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6 毫秒
1.
西方大众文化研究的发展轨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方大众文化研究已历时近一个世纪 ,经历了利维斯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早期大众文化研究、文化主义和结构主义、霍尔的“新霸权主义”和费斯克的“文化经济”四个阶段。近期 ,西方大众文化研究中又出现了一股新的“民粹主义”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2.
西方发展观的反思与新发展主义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对西方传统发展主义的理论反思与批判在西方传统发展主义的辞典中 ,“现代化”就是“发展”的代名词 ;支撑“现代化”的理性主义原则是“发展”的理论基础。发展主义强调发展中国家要以创新、合理、绩效、合作的理性文化精神为指南 ,走上西方现代化发展之路。体现这一宗旨的发展主义的典型形式 ,是美国50、60年代盛行一时的“现代化理论”。这一现代化理论并非我们通常所说的广义的现代化 ,它是“二战”后美国政府第三世界援助政策的理论基础 ,也代表了西方发展主义理论的主流形态。现代化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他以…  相似文献   

3.
新自由主义衰退与新全球主义兴起是当今世界百年变局的典型表现,根本原因在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崛起以及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地位和影响力相对下降。国际金融及债务危机、中国崛起以及中美贸易摩擦,是新自由主义衰退、新全球主义兴起的三大冲击性影响因素。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适应新全球主义的发展规律与潮流,新自由主义的"三化"和"三反"极端思潮,必然为新全球主义的合作开放思想所取代。  相似文献   

4.
刘静 《求索》2008,(7):196-198
五四时期,以创造社为代表在文坛掀起了波澜壮阔的主情浪潮,被称为浪漫主义文学。其实,创造社的创作与其说师法于西方,不如说更接近于日本文坛热捧的“新浪漫主义”,而厨川白村对于“新浪漫主义”的界定和阐释对创造社最具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汝绪华 《前沿》2009,(12):40-44
话语权是当今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如同语言内涵的丰富多彩一样,不同学术流派对话语权的理解也各式各样。一般来说,话语权观可以分为三大流派:后现代主义学派的话语权观、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的话语权观以及后殖民主义学派的话语权观,三派之间或相互承接、或相互批判,极大地丰富与拓展了话语权理论。  相似文献   

6.
西方新自由主义理论及其批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自由主义是最近二十余年来西方政坛的主流政治思潮。这一新自由主义 ,既不是指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 ,也不是指三十年代罗斯福新政时期以强调国家干预为特征的新自由主义 ,而是特指以“撒切尔主义”、“里根经济学”为代表的一整套新自由主义思想和政策。英美右翼政府在七十年代末上台以后 ,以哈耶克、弗里德曼的学说取代了凯恩斯主义 ,从而引发西方世界二十年不衰的新自由主义浪潮。本文试对西方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新自由主义的当代霸权地位、新自由主义与全球化和“第三条道路”的关系、以及西方左翼对当代新自由主义的批判进…  相似文献   

7.
陈立周 《思想战线》2011,37(1):129-130
一、当代西方社会福利理论的主要争论社会福利是一个充满价值争议的领域。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人们对各种社会福利实践进行了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方面的探讨,形成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及社会主义三大福利思潮。进入当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些理论流派又发展演变成国家干预主义、新自由主义、第三条道路及福利多元主义等诸多形态。国家干预主义形成于20世纪初。西方国家为了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下恢复过  相似文献   

