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黑格尔的美的本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美的本质以及美的创造的探讨,是黑格尔美学中重要而合理的美学思考。黑格尔认为美是客观理念的结晶,从而批判了美的主观论;黑格尔提出了美的本质在于自由的思想,强调了人与现实审美关系中主体的能动作用;黑格尔提出美是主客体的统一,是历史的产物,并把美和美的创造的本质归结为人的实践和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本文通过对以上观点的分析,指出了黑格尔美学的科学价值和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2.
浅析商品审美和艺术审美的区别和联系博巍一、美的创造和美的综合商品美和艺术美是人类自己创造的两朵姊妹花,并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化和发展,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竞相开放,这是因为,自觉地追求美,通过“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不断地在物质和精神产品中实现...  相似文献   

3.
审美活动与科学创造赵伯飞对美的热爱与追求是审美活动和科学创造的情感动力,本文试图从审美活动与科学创造的关系入手,就审美活动对科学创造的积极促进作用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一审美活动与科学创造本属两个不同领域的问题,一是寻美,一是求真,但两者之间又确有密切的联...  相似文献   

4.
从审美需要看商品美的主体性构建特征赵伯飞人对世界的审美关系,主要指对艺术(狭义的艺术-艺术美)、自然(自然美)、社会事物(社会美)以及劳动产品(商品美)等的审美关系.在这一切审美活动中,人对商品的审美活动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商品美,不但几乎所有社会成...  相似文献   

5.
在商品经济发展阶段,人们认为企业是商品生产经营的载体,最终目标是生产产品,加快流通,以达到较高的经济效益。而目前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企业正在由商品生产经营向资本经营的战略转移,追求资本经营效益和资本的全面、快速增值,是经营战略调整的最新动向。我国企业已步入市场经济发展时期,借鉴美、日等发达国家企业实施最新经营战略的成功经验,有利于我国企业尽快实现经营战略的转移,实现资本的最大增值。一、资本经营战略的核心美、日企业家认为,企业整体都是资本,其营运质量是决定企业竞争能力的显著标志。根据资本经营战略要求…  相似文献   

6.
杨宏翔 《求知》2002,(3):16-17
目前存在着一些对马克思劳动及劳动价值理论的误解。首先是对劳动含义的误解,有不少文章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中的劳动指的是物质生产部门的体力劳动,排除了科技工作者和管理者的劳动,因此认为劳动的概念需要拓宽、发展,这是对马克思劳动的含义的误解。马克思所论述的生产商品、创造价值的劳动,从来都不是仅指体力劳动者的劳动,而是包括了科技人员在内的脑力劳动者的劳动。  相似文献   

7.
对商品美和商品美学的若干思考赵伯飞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双重功能,一是实用功能,二是审美功能,商品美是商品的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统一,它渗透在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因此,研究商品美的本质以及商品美学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现实意义。一...  相似文献   

8.
文广会 《理论导刊》2003,1(8):48-49
科学美客观地存在于人类创造性的科学发明和发现之中。科学美与工艺美、技术美等范畴虽然具有同样的审美意义,但它是人类的探索、发现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成果或形式。所以,科学理论除了具有正确描述自然界客观属性和运动规律的真的本质之外,还遵守一些美学的共同原则。本文拟对科学理论的美学原则作以初步的探讨。第一,和谐性。和谐首先在于科学理论体系内部的自洽性,即内在结构的和谐性。就内在结构方面说,和谐性本质上是逻辑的正确性和结构的严密性。这个原理同建筑美学的原理是一致的。门捷列夫在谈到科学方法的时候十分强调“科学…  相似文献   

9.
赵紫阳总理在五届四次人大会上,曾提出过审美观教育。审美观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和发展青少年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具有健康、高尚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进而美化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一个善于发现美的人,他才能成为美的人。据报载:上海有位女工,看到女厕所堵塞了,她就去疏通,一通,通出了三十根金条(三十两黄金),她毫不犹豫地上交给国家。许多人感受到这是一种无私的美。艺术中有大量的美,一个善于感受艺术美的人,他一定能成为一位高尚的人。因为优秀的艺术作品是真善美的统一,真是艺术  相似文献   

10.
李新市 《党政论坛》2011,(21):53-55
一、通过美育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马克思指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劳动创造了美,美以真和善为前提。美育以人类世代积累的审美经验向对象进行教育,其目的是使人们对美好事物已经产生的初步的、低级的知觉、  相似文献   

