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司法脸谱     
颜明 《中国审判》2010,(6):48-48
日前与一位客人茶聚,闲谈中我问:“官司打得怎么样了?”答曰:“一审判了。胡来!”“上诉了吗?”“干嘛上诉,那是白耽误工夫。我要上访,直接找最高人民法院;如果不解决问题,就找最高人民检察院要求抗诉;还不成,再找全国人大请求监督;仍然不行,干脆去中南海向党中央喊冤。上访最管用,当前从基层到中央大小官员都怕上访,一见上访就紧张,一紧张就重视,一重视就见效。”  相似文献   

2.
赵志刚  付杰 《人民调解》2009,(10):39-40
今年5月4日上午,河北省秦皇岛市陶庄村村民冯某怒气冲冲的来到孟姜镇司法所,一见司法所工作人员就情绪激动地说:“如果你们司法所解决不了,我就去区里上访,上访再解决不了问题,我就找人收拾陶某。不赔钱,我绝不会善罢甘休!”司法所工作人员见冯某情绪激动,忙让他坐下来,劝他消消气并表示一定会尽力帮他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经济关系和生活关系日益复杂。出于多种复杂的原因,当前部分群众上访不断,有的甚至对上访特别是越级上访“一往情深”。本人通过对一些具体案例的认真分析,认为:造成部分群众痴迷上访的缘由,一是部分群众法律意识淡薄。受历史传统的影响,普通群众遇到问题习惯找政府,碰到纠纷找“包公”。这部分群众总认为上访时找到的官越大问题就越容易解决。  相似文献   

4.
小崔名叫崔媛媛,是我们院控申科的副科长。小崔其实不小了,今年36岁,也许是长相年轻,无论是院领导还是同事,还有那些熟悉她的群众,仍然亲切地喊她“小崔”。小崔“说事”,在我们院里是出了名的,因此,领导和群众都特别信任她,一些难以解决的疑难案件,领导会交给她去办;来上访的群众也常常指名道姓地找“小崔”。去年夏天,小屯村的张大娘来找小崔,恰巧小崔有个会必须参加,小崔问张大娘能不能等开会回来再说,或者给其他同志说说行不行?张大娘却直摇头,说还惦记着家里的农活呢,俺就冲你小崔来的。小崔说:“这样吧,大娘,你先回去,下午我去找您。…  相似文献   

5.
“老哥,我们来看望你了。”“你们用不着看我,把我的事给解决了,别叫我一趟一趟跑上访就行了。”“我们今天就是专门来给你解决问题的……”这是元氏县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维稳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场景。去年8月,元氏县人大常委会创新工作模式,发动全县1025名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6.
《法制与经济》2009,(9):42-42
最近一段时间,各地群众上访事件有增多趋势,有的是群体性的,越级直接上京的也不少,弄得地方政府很是紧张。为了防止群众上访,有些地方建立了包保“责任制”,每个干部包几家几户。干部们没有办法,就用经济手段来限制七访。如江西省丰城市某公司为了阻止职工上访,竟然下发书面通知以扣发工资和罚款相威胁:“上访一次罚款两百元,上访两次罚款四百元,上访三次工资扣发。”有些地方则充分发挥宣传工具的作用,广为宣传不得上访的规定,有些地方干脆打出标语:“不准上访,上访罚款”!前些天在网上看到一幅照片:农村某住家墙上赫然写着:“越级上访是犯法的”。人们不禁要问:这是哪家的法律?怎么连老百姓找个地方说说心里话也犯法了?  相似文献   

7.
《法治与社会》2003,(9):F002-F002
“过去你不懂用法律维权,离法律远,现在你找我,说明你走近了法律。”  相似文献   

8.
"我来上访,你们为啥不受理?"一位大姐满脸通红,向一位同事大声质问,引起来访大厅一阵嘈杂。我快步走上前,原来是我曾经接访过的一位访户。"怎么又是你,大姐,上次不都跟你解释过了吗?""哎呀,咱们访民在北京不容易啊,要不你就帮我督办督办?"这位大姐看见我过来,好像看到了希望。我递过手去,说:"咱们纪委啊,现在都聚焦主业了,没权力给你督办。来,材料我再看看,帮你出出主意。"这位大姐来自湖南,反映的是离婚后村里不给她分责任田的问题。"大姐,你们村里跟你同样情况的分不分田?""有的分…有的  相似文献   

9.
和几位同学喝茶,其中一位提议:大家关了手机,安安静静喝杯茶. 我不肯关,我说家人会找我,单位领导会找我,同事会找我.那位同学说,其实都是一些无聊的事,不信你关关看.  相似文献   

10.
虽然政府一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解决上访问题,但不可否认,时至今日,信访问题并未因此成为“过去”。其中不少人反反复复上访,最终赴京找“包青天”,于是,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访局、国家信访局、中纪委、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等权威部门的人民来访接待室,经常是上访人熙熙攘攘,被称为“信访洪流”。有些信访大省还专门派出大量“截访大兵”,“拦截”在各信访接待室附近的上访人员。 上访,尤其对于重复上访的人来说,反反复复地上访,代价几何?对政府而言,信访这面“挡风的墙”,还要在政府与上访民众之间耸立多久?  相似文献   