8.
回顾西方比较政党研究过去一百余年的演进历程可以发现,政党理论的创新始终处在与政党政治实践发展的“竞逐”之中。20世纪上半叶,西方政党研究“从价值回归现实”,摆脱对政党善恶的哲学思辨,聚焦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内部的权力分配,深受精英主义范式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西方学者围绕“政党如何驾驭政治社会”,研究政党的结构与功能,揭示政党的行为模式及其社会根源,体现出鲜明的多元主义范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党向何处去”成为学界普遍关注的议题,社团主义是研究政党如何应对挑战、展现韧性的重要范式依托。总体而言,政党与西方代议民主制度的确立、运行和巩固,构成西方比较政党研究一脉相承的理论主题,过于强调西方知识的普遍性和一般性成为其显而易见的理论缺陷。中国比较政党研究需要在意识到中西政党之间不同的事实逻辑的前提下,通过反思、整合前人理论成果,形成一个新的比较政党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
赵小军 《前沿》2014,(5):67-69,92
《计算主义——一种新的世界观》追踪科学前沿,在对前沿科学成果分析的基础之上,做了进一步的系统化哲学论证。梳理、研究了计算主义的理论渊源、演变过程、种类特征,提出了一种新的世界观——计算主义世界观,并对计算主义所遭遇到的批评进行了回应。此外,采用了哲学“新传播”的方式,扩大了计算主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张雪红 《求索》2012,(6):69-71
上个世纪20年代末期以及30年代初期的时候,在中国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个在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领域内写作运用心理分析与意识流的方法,竭力去表现现代都市人的生存困境,进而写意出一种"奇异的陌生化"的文本效果的流派。可以说,这一流派如此的写作模式,彰显出了鲜明的西方现代主义的色彩。这一流派的代表作家即是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叶灵凤等,而他们的"流派"亦被称为"新感觉派"。本文即意在从西方现代主义思潮这一大的方面和日本新感觉派小说写作这一小的方面,结合具体的文本来分析论述"新感觉派"小说体现出的鲜明标志性特征,以此来说明中国现代小说在发展过程中难以忽视的与异域因素影响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西方共同体主义是一种思想传统悠久并具有极强实践面向的社会政治哲学思潮,是对作为西方主流政治话语的自由主义的一种修正与完善,在原子主义自我观、权利优先论、消极自由观、政治碎片化和价值中立观的批判方面卓有建树。作为思想他者的西方共同体主义在质疑普世主义、构思公共领域、强调历史叙事意识、重构现代性观念等方面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管理创新探索、民族传统文化复兴、现代化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徐孜望 《前沿》2008,(12):167-169
新新闻主义是20世纪中期诞生于美国的一个新闻理论流派。新新闻主义的发展高峰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后新新闻主义逐渐衰落。然而新新闻主义并没有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有学者提出了在新媒介环境下的“新新闻主义的复活”。事实上,新新闻主义的发展趋势并不是咸鱼翻身式的“复活”,而是经过理性修正后的“改良”。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西方经济思潮中,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是最主要的两大流派。两大流派的划分和对立贯穿着西方经济学的全部历史。国家干预主义以宏观经济学为理论依据,主张削弱私人经济活动范围,依靠国家干预避免市场机制的缺陷。国家干预主义可追溯到16、17世纪的法国重商主义,现代则以凯恩斯主义及其继承者新古典综合派为首要代表。经济自由主义则以微观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主张最大限度地利用商品市场的机制和竞争力量,反对国家过多于预经济。经济自由主义可追溯到18世纪英国的亚当·斯密。现代则以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新…  相似文献   

14.
论西方法治传统的思想渊源和观念基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自然法是西方法理学中最具持久性的范畴和概念,是最富有生命力的观念体系,是一个能够统摄西方社会全部伦理价值和政治价值以及社会制度安排在内的综合性概念。自然法蕴含着的理性主义、社会正义、客观权利和法治主义,它赋予西方人奉法为社会至高无上的权威。人类继往的经验总结和理性认识有助于我们对法作深层次的哲学思考,有助于我们依法治国战略宏图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成龙 《岭南学刊》2006,3(3):23-28
当代国外某些学者认为,中国从毛泽东到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转变过程,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逐渐被淡化的过程,新权威主义、中国式联邦主义、新保守主义成为当代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理念。正确评析上述的三种观点,对于我们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东亚旧、新地区主义的形成及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养泉 《青年论坛》2005,(1):121-123
地区主义是相对全球主义的一个国际现象 ,它既是一种理论 ,也是一种实践。在当前国际社会中存在着欧洲、北美、东亚三大地区主义中心 ,地区主义及其发展趋势已成为当今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在这种历史条件下 ,东亚地区也先后经历了旧地区主义发展阶段和新地区主义发展阶段。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因素 ,这两个阶段既有联系也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西方经济学史,从一个特定侧面来看,可以说是一部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论争的历史。二百多年来,西方经济学史上发生过多次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之争。其中最值得考察和研究的有三次重大论争:古典政治经济学和重商主义之争,凯恩斯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之争,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之争。  相似文献   

18.
诞生于1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条基本的进路:以列宁主义、斯大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代表的东方马克思主义进路;肇始于卢卡奇、柯尔施和葛兰西,以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进路。作为实践的理论和理论的实践,东西方国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是东西方马克思主义分化和发展的根源。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别分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研究方法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研究方法。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本研究、思想史研究、认识论研究、价值观研究、解释学的研究方法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新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分析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通过分析,本文试图找出正确对待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戊戌妇女运动一开始就对性别本质主义进行了与西方早期女权运动同样的批判,即用"男女差异教育形成论"抨击"男智女愚天生论",因而成为中国批判性别本质主义的先驱.中西早期妇女运动对性别本质主义的批判只是详略程度不同,没有本质的差距.这就说明至少中西早期妇女运动的水平不分轩轾,西方学术界笼统地认为中国妇女运动远比西方落后是一种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