11.
按劳分配同商品等价交换的联系与区别问题,一直是理论界没有完全弄清楚的一个问题。过去,有的人把按劳分配与商品等价交换完全对立起来,认为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原则,而商品等价交换则是资本主义原则。现在,我国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有的人又把它们完全混淆起来,认为商品等价交换是实行按劳分配的一种手段,甚至认为商品  相似文献   

12.
徐宁 《学理论》2009,(15):59-60
蒋孔阳认为实践对于人类审美意识的形成与美感的诞生,以及美的规律形成都具有重要作用。劳动创造了艺术,文学艺术首先是实践,艺术形象的诞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是作家在实践中融入了个人的思想认识的产物,根源于实践但也超越于实践,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集中性。人类不断地通过实践创造着美的世界,美的历史,美学也向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发展,人类通过艺术实践的发展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崔昕昕 《学理论》2023,(4):37-41
萨特的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其存在主义美学思想建立在他的哲学思想基础之上。萨特从存在、想象和自由入手研究美学诸问题。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美,美只存在于想象的世界中。因此,离开人的存在,美也就随之消失。在萨特看来,想象将对象设定为虚无的能力,使其成为美存在的基础。人通过想象,创造出完满的美的世界。想象是连接自由和审美的桥梁,美以自由为基础,审美活动是对人的自由的肯定。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是一种介入式美学,其思想不单是一种理论,更旨在为人生提供一种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4.
武军 《各界》2010,19(1)
幼儿美育是培养幼儿具有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能力的教育,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以具体形象的事物启迪人的情感,陶冶人的情操的特点,易为幼儿所接受.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农村幼儿园常常忽略身边资源,盲目追求城市化,千篇一律地照搬照学大城市幼儿园的理念和方法,丢掉了广阔农村的大好资源,没有了自己的特色,致使农村幼儿对那些脱离生活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缺乏热情.  相似文献   

15.
加强商标管理 发挥品牌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商标在国际上的现状   商标是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或服务的提供者,为了使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与他人相区别,而使用的一种独特标记。一般是由文字、图形或二者组合而构成,注明在商品、商品包装、招牌和广告上面。一些权威人士预言:“世界性的注册商标是一个国家的国宝。哪个国家拥有更多的世界性商标,它就是未来世界的经济强国。”目前,中国不少企业依然严重缺乏商标意识,认为商标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由于商标意识的薄弱,致使中国的一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败走麦城”。 1983年,我国第一部《商标法》开始实施。目前,我国已经…  相似文献   

16.
着力创造和推动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消费时尚王昭怀,郭宝宁消费时尚指一种或一类商品的某些特征受到众多消费者欢迎,在一段时期内广泛流行,甚至在短时间内成为消费者狂热的追求对象的经济现象。有一些具有创新消费心理且有较高经济收入的消费者,对某一具有特色的商品特别...  相似文献   

17.
一、通过美育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马克思指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劳动创造了美,美以真和善为前提。美育以人类世代积累的审美经验向对象进行教育,其目的是使人们对美好事物已经产生的初步的、低级的知觉、感觉发展为艺术的、审美的形象思维,进而培养人们正确的审美观,提高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美感的愉悦激发人们创造美的激情,进而逐步优化育人环境,这  相似文献   

18.
确定创造商品价值劳动范围的一个新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以劳动的生产性还是非生产性作为区分创造价值与否的劳动界限标准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商品价值的创造要从使用价值的创造角度来规定,因此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创设、增加、转移和保存商品使用价值的劳动。  相似文献   

19.
现代市场经济及其显著特征程民选市场经济是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发达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由商品经济发展而来,并且也有一个客观的发展过程。从市场体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初步形成,到商品经济发展进入市场经济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自由竞争的南场经济...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正确地认识人,客观地把握人,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革命和建设年代创造了伟大的辉煌,成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无不依赖于对中国社会各阶层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认识,对他们的地位、处境、特点、愿望、要求、意志的清醒把握,毛泽东等革命领袖对中国工人、农民、士兵和知识分子状况的精辟分析,长期以来成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依据。历史和实践一再证明,有了正确的理论和指导思想,还必须客观地科学地认识和把握人,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成功;否则,对人的认识大而无当或失之偏颇,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