11.
近期报章披露了湖南省隆回县罗洪乡农妇袁德华和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农妇黄淑荣的上访遭遇。袁德华因为房屋被乡政府强行拆除,女儿被乡干部关押、殴打,从县里的信访办上访到市里,又从市里到省里上访,但直到如今问题还没有实质性的解决。可是期间她的遭遇,却真是苦不堪言,有一次在省政府大门口突然被几个公安送进了长沙市收容所,在那里,所有的上访材料全部被没收。尽管如此,出来后,这位农妇还是坚持上访,但那之后,便“天天有人围着她的家”,直到3月中旬的一天深夜,袁找了个机会,“冒着危险从家里偷跑了出来”。然而,比起袁德华来,黄淑荣的遭…  相似文献   

12.
酒事儿     
她是我的同学、好朋友,比我大两岁,时常保护我,她常说:“你这么内向,将来丈夫欺负你,怎么办啊?”我说:“找你帮忙啊。”可是结婚后,  相似文献   

13.
今天,你是钢铁──献给一位女公诉讼人郑平仿佛是大师罗丹的雕塑今天,我找不到你孩童时代的天真少文花期的浪漫新婚良夜的娇羞无比哦,我找不到另一个你今天,在公诉人的席位上你,代表着钢铁一千种爱,埋在你的心里提炼出一脸凛凛正气一千种仇,储在你的眼里熔铸成两支...  相似文献   

14.
绞尽脑汁编排了60个温馨的求婚理由,看看哪个最适合你:看看哪个最适合你: 1.银楼的老板不让我把戒指退回去…… 2.想找一个人陪我一辈子…… 3.这一生我只牵你的手…… 4.你是我的最佳抱枕…… 5.除了我你别无选择!因为再也没有人会比我更爱你了! 6.你是我的最佳女主角…… 7.你巳是我生命的一部分,除了你,再也没有人能走进我的生命了…… 8.你若不嫁我,你会后悔的…… 9.我觉得我们真的不适合当情人……你  相似文献   

15.
五月的阳光柔和明丽,令人身心愉悦。陈婉许久以来的压抑似乎有些释然,快下班的时候,她盘算着六·一节给女儿的礼物。 电话。一个陌生女人找她。 “你是准,有什么事?”陈婉问。 “我是谁不重要,只想问问你,威桑是你的什么人?”对方的声音颤颤的,仿佛挺害怕。 “这……你问这干吗?”陈婉一下子慌了。 “我……”对方迟疑了一下,“我有个小姐妹被他害得挺苦,我想找他,可是他失踪了。他在你这儿吗?”  相似文献   

16.
对停车被盗引起民事赔偿案件的法律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汽车社会所有量不断增加,汽车在停车场被盗引起的民事赔偿纠纷也8趋增多。车主在停车场交了资停了车,可办完事回来取车却发现车已不翼而飞。找到停车场理论,停车场说我是让你停车的,又不是替你看车的。丢了车找保险公司去。车主不服气了,车是在你停车场被偷的,我不找你找谁。我既然给你交了停车费,你停车场就要负责我汽车的安全。于是纠纷就这样形成了。双方相持不下.就诉讼到法院。区区两、三元钱停车费,却要赔偿几十万元的丢车损失,这不是闹着玩的。法律又无明文规定,法院也犯难了。有的说停车场…  相似文献   

17.
近日,有对父子俩气冲冲地来洪都街道司法所找我,“你是徐司法吗?我俩吵架你管吗?”笔者立即热情接待,做调解工作。问其原因,其父生气地当着儿子的面列举了许多儿子不孝的事例给我听。儿子却反驳他说:“你说我对你不孝,可是你是孝子吗?爷爷、奶奶病了时,你为他们请过医生吗?你服侍过他们吗?你买过营养品给他们吃吗?没有。我对你不孝,还不是从你身上学来的”。一  相似文献   

18.
“回想起那年我上访的事.真觉得不好意思。当年南邻居家要盖两层小楼,我让他留四尺的滴水,他非得给我留三尺,就为这个,争吵了好多年。我还到县里、市里、省里上访,还去了趟北京,结果也没有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今天我不是来上访的,我是来看望老朋友的,我知道自己今后应该怎么做,我再也不会到处上访了。”2009年1月12日,在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检察院控申科办公室,老上访户程锡玄紧紧握住检察官老徐的手久久不愿放开,敬佩、感激和喜悦之情洋溢在他的脸上。  相似文献   

20.
屈服的悲哀     
遭遇“霸王条款”,心中总是愤愤:你这小子太霸道了,你单方立约,简直是欺负人,你想逼我就范,我偏不!咱找人理论去,事情摆不平,咱就上法庭! 周围的人劝道:上法庭,一费钱财二劳神,还要得罪人,何必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