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林木 《党史博览》2009,(2):F0003-F0003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开展了大规模扫盲运动。这场运动从新中国成立初开始,一直持续到50年代末。1950年9月召开的全国第一次工农教育会议明确指出:“推行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1952年11月5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央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改变旧中国文盲占全国人口70%-80%的落后面貌,迅速提高全民族的教育文化水平,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扫除文盲。截至1956年,扫盲运动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全国近一亿人脱盲,广大人民群众文化水平迅速提高。本刊从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有关档案中,选发1952年到1956年中共中央关于扫除文盲工作的部分指示和决定,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3.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教育。早在1945年,毛泽东就明确指出,从80%的人口中扫除文盲,是新中国的一项重要工作①。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把教育、文化基础建设放在了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党中央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扫除文盲、提高全区人民的文化水平,成为海淀区委、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新中国成立时,总人口为5.5亿,其中80%以上为文盲,农村的文盲率高达95%以上。在中共中央,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与领导下,北京市的扫盲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为了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北京市广大人民群众响应政府号召,积极投入到扫盲运动的过程中。在市政府及有关单位的领导、配合下,北京在1952年、1956年和1958年先后掀起三次扫盲运动的高潮。  相似文献   

5.
人民来信来访工作,是党和政府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保护人民民主权利,倾听人民意见.接受人民监督的重要途径。回顾20世纪50至60年代初期北京市人民来信来访工作,总结工作方法与经验,进而揭示在社会主义建设起步初期,党和政府在我国经济相对匮乏、人民生活还不富裕的条件下,通过处理人民来信来访工作,尽全力为群众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6.
《党的文献》2012,(5):3-16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改变旧中国文盲占全国人口70%—80%的落后面貌,迅速提高全民族的教育文化水平,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扫除文盲。截至1956年,扫盲运动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全国近一亿人脱盲,广大人民群众文化水平迅速提高。本刊从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有关档案中,选发1952年到1956年中共中央关于扫除文盲工作的部分指示和决定,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7.
《湘潮》2021,(6)
正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国家和人民遭到重大损失。为了扭转困难局面,毛泽东提出"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号召。主持党中央日常工作的刘少奇,积极响应号召,于1961年4月至5月,到湖南宁乡县、长沙县等地,开展长达44天的农村调查,深入了解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真实情况,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以刘少奇湖南农村调查为典型的全党大调查,  相似文献   

8.
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60年代中期,北京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教育问题,坚持提高教育质量和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两手抓。1954年,市委发布了《关于提高北京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决定》,  相似文献   

9.
沙敏 《北京党史》2011,(1):46-48
中国成立后.北京市自由市场经历了三次封闭与三次开放。20世纪50年代.北京的自由市场经历了第一次开放与封闭。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jE京的自由市经历了第二次开放与封闭。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期间.自由市场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被割掉。1978年底至1979年初.北京的自由市场第三次开放。自由市场经历了几起几落.封闭与开放之间,对北京市民的生活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因而.关于自由市场问题的实践与探索.值得后人总结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07,(2):32-32
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越来越依赖于知识创新以及对知识的创造性运用。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全球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中,“知识份额”已经由20世纪初的5%上升到如今的80%-90%以上。一方面,知识的价值日益凸现;另一方面,知识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有专家考证,18世纪以前,知识更新速度一般为80至90年翻一番;19世纪60年代,知识更新速度为50年左右翻一番;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更新加速到3至5年翻一番。近50年来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知识,比过去3000年的总和还要多。农业经济时代,一个人7-14岁时在宗教寺院和私人学堂里接受教育就够用一辈子;工业经济时代,人们一般从6-22岁接受正规教育,基本上也够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学习已扩展到人的一生,只有终身接受教育、终身学习,才能培养成完善的人,才不会被日趋激烈的竞争所淘汰。当今社会,谁掌握了学习的先机和主动权,谁就抢占了生存和发展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共产党丧失政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党自身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更具根本性。苏东共产党在夺取政权后,没有深刻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对于执政党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大事,逐渐脱离人民群众、权力腐败蔓延,从一个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党蜕变为代表官僚阶层的党。人民对党从失望到冷漠,最后彻底放弃了这个由党内腐败分子严重败坏的党。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年代以来北京市大气环境监测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敏 《北京党史》2011,(4):59-60
北京市大气污染监测与治理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初.曾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怀与指示下,采取了消烟除尘、改造锅炉等措施,来治理大气污染。至20世纪80年代.进一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在控制煤烟型污染、机动车排气污染、工业废气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20世纪90年代至今。北京市不断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为保护大气环境进行着不懈地努力。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文选》出版发行后,广大干部、群众迅速掀起了认真学习的热潮。为此,本刊特邀几位史学界专家以“《江泽民文选》与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为题,进行了笔谈,并从历史的角度就20世纪80年代末到21世纪初这一时期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规律进行了探讨,现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据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一份统计资料显示,上海市精神病的发病率已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0.32%上升到现在的1.55%,发病率20年中竞上升了3.5倍,而20岁以上发病的成年人群正以每年11.3%的速度上升。据称,在精神病患者中,城市多于农村,文化程度高的多于文化程度低的。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人民体育运动。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关于“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为体育运动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广大人民群众在题词精神鼓舞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使群众性体育运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北京市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为增强人民体质,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徐秉君 《党史博览》2008,(5):14-16,18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航空工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美、英、法、苏等国研制的超2倍音速的战斗机相继问世。米格-21飞机就是苏联米高扬设计局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设计的第二代超音速战斗机。  相似文献   

17.
丁明 《北京党史》2009,(5):25-26
时光荏苒,风云变幻,新中国外交走过了60年辉煌的道路。当我们回顾这个波澜壮阔的历程时,可以看到,外交战略的演变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建国初期的“一边倒”.到20世纪60年代的“两面开弓“、再到70年代的”一条线,一大片”,直至80年代“全方位”.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党和政府就开始重视扫除文盲工作。有组织地在广大工人、农民群众中开展识字运动 ,积极地、有计划、有步骤地扫除文盲 ,提高了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正广播电视大学是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贵州广播电视大学有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1979年发端至上世纪80年代末,学校通过广播电视手段面向全省社会办学,为失去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大批知识青年提供宝贵学习机会,承担了学历补偿的历史使命。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学校进行了多途径、多形式、多动能的办学探索,突出为基层、为农村、为行业、为边远少数民族发展服务,实现了从单一的高等专科学历教育向多层次、多样化的办学模式的转变。上世纪90年代末到2008年,借助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使用,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开放教育应运而生,在促进教育公平,丰富教育形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9年至今,在组建成立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后,学校形成"一体两翼、多元并举"的办学格局,为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学习需求,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贵州终身教育体系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0.
为迅速提高全民族的教育文化水平,从1952年到1956年,党和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组织地开展识字运动,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创造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大规模的扫除文盲运动。扫盲运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广大人民群众文化水平迅速提高。纵观这次扫盲实践,有许多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值得借鉴:面向广大群众,把文化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人民大众的文化普及上;寻找突破口,提倡并大力推行识字运动,制定计划有序开展扫除文盲运动;多方支持,充分保障,为大规模开展扫除文盲运动做好准备;重视总结经验,讲求工作方法,适时指导扫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