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人们或许会问,社会上每天文章千千万,哪能篇篇都有新思想。是的,许多文章只是完成着传递消息、传播知识、讲述故事的任务。作为一般人,这就够了。但作为作家、思想者,这却不够,他必须使自己的文章有新思想,要挖出别人没有表述过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思想文化创新要有许多条件,但其中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让思想者做思想者的事。当今时代,人类已经从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合一的状态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相对分离的状态发展,企业家主要从事经济建设,公务员主要从事公共管理,思想者主要从事文化事业,社会组织主要从事社会管理。我国几千年来之所以产生不了站在孔子肩膀上的思想巨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思想者做的事总是由政治家决定,或者思想者总是想去参附政治家的事。孔子终身游走,董仲舒、朱熹、康有为等在孔子面前终是"侏儒",就是说明。  相似文献   

3.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东洋强盗野心狂,奸淫妇女抢钱粮,占我们的田地,烧我们的村庄,杀我们的父母,炸我们的工厂。我们要拿起斧头镰刀,拿起炸药钢枪,一齐杀上前去,把日本强盗都杀光……”,“秋风起,秋风凉,民族战士上战场,民族战士上战场。我们在后方,多做几件棉衣裳,帮助他们打胜仗,打胜仗,打胜仗,收复失地保家乡……”这是抗敌宣传队二队在龙游留下的抗战歌声,一些花甲、古稀老人现在还能哼上几句。  相似文献   

4.
<正>爱学习就是爱思想,善学习就是善思想,爱实践并且聪明地实践着的人,都是思想者,至少都有可能向着创造性的、有价值的思想迈进。我愿意特别强调和讨论学习的绝对性。学习对于我是一个绝对的概念。为什么说是绝对的呢?第一,它是无条件的,什么条件下都能够学习。有书可以学没有书照样要学。身体好的时候要学,躺在病榻上也要学。一切体验、经验都是学习。新体验、新经验当然是学习,老体验的重复也是一种学习,温故而知新,所有的"故"里都有你未曾发现的新天地、新可能、新感觉,  相似文献   

5.
史铁生不在了的时候,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并没有变得模糊,反而更清晰,还会越来越清晰。这几天,莫名其妙地,我脑海里经常浮现出罗丹那尊著名的雕塑——思想者。我想,史铁生也算离我们最近的一位思想者吧。  相似文献   

6.
刘艳华 《世纪桥》2003,(6):29-30
1957年,55万多知识分子被定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造成了极大的政治冤案。在“反右”运动后,“右派”们被流放到偏僻地区,接受野蛮改造造成惨痛的后果。今天,我们回首往事,总结经验,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中引以为戒。 一、流放“改造” 当时对绝大多数的“右派”分子采取了下放到农村、农场、劳改队去“改造”的做法。因此,有的“右派”戏称自己为“流放”。 中央各部委的右派被流放到北大荒。殷毅在《回首残阳  相似文献   

7.
洪烛 《廉政瞭望》2011,(3):49-49
史铁生不在了的时候,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并没有变得模糊,反而更清晰,还会越来越清晰。这几天,莫名其妙地,我脑海里经常浮现出罗丹那尊著名的雕塑——思想者。我想,史铁生也算离我们最近的一位思想者吧。  相似文献   

8.
百花园     
《湘潮》1999,(3)
另一副"眼镜"黄汉国1981年10月我曾有幸拜访仰慕已久的黄克诚大将军,并与他老人家进行了6次深刻的交谈。我曾问过黄老:在湘南暴动中,湘南特委指示要大烧大杀,时任红色警卫团党代表兼参谋长的您,为什么能与在井冈山的毛泽东英雄所见略同,力持异议,使永兴城大部分房屋保存下来,避免了物极必反的恶果?在第三次反"围剿"前后的大规模肃反中,时任师政委的您,为什么敢于"违抗"命令,把所谓"AB团"分子藏进山洞?1959年的"反右倾",矛头本来是对着彭德怀的,而您是搬上庐山的"救兵",是毛泽东争取反戈一击的对象,您却不愿落井下石,反而…  相似文献   

9.
《世纪桥》2015,(10)
思想解放是思想路线形成的前提条件。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先进分子们在思想文化领域内进行的新文化与旧文化、社会改良还是社会革命、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资本主义道路的持续数年的争论打破了这种思想禁锢,为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前提与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的腐败手法越来越隐蔽、越来越复杂,腐败形式也不断变换,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因此,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既要坚持"以权力制约权力",更要重视"用权利制约权力",以形成全方位的"立体监督"的民主政治环境,使权力无处不在监督之中,使拥有权力者不得不对权利克制、审慎和谦恭,惟如此,反瘸倡廉建设才是可以预期的.  相似文献   

