启明在纽约的大街上骂天骂他骂美国时所有的人都感到解气.却又有一丝无奈,然后依然争先恐后地涌向那变换着天堂与地狱幻影的远方。这一切仅仅是几年前的事情。“我想,如果是在今天王启明就不用在纽约骂大街了。他可以回来搞一个网络公司。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硕士生张正说。当时许多人是将《北…  相似文献   

11.
实际上.每个人都具有成为领导的潜质.只不过有的人潜质小一些,有的人潜质要大一些。 领导力深藏于每个人内心.所以它可能还没有被意识到或是还没有发挥效用。如果这是真的话。你要如何重新看待身边的同仁?他们在日常的工作中是否显露过领导的潜质?如果没有显露出来的话,是什么原因?那在他们被招录之前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潜质?  相似文献   

12.
也许你并不知道,一些平时看似不重要的生活习惯,或是你曾经的生活环境,都会影响你的寿命。美国《预防》杂志3月13日刊文列出了以下几个确有科学依据的长寿迹象。 1.出生时母亲很年轻。美国芝加哥大学科学家研究发现,一个人出生时母亲年龄如果不到25岁,他们活到100岁的几率是出生时母亲超过25岁的人的两倍。  相似文献   

13.
广州某报业集团曾遇到这样一个小伙子,他在此工作已有四年的时间。谈起家乡那座充满历史文化气息的古城.能兴奋地与朋友如数家珍地聊一个晚上.但末了却说:“唉,如今让我回那座城市我可是回不去了!“像这样走进广州就不再想回去的人,何止这样的年轻人。近几年来。南下广州的打工者、创业者已达290多万人,几乎占据了广州自身人口的五分之一。位居中国十大城市流动人口前茅。广州有什么?有人说.北京确实像座皇家之城,雍容大度而又气势夺人上海则更像座金融之城,大把大把的货币滚滚流进这座城市的每一个银行:而广州则是个名副其实的中外商务信息频繁交汇碰撞的大商都。无论是豪富巨贾还是小商小贩。每一个踏上这片土地的人,都会强烈感受到那种灼人的商海巨浪。每一个淘金者都有可能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梦想。  相似文献   

14.
母子(小说)     
母亲的病房在楼上。小四小心翼翼地倒了满满一杯开水放在楼梯的第一级上。沿着楼梯口向楼上望去,他感到一丝怯懦,那棱角分明的坚硬的水泥阶梯对于他来说显得那么陡峭,犹如一座高不可攀的山峰。他鼓了鼓勇气,象一个起跑前的运动员,做了个深呼吸,朝楼上爬去。一级,两级,爬到第三级他努力使自己坐起,小心地弯下腰,端起那杯放在第一级上的开水放到更高一级上去。他刚出生十个月的时候便生了一场病。他的母亲先是惊愕,而后大哭,而后便毅然背起他吃尽千辛万苦四处求医,无论刮风下雨,无论多么遥远……然而,他的两条腿终于还是再也不能行走了。他匍匐着身子,用余光朝下数了数:他已经爬上了第七级。  相似文献   

15.
即使最优秀的人员流程也未必能做到量才适用,而且也不能使每个人的表现都达到预期水平。有些人并不能胜任他当前的工作,需要被调整到稍微低一级的职位上。而有些经理甚至必须离开自己当前任职的公司。而评价一个人员流程的标准就在于它是否能够清楚地将这两类人区别开来,以及它是否能够帮助领导者们作出可能会给人们带来一些痛苦的决定。  相似文献   

16.
驻村警察     
龙丹 《人民公安》2008,(2):54-55
就在万念俱灰的时候,她想起了那个充满活力的驻村警察,那个不管什么时候碰到老乡都笑嘻嘻打招呼的小康。派出所民警小康并不知道,这是天气最热的时候。太阳一出来,光就刺得人眼睁不开。汗水就呼呼往外冒。他只能加快速度跑向乡卫生院,尽快找到院长,把一个喝了农药的人想法救活。他身上的衣裤,已经像一个厚厚的硬壳把他死死包住,脚步迈开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17,(6)
正在茂名,有一种非常靠谱的说法——女人是家中真正的顶梁柱,这座小城中的人们,总是忙碌并精致地生活着,相当讲究,无数家庭的持续运转,很多靠的都是女人一座小城,永远在清晨里。当然,这不可能。只是,如果我当天回去,有一个人总会在大清早还摸摸黑的时候,就在某套房子里窸窸窣窣地活动。或者,她头一天晚上根本没有睡。这座小城叫茂名,是我的家乡。那个人,是我的妈妈。每见着一个新的面孔,她总会咧着一口  相似文献   

18.
心雨集     
正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过去一切时代的精华尽在书中。——卡莱尔书是令人敬重的,它不仅是知识的结晶,更是做人的脊梁。细想想,哪一个有作为的人的脚下不是一座厚厚的书墙?——夏林《再读社会》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相似文献   

19.
扪心自问     
子肃 《创造》2004,(3):38-38
不久前刚过完百岁生日的文化老人巴金,在20与21世纪之交留给中国人最宝贵的财富,是"说真话". 作为肩负"传道、授业、解惑"职业的教师角色,每当想着该怎么说,则面临职业道德的折磨--讲真话或是讲假话.正如阿·钱德勒在<六大观念>中说"例如,我们去向某个人问路,他也可能诚实地但错误地认为某条路是通过我们目的地的捷径.但实际上,当他告诉我们要走哪条路时,他说错了,但他不是在说谎,然而,如果他事实上知道另外一条道比这条更近,并且他不告诉我们,那么,他的叙述不仅是假的,而且是谎言".  相似文献   

20.
屈原思想到底属于哪一家?历来研究楚辞的人看法不一。较普遍的看法有三种:儒家、法家、道家。此外还有认为属于阴阳家的,有认为属于杂家的或神仙家的。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根据和例证。如果从屈原与先秦诸子思想的互相影响来说,这些看法都可以成立;如果就某个思想体系看,硬派屈原的思想为某一家、某一思想体系,就值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