11.
赵玉霞 《理论学刊》2001,(3):115-116
五四运动的爆发不是偶然的 ,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闯将们的摇旗呐喊声中爆发的 ,没有五四新文化运动就不会有五四爱国运动的大爆发。五四运动积淀着深深的文化内涵 ,这内涵是几十年启蒙思想者奔走呼号、矢志不渝为之奋斗的结果 ,是陈独秀、胡适、鲁迅等“民主与科学”思想在实践中的体现。本文试图从思想的角度追寻五四运动爆发的深层次原因。一、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的历史脉络五四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是长期思想启蒙的结果 ,是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的结果。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经历了一个长期的、痛苦的演变过程。 1 840年的…  相似文献   

12.
<正>胡适,曾经作过一次题为《为什么要读书》的演讲,介绍了他几十年读书的经验和体会。胡适认为,为什么要读书?大致原因有三:一是书是过去已经知道的知识和经验的一种记录,我们读书便是要接受这人类的遗产;二是为要读书而读书,读了书便可以多读书;三是读书可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应付环境,并可获得思想材料的来源。  相似文献   

13.
“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最遭人痛恨。在各级领导班子换届的节骨眼儿上,更是如此。人们痛恨用“乌纱”换银子的卖官者,而对拿银子换“官帽”的买官者,痛恨之外还加不屑。在一般人眼中,买官是可恨的:因为这意味着劣马淘汰良马,庸人挤掉能人;买官也是可耻的:因为这意味着自己没有  相似文献   

14.
<正>书之于我,如师,如友,如侣,如灯。我之于书,如愚,如痴,如傻,如拙。以书为师,启智补拙。我喜欢书,因为我知道笨鸟必须先飞,唯有勤才能补拙。古人有这样一句话:"一日不读书,心中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在这生活节奏、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的社会,在  相似文献   

15.
在蒙田的思想中,一个人作为公民,他的第一个美德就是服从。但是当这个人作为思想者时,他的美德就不再是服从而是怀疑的能力。这些悖谬或分裂的精神性格同时发生在蒙田一个人身上。人要履行社会的职责,但是这个与我们的私人生活是分开的。换句话说,思想是私人的事,社会不得干预。思想与心灵是完全自由的。要是整个社会都是私人的,这就形成了一种建立在个人主义基础上的自由主义政治理想。对外保持服从,对内保持思想独立。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最经典的“反贪小说”无疑是《水浒传》了。它不仅准确地提出了这类小说的主题思想“反贪官不反皇帝”,而且还形象而具体地展现“反”的层次及方式:对州县以下的贪官,可反而杀,且越痛快淋漓越好,如书中李逵所言:什么鸟官!且吃俺铁牛一斧;郡守以上的需敬反,即敬而反之,不屑入伙的赠金送行,不得不入伙的,也要拿头把交椅先敬;如果是那些朝廷大官,尤其是皇帝认识的或认识皇帝的,是万万反不得的,比如书中那个高俅,虽然罪恶累累十恶不赦,梁山诸兄弟中有些就是被他直接陷害险些■命,但当他率兵来剿灭梁山反被抓住后,宋江率…  相似文献   

17.
巴蜀人才兴盛的原因很多,除一般移民外,四川作为“西南夷”之地,历来还有大量的罪人被充军入川,文士、官宦遭贬黜而入,这也为巴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途径。早在秦汉时期,巴蜀即为流放犯人之所,《汉书·高帝纪》注引如淳说:“秦法:有罪,迁徙之于蜀汉。”直到唐宋时期,巴蜀还同岭南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历史的视角,审视社会变革时代理论创新的突出品格与历史意义,并在探索我国近代以来理论创新实践的基础上,倡导新世纪"思想者"要承担起崇高的历史责任,弘扬坚韧的理论勇气,开掘不竭的思想智慧,以为实现跨时代的伟大变革与转型,再创新的思想辉煌.  相似文献   

19.
《新湘评论》2013,(21):64-64
我经常接触基层干部,恕我直言,对他们有多少人有经常读书的习惯,却无多少把握。我也曾随意做了些调查:“你平常读书吗?读什么书?”回答有如下几种:一、“倒是想读书,可哪有时间呀!”二、“哪能不读书,一般都在晚上,但看不了两页就发困。”三、“只看一看上边发的书,那是为了工作需要,好多年没有自己买书读了。”四、“不知道该读什么书?要不给咱推荐几本。”  相似文献   

20.
《当代贵州》2012,(4):65
王震只读过几年书,小学没有毕业就到铁路上做工。在之后长期的工作中,他主管哪方面工作,就学习那方面的科学知识,钻研那方面的业务。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王震在担任农垦部部长期间做了胃切除手术。在养病期间,他读了土壤学,生物学、遗传学等方面的书籍。毛主席知道后说,领导农业的学点农业科学知识很必要,并让王震介绍几本这方面的书给他看。七十年代,王震曾主管过黄金生产,他就常看采矿方面的科学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